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畫像
隋朝建立於581年,北周皇帝禪位於楊堅,改國號為隋,八年以後的589年,楊堅便覆滅了陳朝統一天下。
隋文帝英明神武,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博受好評,他一度開創了一個繁華盛世,史稱「開皇之治」。可就是這樣英明的皇帝,到了晚年卻一錯再錯,那麼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事呢?
英明皇帝的亡國之念
隋文帝頗有治國之道,在統一以後也沒有貪圖享受,依舊勵精圖治,勤政持國。著名的三省六部制度,也是他宣布實行的。隋朝建立期間,百姓已經歷經戰亂,生活苦不堪言。
因此,楊堅接受了當時隋朝宰相蘇威的提議,多次減免稅賦,在全國實行了均田制,就是把土地確立所有權,交給人民進行耕種,土地為國家所有。
這一舉動大大促進了當時的農業發展,對經濟恢復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恢復民生提高國力也十分有幫助。
在此期間,他還採納了尚書高熲的意見,在全國統一推行戶籍登入制度,不僅穩定了隋朝局勢,也提高了當時的國力水平,還解了的南北朝時期留下的「黑戶」隱患。
隋文帝對百姓並不苛刻,在位期間推行新律法,減少了很多嚴厲酷刑,也證明了隋朝開國時期對民眾的寬容。
他大興土建,懲治貪官污吏,對貨幣進行改革,並且身為皇帝,他的生活也是十分勤儉。
在隋文帝的帶領下,可謂是國家上下一片祥和,百姓對他讚不絕口,連邊境外的民族也對他十分尊重。
可就是這樣英明的皇帝,在晚年期間卻大改面目。有一次他下令修築壽仁宮,指派楊素監造,楊素這個人雖然戰功卓越,為人能力出眾,但是品德並不是很好。
在建造期間,因規模太大時間又緊,當時死傷了數萬民夫,開皇十三年至開皇十五年,歷經兩年便建成了一座豪華壯麗的宮殿。
楊素本以為自己會大獲封賞,結果楊堅一看,直接大怒,罵了楊素一頓,隋文帝的意思是說:「你為了建造這個宮殿,死傷無數民夫,這不是讓我得罪整個天下人嗎!」
楊素聽完直呼該死,害怕會受到處分,於是,他便跑到獨孤皇后面前求情。獨孤皇后頗受楊堅寵愛,便表示對這座宮殿十分滿意,向楊堅進言,說了不少楊素的好話。
隋文帝得知後,立刻換了一個態度,第二天便對楊素進行封賞,自此以後一度對楊素寵信有加。
晚年的隋文帝,開始聽信讒言,經常愛猜忌人,一度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並且殺死了許多名臣、功臣。
並且還廢除了他當時定下的寬鬆律法,修改後的法律更為苛刻,哪怕是小偷小摸這種事,也一律處死。
在這些事件中,當然少不了楊素的「功勞」,他一度坑害了許多忠良,對於十分寵信他的楊堅,楊素在後面也做出了對不起他的事。
除了楊素,獨孤皇后也在其中做出了不少的「功勞」,楊堅對於獨孤皇后的感情在歷史上也頗為罕見,是有名的「懼內皇帝」。
他對妻子的感情可以說十分深厚。無論晚年昏庸到了什麼程度,也不曾傷害過獨孤皇后。不過,從客觀來看待這段歷史,楊堅幾乎也是毀在了獨孤皇后的手上。
其實早年期間英明神武的楊堅,到了晚年,雖然失去了明君的樣子,但是並沒有做出什麼禍國的嚴重舉措。直到他生出了廢立太子的念頭,這也為隋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隋文帝尋找相士
太子是未來的儲君,晚年的隋文帝對於太子楊勇,十分不喜。不過他並不是討厭楊勇的為人處世,而是覺得楊勇喜歡奢華的裝飾生活。
因為楊堅早年便提倡節儉治國,雖然楊勇不曾鋪張浪費,但是他那些華麗的裝飾品實在是讓楊堅喜歡不起來。
楊勇太子性情直率,寬厚待人,並不是十分惡劣的皇家寵兒,但這並不是楊堅要廢立太子的主要原因。
說起來根源其實還在獨孤皇后身上,那個時候,晉王楊廣看到了繼任儲君的希望,他在後宮向獨孤皇后十分獻媚,努力討得母后的歡心。
