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2022年09月27日16:11:09 歷史 1888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南京芥子園。圖源:圖蟲創意


在這片園林中,李漁最為得意的一處景觀創造是「尺幅窗」、「無心畫」。


假山位於「浮白軒」的後面,於是李漁在浮白軒後牆正中開一景窗,即他所說的「尺幅窗」,把裁紙數幅,貼裱在窗框四周,作為一幅立軸畫的頭尾及左右鑲邊,形成了一幅山水中堂畫,而畫中的山水卻是真山真水。人在屋內,坐而觀之,則窗非窗也,畫也,山非屋後之山,即畫上之山也。


李漁將造園自詡為生平兩絕技之二,一個是辨審音樂,「一則置造園亭,因地制宜……入其室者,如讀湖上笠翁之書,雖乏高才,頗饒別緻」。


這份別緻,是高雅的消退,世俗的興起。晚明文化的肖子們,雖然還能在新的時代依然故我地生活着,但對社會卻沒有了挑戰的勇氣。


相較於文震亨那個年代的高才雅緻,世風已然大變了。如果說李漁的芥子園還有些許的傲氣,那麼沈復滄浪亭已經完完全全走的下層路線,最接近常人的生活。


在沈復的《浮生六記》中,沈復和芸娘在滄浪亭里納涼玩月,品論雲霞,焚香品茗,隨意吟唱,接花疊石,蒔草插瓶。這片園林並無什麼高雅品味或是絕妙的設計,儘是瑣屑平常之物,卻有着常人難以體會的樂趣。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滄浪亭。圖源:圖蟲創意


在芸娘生命的最後,兩人過着「質釵典服」、鬻書賣畫的日子。焦勞困苦之際,芸娘聽說福郡王要倩人綉《心經》一部,芸娘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只是十餘日的連續勞頓之後,「芸病轉增,喚水索湯,上下厭之」。


臨終之際,芸娘對今生的貧寒並不介懷,相反她是帶着一絲凄惋而哀淡的愜意離開人世的。她今生體會到了滄浪亭的煙火神仙,便已足夠。


芸娘握着沈復的手,斷斷續續說著「來世」二字,然後便離開了眷戀的人間。


這般美學,即便平淡至此,也足以動人。


02


江南的園林愈發內斂,進取開拓的春的時代早已過去,成熟卻沉重的秋的時代已然到來。


皇家園林在清朝再度繁盛起來。康熙建香山行宮,又建圓明園,至乾隆年間,北京西郊有萬壽山、香山、圓明園、清漪園,北邊有承德避暑山莊,皇城內有西苑,富貴華麗,比明朝更盛。


只是,乾隆總是覺得少了點色彩。而他心心念念的那抹色彩,就在江南。


當時,乾隆特別喜歡一幅畫——元末畫家倪瓚所作《獅子林圖》。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元】倪瓚:《獅子林圖》


畫中是江南的一處私家園林,松竹掩映之間,是一個以籬笆合圍的小園,籬笆若隱若現,似有似無,中有房屋五處,皆為草堂泥牆。畫左側為山石,高處環抱一小屋,園中有虯松兩架,園外有老梅一棵。整個畫面並無細枝末節,盡顯疏朗。


乾隆對這幅畫簡直是愛到了極點,多次摹仿倪圖,還在上面題詩作跋。在其《倪瓚獅子林圖》一詩中,起首即為 「借問獅子林,應在無何有」。


但是每每看到這幅畫作,乾隆都會惋惜。此畫作於明初,現實中的獅子林,恐怕已經在幾百年中淹沒於歷史長河了。


然而命運就是這般奇妙。第二次南巡,乾隆抵達蘇州後,當地官員將其迎至獅子林,畫中園林竟成了眼前的景色,這使乾隆皇帝十分興奮。為此,他特意差人從京城將倪瓚畫作送到蘇州。


迎駕的官員們告訴乾隆皇帝,此處現在名為「涉園」,且未被修飾,是其本來面目。看着此處景緻,泉石半毀,房屋未飾,清寥疏朗之中,竟頗有倪圖之意韻,乾隆身在其中,猶在行走在畫里。


自此之後,乾隆皇帝每次南巡都會來到獅子林,而且總是帶着倪圖隨行,即便在北京時,也常常翻出畫作,對圖憶景,宛如一個痴戀的女子。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蘇州獅子林。圖源:圖蟲創意


