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公孫弘有何功績?

2022年09月27日22:54:33 歷史 1617

元光五年(前130年)八月,漢武帝再次下詔各郡國舉賢良,菑川國再一次推薦公孫弘赴京。能夠進京接受皇帝召見,這絕對是天大的機會。元光元年(前134),廣川人董仲舒就是在與武帝的策問中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而名揚天下。但公孫弘對送上門的機會卻予以婉拒,建元元年(前140)公孫弘就曾被郡國舉薦入京,卻因出使匈奴的結果讓漢武帝很不滿意,又辭官回鄉。但郡國官員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七十歲的公孫弘只好應命。

公孫弘,菑川人,年少時因通《詩》、《書》而聞名郡國。漢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二十一歲的公孫弘與同齡的賈誼一道被征為博士,這年董仲舒才剛剛出生。文帝剛繼位時,陳平周勃等一批功臣勛貴把持朝政,賈誼,公孫弘這樣的年輕儒生倍受排擠,賈誼被放逐到長沙國任相,公孫弘也因犯錯去職回家。窮困的時候,公孫弘被迫當郡國豬倌到海邊放豬。四十歲的時候開始學《春秋公羊傳》,也學有所成,名揚郡國。

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公孫弘有何功績? - 天天要聞

漢朝儒生

第三次被徵召入朝後,武帝向眾賢良發下制書策問天人之道。太常閱卷後認為公孫弘的對策老生常談,並無多少新意,將其列為下等。不料疏文呈上後,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公孫弘的文章,將其提升為第一,並詔公孫弘入見,拜為博士。

作為一個儒學經師,公孫弘對於《春秋公羊傳》的研習不及更具學者氣息的董仲舒。但歷盡歲月打磨的公孫弘處事更為圓滑,其思想也更貼近實際。對策中提出的四條治國要點除了儒家宣揚的仁、義、禮,還有法家的權術。漢武帝其人外儒內法,雖然接受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但只是借儒家的大一統思想維護皇權,並沒有把儒家經學真正用於治國理政中。在內心深處,漢武帝認可的還是法家,這符合武帝一貫的霸道風格。董仲舒書生氣太重,偏理想化,不會靈活變通,所以武帝對他敬而不用。

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公孫弘有何功績? - 天天要聞

外儒內法漢武帝

公孫弘就不一樣了,善於融合變通。比如主張法不遠義,和不遠禮,即法令要考慮到道德人情而不遠離道義,百姓就會服從法令,不背離道義;和諧要堅守基本的人際原則而不遠離禮節,百姓就會彼此親近而不發生矛盾。這種儒法合流的治國理念比純粹的儒學治國更實用,也很對漢武帝的脾氣,因而公孫弘得以被武帝重用。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孫弘被武帝封侯拜相,走上了人生巔峰。

漢朝建立以來,丞相均為功臣勛貴,唯獨公孫弘出身布衣,沒有侯爵。於是武帝下詔封平津鄉650戶給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公孫弘由此成為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此後以丞相封侯的慣例亦始於此。

武帝任用公孫弘一方面用他推行儒家治國,另一方面則是看重了公孫弘出身草根,無政治根基背景。布衣丞相公孫弘也深知武帝用意,從不與武帝發生正面爭執,武帝一旦與其意見不合,公孫弘立馬認錯請罪,然後再從長計議。武帝問政時,公孫弘都是把各種建議都提出來,讓武帝自己選擇。

不過公孫弘也並非對武帝毫無原則的順從,作為一個儒者,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線。漢武帝曾想把建設北方朔方郡,朝鮮滄海郡與經營西南夷一起實行,公孫弘認為這樣人民負擔太重,就上奏不修朔方郡,武帝不準其奏。但公孫弘並沒有放棄,而是後退一步向武帝請罪,給武帝一個台階下。然後迂迴周旋使漢武帝停止了修滄海郡與經營西南夷,減輕了人民負擔。

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公孫弘有何功績? - 天天要聞

西漢版圖

漢初博士專於學術,皇帝雖會問政於博士,但只是諮詢,博士在政治決策中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漢武帝罷黜百家後,朝廷只設立研習儒家五經的博士,但這時的五經博士只是比之前更具有話語權,依然沒有決策權。直到公孫弘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局面。

公孫弘規定五經博士設置弟子五十人,作為人才庫備用,通過經藝考試從中選拔人才做官,將經學與功名掛鈎。於是天下之人競相研讀經學,儒家士大夫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漢武帝臨終時,給漢昭帝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全是功臣貴戚。到漢宣帝臨終時,給漢元帝留下的三名輔政大臣史高、蕭望之、周勘,其中只有史高是外戚,蕭望之和周勘都是儒家士大夫。這一變化的背後推動者正是公孫弘。

