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楊絳,楊絳的楊,楊絳的絳

2022年09月29日03:29:12 歷史 1356

1911年7月11日,楊絳生於北京。她天生嬌小玲瓏,愛貓的老爸卻贊她說:「貓以矮腳短身者為良。」


楊絳臉色姣好,白裡透紅,她梳個娃娃頭,未說話先紅臉,嘴唇像是擦了唇膏似的性感鮮亮。更何況,她家教好,讀書成績又了得。可這樣一個女生,直到她讀完東吳大學,竟然沒有一個男生給她寫情書。其實不是男生有眼無珠。大三那年,一個同學假裝喝醉了酒,塞給楊絳一封信。她拆也不拆,直接還給他,說:「你喝醉了?信還給你,省得你明天后悔。」如此人小鬼大、清明老辣的女孩,誰敢魯莽撞南牆?


也有例外。一個叫費孝通的男生,卻和楊絳一起讀的蘇州振華女校,後來又在東吳附中同學。費孝通算術好,無意中讓算術不好的楊絳有了「敵意」。他渾然不覺,常介紹給她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房龍的《我們生活的世界》等新書,還經常湊到心中女神的面前,和她談論弗洛伊德心理哲學、愛因斯坦相對論,一直把楊絳當女朋友對待。所以,當楊絳寫信告訴他「我有男朋友了」時,他找到她要吵架,說他最有資格做她的男朋友。楊絳回答說:「我們倆做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也不是你女朋友。如果你還有別的想法,我們不妨絕交。」語氣決絕到不近人情,風格像極了她父親。她的父親是寧願丟了廳長位置也不願昧着良心枉法判案的楊蔭杭


楊絳和書痴錢鍾書在清華古月堂初次見面時,他已經由父母作主說好了對象。遇見楊絳後,他急切地寫信給她,約她在工字廳見面,開口第一句話就說:「我沒有訂婚。」而楊絳也忘了矜持,回道:「我也沒有男朋友。」心動的感覺,想藏也藏不住:第一次見面,楊絳就感覺到穿青布長褂的書生眉宇間的「蔚然深秀」!後來,他一天一封信,還給她寄他寫的英文作品,讓她看他的第一篇散文《竹》,說自己「志氣不大,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他越不掩藏,她越相信這個男生是自己的菜。


閨密們都約好了似的給楊絳潑冷水,說錢書獃子長相不咋的,又狂妄自大。錢鍾書的老師對楊絳也沒什麼好感,告訴弟子說:「漂亮女孩往往沒頭腦。」原因是,楊絳在清華因同時選了四門主課,在選修《英國浪漫詩人》的測驗中交了白卷。楊絳內心稍有糾結,加上自忖年齡尚小,還不想結婚。於是,錢鍾書要求訂婚時,她便回信說「我不能接受你的要求」,一個人回蘇州去做了小學教員。這令痴戀中的錢鍾書十分傷心,以為楊絳從此不理他,每天寫傷心的詩來宣洩心中鬱悶。他哪裡知道,這邊的楊絳,每天都不自禁地回味兩人漫步清華荷塘小道的甜蜜,也在盼望着他的來信。


楊絳向大姐泄露了她想念錢鍾書的秘密,大姐密告了爸媽。楊絳也就大方地約書生到家裡玩,請爸媽把關。1933年寒假,爸爸和錢鍾書單獨談了一會兒話後,告訴女兒「他人是高明的」,再沒多說話。楊絳當然知道,此時的錢鍾書大學還沒畢業,工作前途都很渺茫,老爸對女兒的未來不無惋惜和擔心。


迫切想和楊絳百年好合的文藝男,得到准岳丈「人是高明的」這句評價後欣喜不已,他不經女友同意,就和自己的老爺子登門求親。錢家一干人等,從無錫趕到蘇州,在一家飯館擺酒宴請兩家親朋好友,楊絳從此被公開為錢鍾書的未婚妻。