他決定將此處的景色搬去北方,在圓明園裡的長春園仿建獅子林。就連所掛匾額,都是發往蘇州製造的。這樣尤嫌不夠,兩年之後,乾隆又於避暑山莊重仿此景。


無論長春園還是避暑山莊,皇帝都覺得仿建的園景,不如蘇州舊園,他在詩中寫道:「略看似矣彼新構,只覺輸於此古林。」


乾隆對獅子林的追求和仿建,其實只是冰山一角。


南巡期間,乾隆命畫師相隨,將江南名園、景緻摹繪成圖,大量仿建於北方御苑行宮。例如清漪園仿建有「惠山園」、西苑仿建有「千尺雪」,圓明園仿建就更多了,大有獅子林,小有天園、安瀾園瞻園,可謂江南名園景觀,盡歸一處。


這種的移植行為,為北方的皇家園林體系注入了新的生機,成就了清中期皇家園林的空前鼎盛。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承德避暑山莊文園獅子林。圖源:圖蟲創意


從某個角度來看,乾隆更像是一個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文人。古往今來,有文人志趣的皇帝並不少見,詞壇開宗後主李煜,書畫名家欽、徽二宗。這些皇帝確實對文化有着濃烈的興趣,有些人的書畫詞賦水平也遠高於乾隆皇帝,但是他們對整個國家的控制力,都不可與乾隆同日而語。


前面那些皇帝的風雅,就只是風雅而已。而乾隆仿建江南園林的背後,其實表達了一種對江南的文化、心理上的佔有。


有趣的是,在乾隆第四次南巡迴京後——也就是乾隆三十年,皇家園林迎來仿建的第二個高峰。


與此同時,文字獄開始回潮:乾隆三十七年,皇帝開始下詔令各州府搜集圖書,並整理《永樂大典》,起意編纂 《四庫全書》;乾隆四十年,皇帝令編寫 《貳臣傳》;次年,下詔編寫 《殉節忠臣錄》……


風景如畫的江南園林,還不是依然在北京——皇帝的懷中。


而作為文人聖地,經濟重心的江南,也不過是帝國的一部分。


03


清朝的統治者有一個傳統:不愛居住在紫禁城里處理政事。


康熙喜歡暢春園,一年至少有七八個月在這裡舉行朝會。自雍正始,圓明園成了皇帝的偏愛,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共160年間,均在圓明園臨朝處理國家大事。咸豐十年,英法聯軍侵佔北京,西郊的皇家園林遭到破壞,沒有一座御園可以再做親政避暑之地。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圓明園遺址。圖源:圖蟲創意


咸豐去世後,慈禧攝政,開始了她四十八年的政治生涯。她不願居住在被她詛咒為「紅牆綠瓦黑陰溝」的紫禁城裡,可是園林盡毀,哪裡還有令人稱心的寶地呢?


1886年,一份名為《奏請復昆明湖水操舊制折》的文件擺到了慈禧太后的桌面上,此文中明確表示應該恢復昆明湖水師操練的舊制。文中寫道沿湖的亭台樓閣已經頹廢,應該花點銀子去好好修繕一下,要不然操練水師的效果不好。


次年,在籌備昆明湖水師學堂的幌子之下,重修頤和園的計劃悄然開始了,此項工作屬於海軍部門,所以說經費自然需要海軍部門來出。這就是慈禧挪用海軍軍費的開端。


頤和園逐漸恢復了往日的面貌,亭台樓閣、草木花卉、奇石翠柳都回來了。頤和園恢復之後,慈禧每年要在這裡駐蹕十個月之久,這處園林也成為第二個政治中心。


光緒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歲生日。年近花甲,慈禧非常重視這次生日。為了在頤和園接受祝賀,慈禧要求主管修建的官員,每五天要向她作一次工程進度的書面報告,甚至在春節期間照常施工。


甲午戰爭爆發後,慈禧雖然主戰,但是,當有人建議停止頤和園工程,移作軍費的時候,慈禧直接撂下了臉, 說:「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


於是便出現這樣的奇景:前線的將士們和敵人進行殊死的搏鬥,紫禁城裡卻忙於為慈禧祝壽,歌舞昇平,「聽戲三日、諸事延擱」。


慈禧的頤和園,就像北京城一道美麗的紋身,光鮮之下,儘是瘡血。有人想拔之,有人想守之,頤和園漸漸被鮮血和陰謀籠罩。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慈禧。圖源:網絡


光緒帝起用了康有為譚嗣同楊銳一批改革維新的新人,企圖掀翻後黨。而慈禧也和心腹榮祿商定,在秋天要光緒陪她去天津閱兵,到時便以兵力逼迫光緒帝退位,另立新君。


光緒帝覺察到慈禧的調兵遣將,派楊銳傳出一道密旨:「今朕位不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


爾後,譚嗣同訪袁世凱法源寺,就直接攤牌了:要袁世凱舉兵殺榮祿,圍頤和園擒西太后,以救皇上。譚嗣同用手摸自己的脖子說:「如果你不欲救皇上,向頤和園告密殺了我的頭,也可以得大官。」