董仲舒奠定理論,公孫弘具體執行,二人為儒家思想的發展立下了大功。但一提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人們只會想起董仲舒,公孫弘的知名度則要小得多。一方面是董仲舒率先提出了觀點,掩蓋了後來者的光芒。另一方面則是公孫弘私德有虧,不為後世人推崇。公孫弘為人表面寬和,實則氣量狹小。因董仲舒才學在公孫弘之上,公孫弘就設法把董仲舒遷為膠西相。膠西王嬌縱不法,殘忍暴戾。公孫弘想借刀殺人,結果董仲舒命大,當了幾年膠西相後就辭官歸隱專心做學問去了。

對於其他朝臣,公孫弘也經常挖坑使拌。每次奏事,公孫弘都讓別人先說,自己看武帝臉色見風使舵,因而被武帝讚賞信任。卻也得罪了朝臣。直臣汲黯就被其坑過好多次,氣得汲黯在武帝與朝臣面前當眾指責公孫弘多詐而無情實,說好的跟我一起上奏,可最後卻變卦又反對當初商量好的奏議,是不忠誠的表現。公孫弘因此記恨汲黯,右內史管界內多有達官貴人和皇室宗親居住,很難管理。公孫弘就向武帝提議調任汲黯為右內史,想讓汲黯去觸犯達官顯貴,引火燒身。但汲黯剛正不阿,執法嚴明,武帝都對他很敬重。在右內史任上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從未廢弛荒疏過。

有這樣的污點,公孫弘的知名度不如董仲舒也就不足為怪了。但就此定論公孫弘是一個壞人也不對。前面講到的他能以天下蒼生為重勸諫武帝就是一個閃光點。此外,公孫弘作為一個丞相,俸祿很高,卻十分的低調節儉,史載他「夜寢為布被」,「食一肉脫粟之飯。」俸祿都用於周濟自己草根時代的貧賤之交。汲黯說他的節儉是沽名釣譽,他則回應道齊國管仲生活富貴奢華,而晏嬰節儉樸素,兩人都把齊國治理得好好的。結論就是,臣子的生活是豪華還是簡樸,只是個人生活作風問題,與他對國家的貢獻沒有聯繫。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孫弘的確私德有虧,但並沒有對他治國理政造成多大負面影響。他確立儒家經學的政治地位,在執政過程中能以天下蒼生為重,於國於民還是有貢獻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家國共清明! - 天天要聞

家國共清明!

人間四月春,風起正清明。清明,是一個思念的日子,也是一個感恩的日子。思念逝去的親人,在祭祀先人、回憶往事中,追憶傳承家風;感念先烈的英雄壯舉,革命先輩以血肉之軀標註不朽功勛、用澎湃熱血捍衛家國尊嚴。梨花風起,家國共清明!讓我們在懷念中感恩,在緬懷中奮進,守護山河錦繡,不負過往不負時代!來源:解放軍報...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 倖存者僅剩28人 - 天天要聞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 倖存者僅剩28人

4月4日,2025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等共同祭奠在88年前遇難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工作人員敬獻花籃,全體人員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鞠躬,死難者遺屬代表和學生代表等依次上前獻花,表達哀思。在儀...
UFC歷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 天天要聞

UFC歷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自1993年成立以來,UFC已經見證了許多殘酷的擊倒。從豪爾赫·馬斯維達爾(Jorge Masvidal)在UFC歷史上最快的擊倒——在5秒內飛膝擊倒本·阿斯克倫(Ben Askren),到馬克斯·霍洛威(Max Holloway)在UFC 300中在鈴聲響起前擊倒賈斯汀·蓋奇(Justin Gaethje),八角籠內的場景總是令人驚嘆不已。當然,有些擊倒比
紅軍墓的守護人|老兵在紅軍墓前一筆一划描紅,「我也曾差點成了烈士」 - 天天要聞

紅軍墓的守護人|老兵在紅軍墓前一筆一划描紅,「我也曾差點成了烈士」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攝影記者 劉中燦清明節前夕,在青山環抱的紅軍墓前,一位頭髮斑白的退伍軍人正專註地為墓碑描紅,他手持毛筆,飽蘸紅色顏料,一筆一划,緩慢而有力地描摹着。這位退伍軍人名叫舒在則,今年72歲,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龍港鎮壢上村六組村民。20年來,他風雨無阻,義務守護着獅子山上的紅軍墓。4月4日清明節...
特朗普關稅戰,乍看是慈禧太后!再看既像程咬金,又像李元霸!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戰,乍看是慈禧太后!再看既像程咬金,又像李元霸!

特朗普慈禧太后特朗普的關稅戰是慈禧太后式的對萬國開戰,但是他還給一些盟國夥伴設計了一些豁免條件,但是,首當其衝還是要對着中國發威,向中國輸美產品加征了最高的歧視性關稅,因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巨大,特朗普試圖用加征高關稅的辦法把一些產品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