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趣事,真是講不完。今天,老馮繼續為你講解有趣的歷史。
古代中國的皇帝,為何自稱「朕」呢?這個「朕」字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只有皇帝自己能自稱「朕」、而別人不可以用這個字呢?
很多朋友都有這麼一個疑問,但是,一直不知道答案。
今天,老馮告訴你答案。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朕」字作為一個漢字,它最初是什麼意思。
其實「朕」這個漢字最早的意思,並不是指「皇帝」,而是指 「我身」、「我自己」、「我本人」,這個字原本,並不是皇帝專屬的,所有人都可以用。
我舉幾個例子告訴大家,為什麼說「朕」字在古早的時候,是人人都可以用的。
例如:我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古籍《爾雅·釋詁》是這樣解釋「朕」字的:
「朕,身也。」
此外,另一本解釋漢字的《釋詁》,也是這樣解釋的,它說:
「朕,我也。」
所以在秦始皇以前,很多民間人士,都在文章、詩歌里自稱「朕」。例如,《離騷》裏面有這樣一個詩句:
「回朕車以復路兮」。
好了,例子貴在精,不在多,不再舉例了。
總之,讀到這裡我們都明白了:在古代中國很早的時候,「朕」字不是「皇帝」的意思,也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朕」字,其實就是「我」的意思。
而且,在中國歷史的早期,其實無論誰,都可以用這個字,從朝廷到農村,人人都可以用。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朕」字變成了皇帝專用的自我稱呼呢?
答案是:其實就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是的,正是秦始皇,徵用了「朕」字,並且大令全天下:「朕」字只能皇帝用,除了皇帝之外,誰都不許用。
然而,在秦始皇之前的各朝各代,中國的君主一般自稱 「孤」、「寡人」、「本王」等等,各種稱呼,但是,沒有自稱「朕」的。
後來,秦始皇自稱皇帝,他不知道出於什麼典故,把「朕」字徵用了,並且規定:從現在開始,大家都不允許再用「朕」字,只有我秦始皇一個人,專用「朕」字。
可能是因為秦始皇特別喜歡「朕」字,所以把這個字徵用了,也可能是出於其他的原因,外人不得而知,而且,年代久遠了,要考證起來,可能難度不小。
總之,就是從秦始皇那時候開始,「朕」字,就成為了皇帝專用的自稱,除了他之外,誰都不能用這個字,否則,按謀反處理,那不是開玩笑的,分分鐘殺你的頭。
這件事簡單地講,就是這麼回事。
在皇權專制時代,有很多我們難以理解的事情,皇帝是天下的主,是人間最大的霸王,他要什麼就是什麼,他要徵用一個字,一個人,一個物品,對他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誰讓他是皇帝,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秦始皇徵用「朕」字,從此他人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