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2022年10月01日13:43:17 歷史 1545

聯合國歷史上,美國和蘇聯曾是最大的對頭,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兩國常常把聯合國當成戰場,拉幫結派,互相拆台。

比如在聯合國的會議上,美國的提案往往被蘇聯否決,前蘇聯使用否決權的次數創下聯合國記錄,共122次,其中聯合國建立後的前20年,蘇聯使用否決權80多次。

美國人曾諷刺蘇聯駐聯合國大使是「Mr.No」,國人翻譯為「搖頭先生」。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而在聯合國安理會里,70年代才回到聯合國的新中國就和氣很多,中國在很多國際問題上態度平和,對美蘇的爭端一般不參與,投出的棄權票比較多。

只有在涉及中國根本利益,或者涉及國際和平時,中方才會投出關鍵的「反對」票。

但在1981年10月,中國政府卻破天荒地連續16次在投票里投出「反對票」,讓全世界驚訝。而且這次中國反對的不是戰爭或者領土爭端這些大問題,只是選個聯合國秘書長。

中國堅定反對美國提名的奧地利人瓦爾德海姆,支持的是坦桑尼亞薩利姆

美國一直提名,中國一直反對;中國一直提名,美國一直反對。最後相持不下,薩利姆和瓦爾德海姆雙雙退出競選。

在40年前,這場聯合國秘書長之爭為何會引起中國的關注?中國為什麼要16連否決瓦爾德海姆?這件事對中國外交有何影響?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一、瓦爾德海姆:站在風口浪尖的秘書長

在聯合國建立之初,舊金山會議通過的《聯合國憲章》規定了一系列聯合國工作人員,其中職位最高的是「秘書長」。

秘書長是聯合國各會議、各部門的統籌者,負責組織召開大會,處理聯合國內部人事、經濟、行政問題,並向聯大提供工作報告。

此外,在外交上,聯合國秘書長也是國際政壇的重要力量,他發出的意見代表聯合國,大多數國家都要接納或參考。

所以冷戰開始後,聯合國秘書長常常到世界各地去調解爭端,衝突雙方都會給面子。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為了保證聯合國的公平性,原則上講,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國民不能擔任秘書長,以免引起各小國不安。

除了1945年聯合國誕生時,英國人格拉德溫當過一年秘書長外,這個職位一直都是由小國政治家擔任。

格拉德溫之後,第二任秘書長是瑞典人哈馬舍爾德,第三任秘書長是緬甸人吳丹,第四任則是奧地利人瓦爾德海姆。

而瓦爾德海姆的任期從1972年到1981年,已經任了兩屆,在他之前,哈馬舍爾德和吳丹都曾連任兩屆。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但是在1981年,聯合國秘書長換屆選舉,美國和西方國家居然還想讓瓦爾德海姆連任,因為聯合國秘書長沒有任期限制,這一想法表面是完全可行的。

由此可見,雖然五常國家不派人去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但是五常也在影響這一席位的人選,沒有五常的同意,秘書長也當不成。

作為奧地利人的瓦爾德海姆,在二戰時曾加入納粹國防軍,經歷了殘酷的東線戰場洗禮。

戰後,瓦爾德海姆從奧地利外交學院畢業,進入了外交部,此後他當過奧地利駐法使館秘書,擔任過奧地利駐聯合國代表,1968年成為奧地利外長。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1972年,瓦爾德海姆被提名為聯合國秘書長,這一提名得到了五常的支持。

當時,這位政治家除了早年參軍納粹的軍旅生涯,在政治上沒有任何污點,而且奧地利在東西方陣營交界處保持中立,華約北約都認可這個人選。

中國起初不認可瓦爾德海姆,而想提名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家,最後奧地利政府專門派人來中國求情,中國才同意選瓦爾德海姆。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二、中國考慮國際形勢,支持薩利姆

瓦爾德海姆在任期間的世界發展基本平穩,新中國重返聯合國後,聯合國對中國也很友好。

瓦爾德海姆在秘書長的位置幹了10年,兩屆任滿後按理來說要換人了,但美國居然建議他連任,此舉讓中國等第三世界國家憤怒。

在瓦爾德海姆之前,他的前兩任秘書長都是干兩任,甚至瑞典人哈馬舍爾德第二任都沒幹完就死於空難。公平起見,中國認為現在應該換人了,換第三世界的政治家來擔當這個大任。

早在1971年,中國就曾支持坦桑尼亞政治家薩利姆,但是最終薩利姆落選。10年過去了,中國決定再度堅定支持薩利姆,堅決反對瓦爾德海姆連任。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在1981年秋天,聯合國秘書長換屆之時,瓦爾德海姆宣布要爭取第三個任期,第三世界國家已有議論。