袁世凱深知帝黨與後黨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便果斷投向了西太后。慈禧也不是吃素的,早在袁世凱告密一天前就發動了政變。


最終,戊戌變法失敗,慈禧掌握大權,把光緒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浪台和西郊頤和園的玉瀾堂,而「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刑場被殺。


諷刺的是,慈禧為了頤和園的安全,特意降旨把頤和園的園四周的圍牆加高三丈。這個頑固的堡壘,就更難從內部攻破了。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侵略者又至,如同巨輪將頤和園碾過。珍寶被搶,樹林被砍,樓閣被燒。這一次,沒有誰能夠守住它的盛世風采。


乾隆和慈禧,竟是同道中人 - 天天要聞

頤和園。圖源:圖蟲創意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曾遊歷中國。一方面,他古老文明的雄渾與博大精深深深打動,另一方面,他反感當時的中國:「現代中國有什麼?政治、學問、經濟、藝術,難道不是悉數墮落着嗎?」


他感嘆:「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來了之後便覺得要是更早點來就好了。中國若是不儘快來,隨着時間的流逝,那些古老的東西就都被毀掉了。」


在他眼裡,當時的中國,滿目瘡痍,無足掛齒。


這種傲慢的情緒在日本惡性蔓延,最終促使日本對中國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


國家不幸,江南蒙難。


1937年8月15日開始,日本戰機開始對南京進行野蠻的空襲,一直持續了近四個月,將古城南京的許多地方和著名建築,炸成一片火海與廢墟。只有中山陵陵園留下日軍一大一小兩個彈孔,成為當時南京園林中唯一沒有遭受日軍嚴重破壞、保存較好的園林。


日本人佔領蘇州時期,許多園林遭受了巨創,園林里養軍馬,糞便遍地,精美的雕刻被拆了燒火。


縱觀民國歷史,雖然不到半個世紀,戰爭不斷。不知多少江南美景,最終成了一片廢墟,成為中國古典園林最後的輓歌。



參考文獻: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儲兆文:《中國園林史》,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從周:《園林清話》,中華書局,2017年。

黃興濤、闞紅柳等:《清代皇家園林研究(第一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是只紙老虎,一戳就穿」,毛寧再轉毛主席語錄 - 天天要聞

「美國是只紙老虎,一戳就穿」,毛寧再轉毛主席語錄

「中國從不虛張聲勢,我們看穿了那些虛張聲勢的人。」北京時間4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這樣發文寫道,她同時轉發了毛主席1964年關於「美國是只紙老虎」的一段講話。 毛主席曾經提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1964年1月30日,毛主席在與法國議員代表團談話時指出,「美國嚇唬一...
「狗頭軍師」納瓦羅:偏執與謊言鋪就的入閣階梯 - 天天要聞

「狗頭軍師」納瓦羅:偏執與謊言鋪就的入閣階梯

就在美國關稅「核彈」將全球市場攪得天翻地覆時,馬斯克與特朗普首席貿易顧問、關稅支持者納瓦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連發多條推文,怒斥納瓦羅「自負又沒頭腦」「什麼都做不好」,更在本周直接開炮:「他比一袋磚頭還笨。」為何一位科技巨頭會對一個經濟學家如此不滿?馬斯克的怒火並非無的放矢——納瓦...
武昌江灘一工地發現湖廣總督府遺址? 專家回應 - 天天要聞

武昌江灘一工地發現湖廣總督府遺址? 專家回應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在武漢市武昌區武昌灣附近看見一大片區域被圍擋擋住,從高處看去,疑似一處遺迹。有網友留言稱,該區域發現的有可能是湖廣總督府遺址。4月11日,經視直播記者聯繫上武昌區紫陽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的確是發現了一處遺址,是某地產在今年年初施工時發現的,目前施工已暫停,文物部門正與地產方面...
副市長被查,宿遷市委:以案為鑒,堅決守住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 - 天天要聞

副市長被查,宿遷市委:以案為鑒,堅決守住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

據江蘇省紀委監委4月10日消息,宿遷市委常委、副市長章其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審查調查。章其波據宿遷發佈10日晚消息,4月10日,市委書記盛蕾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通報章其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江蘇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堅決擁護省委、省紀委監委決定。會議指出,省紀...
一代文星照三鄉 - 天天要聞

一代文星照三鄉

一代文星照三鄉原創 許武章 一代文星照三鄉——金元文宗元好問寓居三鄉始末初探文/許武章 出宜陽縣城,沿洛河北岸,溯流西行,經九曲(今甘棠村),過宜陽故城(今韓城),歷福昌舊縣(今福昌村),到達文化重鎮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