愛情如詩。熱戀中的男女你寫一首「分飛勞燕原同命,異處參商亦共天;自是歡娛常苦短,遊仙七日已千年」,我和一首《玉泉山聞鈴》。兩人綿綿密密地來往耳語,一年後,男主角把這些呢喃傾訴結集成冊,自費印刷,贈與師友分享,也算得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1935年7月13日,「學霸」和會吹簫會唱崑曲會寫小說精通英文又看了許多法國文學作品的才女在蘇州廟堂巷喜結連理,喜滋滋入了「圍城」,帶進圍城的,還有兩個人出國深造的夢。

她是楊絳,楊絳的楊,楊絳的絳 - 天天要聞



新婚後的楊絳,身心都交給了愛情,隨夫君來到英國牛津,攻讀西方文學。書痴讀了法語又學德語,學了德語又鑽意大利語,鑽研過意大利語又去啃拉丁文。楊絳也跟着在牛津大學旁聽幾門文學課程,更多時間則在圖書館裏看自己喜歡的偵探小說。租住的日子、顛沛的人生里,平淡瑣碎的日常里雖然沒有詩歌,情深意濃的一對求知男女卻從來不缺意趣。


書痴與楊才女擊掌相約:白天在圖書館讀外文書,晚上在家看中文書,比賽誰看得多,到年終結算。當年結算的結果是,兩人讀書的冊數相當,打了個平手。奧秘嘛,全在遊戲規則里:書痴讀的全是大部頭的書,楊絳則把小冊子也算一本;書痴讀的中文書全不算,楊絳讀的則全算。男子漢大度歸大度,卻沒忘記在日子裏記上一賬:「季承認自己是無賴。」婚後的楊絳掌握家庭財政大權,她記的賬,書痴從不看。他見了好書,就忍不住要買。楊絳怕書買多了拿不動,常會勸他下次再買。有時候書賣掉了,就沒有下次了。書痴因此記仇,在日記里咬牙切齒道:「婦言不可信」。


楊絳不愛做飯,覺得那是浪費時間。但英國的奶酪、牛排和濃湯不合書痴的口味,他漸漸地變得面黃肌瘦。她暗暗留心,換租了一套帶灶具的住房,她要給夫君做中式飯菜,讓他吃飽吃好。兩指不沾陽春水的「四小姐」,真的是從學用電灶電壺開始,她早起去買雞蛋、黃油、果醬、肉食和蔬菜,給聽了一天課的書痴做紅燒肉、燉咸鮮,從此「捲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做羹湯」。她劈柴、生火、做飯、洗衣全不在行,常常不是被爐灰弄花了臉就是被滾油燙傷手。書痴卻以淘氣作獎賞,他吃飽後快活得不行,竟在老婆午睡時,用濃墨汁在她的嘴角畫鬍鬚!生下女兒後,趁在醫院坐月子的當口,她向護士學會了給嬰兒洗澡、穿衣、換尿布。這還不算,書痴老公還經常在家裡惹出禍端,今天告訴產床上的老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的桌布弄髒了;明天又說他把檯燈弄壞了,門軸兩頭的球掉了啥的。她寬慰他:「不要緊。桌布我有辦法洗乾淨;檯燈和門軸我也能修好。」窘迫的書痴眉頭頓時舒展開來,不再忐忑撓頭。


她是楊絳,楊絳的楊,楊絳的絳 - 天天要聞


愛有榜樣,賢是傳承。楊絳的爸爸先是因反清流亡國外,媽媽一人在家照顧婆婆和撫養女兒,毫無怨言;後來爸爸又因秉公執法,觸忤國民黨當局,遭貶辭官,媽媽二話不說,攜兒帶女南上北下,一路隨行。爸爸不愛上鞋店,媽媽便拿他的一隻舊鞋到最高級的鞋店做式樣;爸爸不愛上理髮店,媽媽便請理髮師上門理髮,付給比市價高的報酬。

圍城裡哪有大人物,幸福全是小事情!