但是美、蘇、英、法和其他安理會國家都支持瓦爾德海姆,這種情況下,國家主席鄧小平讓外交部通知駐聯合國代表,堅決反對瓦爾德海姆連任,要「反對到底」。

1981年10月27日,安理會投票表決聯合國秘書長人選,共15個國家投票,瓦爾德海姆得到10票,4票棄權,中國1票反對。坦桑尼亞的薩利姆得到11票,3票棄權,美國1票反對。

中美至此開始對抗,兩方互不相讓。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從10月底到11月底,聯合國進行了共16輪投票,其中投票最多的11月17日,一天之內就進行了8次表決。

但表決結果都一樣:選瓦爾德海姆,中國不同意;選薩利姆,美國不同意。聯合國秘書長的位子就這麼空着,中美堅決不讓步。

瓦爾德海姆也很尷尬,他曾表示不解,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中國什麼。

中國外交部得知消息後,馬上派人去見瓦爾德海姆,安慰他中方肯定他10年來的成績,中國政府也尊重他的為人,認可他的能力。

同時向他解釋,至於選聯合國秘書長這個事兒,完全和他無關,是關乎國際秩序的問題。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中國支持薩利姆,本質是為了平衡聯合國的政治勢力,不是出於私利,更不是為了攪局。

1981年聯合國秘書長換屆選舉時,非洲聯盟推舉出了薩利姆競選,薩利姆是坦桑尼亞的前總理,也當過外長,是非洲著名的政治家。

而在1981年,薩利姆不僅得到了非盟的支持,還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支持,這是亞非地區殖民地國家的呼聲。

中國表態支持薩利姆,就是要跟第三世界站在統一戰線上。

當時中國已經改革開放,但是和第三世界國家共進退的外交策略並沒有動搖。遙想當時的10年前,非洲國家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中國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幫非盟一把。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三、美國見識到中國態度,世界看到中國權力

除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這時候的中國和美國其實也在暗暗較勁。

中國在1978年正式宣布改革開放,並且在次年和美國正式建交,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的時代。但是美國當時仍然保持對台灣政權的支持,依然對台軍售。

中國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1981年中美開始磋商此事,但美國的態度比較強硬,里根甚至威脅中國要降低中美外交等級。

但是在台灣問題上,中國的立場無比堅定,毫不退讓,美國必須較少、到最後停止對台軍售。

中美正在這個問題上談判,中國也需要在國際舞台給美國壓力,讓美國看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所以選薩利姆,否瓦爾德海姆,也是中國的一種外交手段。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聯合國選了一個月沒選出秘書長人選,這在聯合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各國也感到很無奈,沒想到中美掐架影響到了全世界。

1981年12月初,因為中美雙方互不相讓,當年秘書長的競選大熱門瓦爾德海姆和薩利姆雙雙宣布退出競選。最後秘魯人德克里亞爾參與競選,這次中國和美國都表示同意。

畢竟秘魯也是第三世界小國,德克里亞爾有駐蘇聯大使的經歷,和東方陣營關係不錯,同時作為一個美洲政客,美國願意接受他成為秘書長

1981年的這次「秘書長之爭」至此落下帷幕,但是這次事件的影響遠不止如此——中國在聯合國罕見的「16次否決」,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在外交事務上的強硬。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回歸聯合國的頭10年里一直很低調,基本不會和誰公開對抗。這次和美國正面掰手腕,西方國家驚訝,而第三世界國家振奮。

尤其是非盟和阿盟,都認為中國是外交上可靠的朋友,中國的國際地位因此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而在美國政府內部,這次「16連否決」也讓里根政府很難辦。

當時中美正在商討對台軍售問題,美國咄咄逼人,中國在聯合國的這次表現,不得不讓里根政府考慮和中國鬧掰的後果。

1981年聯合國選舉,中國罕見投出16連反對票,事後美國向我國服軟 - 天天要聞

中國回歸國際社會10年來,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涉及國際大事,沒有中國這個常任理事國點頭,美國也很難推進一些戰略。

最後在綜合考慮下,里根開始服軟。

1982年夏天,經過中美長達一年的談判,中美發表了《八一七公報》。

公報規定:「美國保證要逐步減少,到最後停止對台軍售,中國會給予美國時間來推進這件事,但也對美國的行為進行監督。」

《八一七公報》是中美三大公報的最後一個,也是中美正常外交的基石之一,有利於推動中國的和平統一進程。

至於中國在聯合國的這次16連否決票,換來了第三世界的支持和一次對美外交的勝利,的確是個一箭雙鵰的高明決策。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1981,中國在聯合國的"激情否決"》,吳浩

2、《1981年,中國在聯合國16次斷然否決瓦爾德海姆之謎》,寧道一,宋禮盈,傅錚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