1976年,偉大領袖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下達了兩項指令,一項讓紀登奎馬上執行,而另外一項則要求必須在自己離世後由徐向前親自查看。1976年9月9日,千古偉人毛主席闔然離世,毛主席離世後,徐向前收到了一封絕密電報,雖然電報中只有短短十六個字,但在徐向前看完後不禁潸然淚下,那麼毛主席的這兩項指令是什麼?最後一項指令又為何非要在自己離世後才能發出?
1976年可以說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接連失去了三位國家頂樑柱,1976年1月8日,毛主席的老戰友,我們萬分敬愛的周總理病逝,同年的7月6日,90歲高齡的朱老總逝世,7月28日凌晨3:42分,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無數百姓失去了曾賴以生存的家園,唐山在短短的23秒時間裏成為一片廢墟,而這時毛主席的病情也不容樂觀,無法站立,只能久窩在病床上,連講話都十分費力,更是沒法獨自進食。
幸好有工作人員的照顧,這才使毛主席的病情稍有穩定,然而沒過多久便傳來一個驚天噩耗,1976年9月9日凌晨00:10分,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駕鶴西去。毛主席離世前感受到了自己身體的狀況,寫下了一封絕密電報,並且特別囑咐工作人員,這封電報必須在自己離世之後,由徐向前親自打開。
徐向前
1976年9月初,毛主席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容樂觀,病情急劇惡化,即便如此,毛主席還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毛主席用他那顫抖的手拿着筆,吃力的在紙上畫了三橫,又用手敲了床頭幾下,身邊的人很快便理解了毛主席想表達的意思,主席在紙上畫的三橫,代表的是「三」,由於床頭是用木頭做的,所以敲打床頭則代表「木」,連起來就讀便是「三木」。
而當時的日本正在大選,三木武夫則作為日本自由民主黨,參加競選,由此可見,毛主席即便是在自己病危時刻,還在關心世界局勢。之後在9月9日,毛主席溘然長逝,工作人員懷着萬分悲痛的心情,將毛主席生前囑咐的電報交到了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的手中,當徐向前打開這封電報查看後,一直以來都波瀾不驚的徐向前,忍不住潸然淚下。
三木武夫
而這封電報中只有十六個字:「全國立即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保持穩定。」雖然只有這短短的十六個字,但正是這十六個字,包含了毛主席對國家和人民無盡的牽掛,毛主席深刻的明白當時中國所面臨的不僅有天災,更是有近在咫尺的人禍,他擔心自己離世的消息公佈於世之後,若是有人出現惻隱之心,國內很可能會掀起更大的暴亂。
為能維護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安全,於是便要求大家絕對不能在這時候出現任何差池,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向世界公布之後,徐向前元帥立即向各軍區發出了毛主席最後的指令,在徐帥的細心安排下,毛主席所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主席在逝世前還下達了一條指令,讓紀登奎立即實施,那麼這條指令是什麼呢?
紀登奎
在1976年7月26日凌晨,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房子在劇烈的震動中瞬間倒塌,陣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徹底打破了本該寂靜的黑夜,讓唐山這個有着百萬人口的重要工業城市瞬間變成一片廢墟,此時正在中南海值夜班的王東興、張玉鳳等人也被強烈的震感驚醒,趕忙跑到毛主席的房間,看到毛主席安然無恙後,這才讓眾人鬆了口氣。
主席緩緩睜開雙眼,慢慢地揮了揮手,示意大家不要驚慌,為能保證主席的安全,在眾人的勸說之下,毛主席才搬進了中南海202號房間,因為這個房間是由游泳池所改造的,所以抗震性能比較好點。但此時毛主席更在乎的是唐山受災的人民,在從工作人員那裡得知唐山此次地震震級高達7.8級後,毛主席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他讓人把紀登奎叫過來,千叮嚀萬囑咐的對紀登奎說「一定要保護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全力救災。」紀登奎也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實施,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夜召集中央領導商討有關此次救災方案,直到眾人離開之後,毛主席的雙眼中淚花泛起,因為他知道,自己現在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牽着全國人民的手共渡難關了。
很快,救災小組就趕到了唐山市玉田縣,他們在這遇到了當時的唐山礦工會副主席李玉林,工作人員帶領李玉林來到紀登奎面前,在李玉林見到紀登奎的一瞬間,再也壓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悲痛,抱着紀登奎淚如雨下,並埂咽着對紀登奎說道:「沒了,什麼都沒了,許多百姓還都被壓在廢墟下面,一定要救救他們啊!」
紀登奎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隨後,李玉林便向前來救災的人詳細講述了災區的情況,紀登奎立即下令,將能進行調動的軍隊全調去救災,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接到這個命令後,立馬召集軍區各部即刻出發唐山救災,當第一批救災人員趕到災區時,直接便被現場的一幕給驚到了,滿眼望去全是被地震摧毀的住房,人們在痛苦的叫喊家人的名字。
唐山大地震的彙報書很快就被送到了毛主席的病床前,因為毛主席身體抱恙,這些報告文本應該由張玉鳳讀給毛主席聽,可這次毛主席堅持要自己審閱,在艱難的看完中央辦公廳所起草的報告後,毛主席的心情無比沉痛,唐山大地震讓唐山的工業毀於一旦,讓唐山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創傷,一想到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和那些失去親人孤苦伶仃的人,毛主席再也無法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悲痛,嚎啕大哭起來。
隨後,毛主席又立刻派人又把紀登奎叫到跟前:「你快去災區,以我的名義慰問災民,一定要多救人,要把災區群眾的基礎生活全部安排妥當。」接到毛主席的囑託,紀登奎便立馬乘機趕往災區,就在這時候,3200名解放軍戰士已經在唐山災區開展救援行動,這對災區受災的群眾來說,無疑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隨着越來越多的救災人員的到來,受災人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在廢墟中一遍遍叫喊着自己親人的名字,告訴他們解放軍戰士來救他們了,由於當時我國剛成立不久,機械裝備並不發達,所有的解放軍戰士只能用雙手或拿着鐵鍬進行救援,隨後紀登奎同中央領導一行人趕到了災區,並向災區人民進行了慰問,指着一輛輛裝着物資的卡車對群眾說道:「這些都是毛主席帶給大家的,毛主席和黨中央都很關心大家,也一定會與大家共渡難關!」
8月18日,唐山的災情基本得到控制,黨中央再次對災情做出彙報總結,當毛主席看到有24萬同胞遇難的消息時,再次潸然淚下,毛主席逝世後,人民和軍隊強忍着悲痛的心情,全力搞好唐山災後重建的工作,在毛主席遺志的引領下,唐山僅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便又恢復了勃勃生機,這樣的大工程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由毛主席帶領的中國共產黨與全國各族人民所完成的,毛主席用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