書痴在課堂上妙語頻頻,譬如「美容的特徵在於:要面子而不要臉」,「宣傳像貨幣,鈔票印多了就不值錢」等,才情如泉噴涌,因此吸引了如雲粉絲。這些人哪裡知道,回國後的一對神仙伉儷,因工作無着,生活困頓,還是弱小女子勇敢擔當,她白天踩着縫紉機給自己做旗袍、為女兒做童衣,晚上還要忙着寫劇本,為的只是讓夫君和女兒能吃上肉。

她是楊絳,楊絳的楊,楊絳的絳 - 天天要聞

居然心想事成。楊絳第一部戲《稱心如意》搬上舞台了,第二部戲《弄假成真》更是大紅大紫。劇作大腕李健吾點贊:「我堅持說,在現代文學裏面,《弄假成真》將是第二道里程碑。」楊絳從此出了名,劇團都把她視為貴賓,總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她。夫妻出門,人們總是介紹說:「這位是楊絳,這位是楊絳的丈夫。」幾次不受人待見後,書痴來了倔脾氣:「我以後不跟你出去了,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楊絳立即說:「好啊,我支持你,你可以減少授課鐘點,家裡開支我可以再節省點。」不久,她便辭了女傭,自己兼做灶下婢。鍾書生從此以後「兩年時間憂死傷生」埋頭苦寫,直到1946年《圍城》橫空出世。徐鴻寶先生對中央圖書館館長說「像錢鍾書這樣的人才,兩三百年才出一個。」引得台灣大學要聘他做教授,香港大學想請他做文學院院長,英國也有大學向他伸出橄欖枝。一介書痴身價頓時大升,總算在夫人面前「揚眉吐氣」!

因為那是你,所以我願意。就算如願吃到肉,生活里也還是有委屈。1943年5月,《稱心如意》在上海金都大戲院上演兩周,海報上編劇的名字印得斗大。有熟人看了覺得戲不錯,問楊絳:「是你公公寫的嗎?」她哈哈一笑,回一句:「這和我公公何干?」便不再多言。《稱心如意》一夜成名,圈內朋友給錢鍾書打電話,書痴覺得奇怪:「與我何干?」對方說:「當然是你寫的。」楊絳在一旁聽了,忍不住大笑。他們哪裡知道,錢書生對話劇根本不感興趣。這都不算什麼,楊絳在私立學校做校長那些年,公公頗不感冒,說:「當什麼校長?還是在家學學家務,便是謀到聯合國的位置,也沒什麼意思。」楊絳聽了,也沒作聲,她老爸知曉了,就不樂意了:「錢家倒是奢侈,我花那麼多心血培養女兒就給你們錢家當不要工錢的老媽子!」那時的書痴一個人在昆明,急急趕回家來滅火,鼓勵她大膽施展才華。楊絳卻並不計較,她總是會在感覺委屈時想起去世的媽媽。媽媽因天生遲鈍,對大家庭的閑言碎語和小心眼兒讓人有所察覺也從不在意,被祖母贊為「熟睡在鏟刀上的婦人」。都說錢家的兒媳難做,楊絳暗下決心,要讓錢家人艷羨書生「痴人有痴福」。

因為你喜歡,所以我願意。解放以後,為了照顧家,楊絳寧願辭掉清華大學的專任教授的工作而領取微薄的兼職教授工資;書痴說要封筆不寫東西,她也跟着17年不寫文學作品;錢書痴被革命小將當現行反革命,她被株連揪上台挨斗也甘願;兩人被下派到窮鄉僻壤勞動改造,她也不忘在擦肩而過的時候找他約會。她相夫—鄰居的貓和自家的貓打架,書痴拿起竹竿要為自家貓助威,她勸阻:「打貓要看主人的面呀,這可使不得!」她教子—女兒圓圓落了作業,每天應交的毛筆大字來不及寫,就拿爸爸沒批改的幾頁大字充數,書痴痛斥圓圓弄虛作假,女兒生氣地把英文語法書撕了,她責令女兒把語法書補好。她要強—她四十多歲開始學西班牙文,花費整整20年時間翻譯和出版《堂·吉訶德》。書痴病重住院後牙床萎縮,無法咀嚼,只好「鼻飼」。她每天做他喜歡吃的雞魚蔬菜泥,燉各種湯。她把雞肉剔得沒有一根筋,魚肉不帶一根刺,還經常把西洋參泡軟、切片、燉湯。直到1998年12月書痴離世,腎功能衰竭的他竟奇蹟般地在病榻上堅持了四年多,這除了良好的醫藥治療,賢妻楊絳的功勞,自是不必言說。走的時候,書痴捨不得閉上眼睛,她俯下身來,幫他合上,趁他身體還有些溫熱,她輕輕地對他說:「你放心,有我吶!」

在夫君之前,楊絳的二姐、三姐,女兒圓圓相繼去世,誰能懂一個柔弱病軀生不如死的難過?但她要守諾,說:「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所以,儘管書痴走了,她也還是要選擇和他在一起。她整理他的手稿、讀書筆記,扎進書櫃那些他看過的書里,以這樣的方式和他溫情相觸!書痴的札記、筆記,很多都是散頁、紙片,字跡已模糊,她仔細地辨認、剪貼、分類、梳理,結集為《錢鍾書手稿集》3卷,中文筆記20冊,外文筆記48冊。她用了18年時間,終於把書痴來不及做完的事情做完了。2016年5月25日,她安心地去了另一個世界續寫《我們仨》。

書痴去世後,費孝通仍忘不了中意的「女朋友」,常送自己的新作給楊絳指正,並在節日里送上名貴的花或一些小禮品什麼的。孓然一身的她並非石頭,卻始終堅守只做朋友的「目的」。有一次,費去拜訪楊絳。她送他下樓時說:「樓梯不好走,你以後請不要再知難而上了。」意味深長地婉拒了他的再次訪問。楊絳曾在書上讀到一位英國傳記作家描寫婚姻的美滿:「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來,從未後悔娶她,也從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她把這段話讀給書痴聽,他說:「我和他一樣。」楊絳說:「我也一樣。」

好的婚姻就是這樣:因為遇上了對的你,我的意志堅不可摧,我的世界與眾不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076】齊桓公老年痴呆寵信奸佞,自己慘死國家隨之大崩盤 - 天天要聞

【春秋076】齊桓公老年痴呆寵信奸佞,自己慘死國家隨之大崩盤

齊國嚴重內亂,在一年前就有徵兆,而且這個徵兆咱們後世的人根本看不懂。魯僖公16年春,即前644年天降隕石,有五顆隕星落在宋國。又有六隻水鳥,飛過宋國都城遇到大風,在空中倒行,宋人認為是異象。王室的內史聘問宋國,宋襄公問內史,我們國家的異象是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中】 意公子 著有網友說,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是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治癒了他。還有人說,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將他從極度悲傷的情緒中拉了出來。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擁有這種恬淡的處世態度。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慶余年》的大結局是否真的稱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慶余年》,還讀了一部以唐玄宗與安史之亂為背景的網文,越讀越覺得,《慶余年》的大結局,堪稱最佳!在《慶余年》的世界裏,太后、皇后、公主、慶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將軍、陳萍萍這些慶國高層人物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 天天要聞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看歷史老照片,品百年滄桑巨變。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組拍攝於1966年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上,我們能看到當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966年,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19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導語: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時空,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毛澤東。直至今日,國內外各界人士對他讚譽有加,在韶山沖,每天都有遊客排着長隊,只為瞻仰他的風采。這份跨越歲月的愛戴,源自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始終如一的為民
少女與兵器(09) - 天天要聞

少女與兵器(09)

前幾天和大家聊過了《少女與兵器(08)》的第八篇漫畫,不知道你看了嗎?有沒有為受傷的雪兒擔心呢?不過有一個好處,她的機能並沒有丟失,看來還可以繼續旅行的。 這次的內容裏面居然還有電磁炮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