他得知獨孤皇后特別佩服痴情的男子,他便裝作一片痴情的模樣,身邊只有一位蕭妃。這果然惹來了獨孤皇后的喜愛,對楊廣十分青睞。
也是在這個時候,楊廣開始在獨孤皇后的身邊進讒言,說太子楊勇的壞話。
尤其是楊勇的太子妃,因為不討太子歡心,不明不白地死掉了,獨孤皇后對此一度懷疑是楊勇喜愛小妾謀害了太子妃,因此對楊勇更加厭惡起來。
可以說隋文帝楊堅這幾個兒子,也就楊勇算是最好的了。也許是因為楊堅獨寵獨孤皇后,所以她對這方面的問題看得十分重要。
關於這個「懼內皇帝」與獨孤皇后之間,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晚年期間的楊堅,想找幾個美人,但又怕獨孤皇后生氣。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故意寵幸了身邊的一個侍女尉遲氏,這個女孩也是夠悲慘的了,皇帝不過是利用她而已。
在獨孤皇后得知以後,果然氣憤不已,直接把尉遲氏抓住,憤怒之下把皇帝寵幸過的這個女人直接殺死。
這種做法當然引起了隋文帝的怒火,按照正常的思維,皇帝一定會對獨孤皇后大動肝火,沒想到氣憤不已的楊堅,騎着一匹快馬,竟然離家出走了。
在得知這件事的朝臣大驚失色,各方派出人馬急忙追尋皇帝,在半路遇到了楊堅。重臣苦苦相勸,最後高熲說了一句:「陛下何以一婦人而輕天下?」
這個高熲就是當初提出戶籍制度的人,是隋朝的一位名臣,可是由於他這句話,也導致了他未來的悲慘生活。
皇帝被勸了回去,獨孤皇后得知高熲曾把她叫做婦人,便時常在楊堅耳邊說高熲的壞話。
楊堅雖然沒有殺害高熲,但還是聽信讒言,把高熲貶為平民,即使這樣也沒有逃脫一死,一代名臣最後死在了楊廣的手裡。
儘管獨孤皇后殺害了一個命運悲慘的宮女,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楊堅對他的感情。
雖然彼此鬧過矛盾,但是在楊堅臨終前,還在想念自己已故的獨孤皇后,也證明了兩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由此也可以看出來,楊堅有多麼聽「老婆」的話了。所以,在聽到獨孤皇后說很多楊勇壞話的時候,楊堅起了廢太子楊勇的心思。
可是他十分為難,廢長立幼這個舉措,勢必會引起局勢的動蕩。這時,楊廣突發奇想,竟然想要尋找相士,算一算各位皇子的未來。
楊堅對這種天機推演十分相信,但是他不知道,此時宮中內外無數人都已經被楊廣買通,可以說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在楊廣的監視之中。
此舉讓楊廣覺得是一個機會,他買通了所有相士,幾乎每個相士都在說楊廣的好話,以後是最有出息的孩子。
不過有一名相士卻沒有開口說楊廣的好處,他叫章仇太翼,幼年期間便學識甚廣,被稱為神童。
章仇太翼其實內心更推崇楊勇一些,因為他確實有真才實學,知道誰才更適合做太子,不過此時的他為時局所迫,也並沒有為楊勇說什麼好話。
基於此,這幾乎已經奠定了楊廣廢長立幼的決心,不過他還想考量一下他的幾個兒子。
錯誤的抉擇
不久以後,楊堅突然到訪楊廣的家裡,想要來個「突擊檢查」,但是楊廣早就得知了皇帝要來的事情,便提前做好了一切安排。
對於楊廣的到來他加以布置,裝作在家看書的模樣,府內外也是十分節儉,還放置了許多沾滿灰塵的樂器在院中,楊堅對於楊廣的所作所為十分讚賞。
不過他還想看看楊勇現在怎麼樣,可是他又做了一個糊塗的決定,他讓備受寵信的楊素去探查楊勇,楊素早在幾年前就成了楊廣的人,又怎麼能對楊勇說好話。
回來稟報的時候,楊素一通添油加醋,往楊勇身上潑髒水。果然,楊廣得知十分憤怒,立刻下旨廢掉了楊勇,把楊廣立為太子。
對於這個決定,他的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當他發佈這道旨意的時候,朝堂幾乎都是讚揚的聲音,一時間都在歌頌隋文帝的英明神武,楊堅對自己所做的決定也是十分滿意,一時間高興不已。
楊廣在當上太子以後,下一步自然就是看上了皇帝的位置,他處心積慮繼續維持着好太子的樣子。
直到公元604年,事情才迎來了一次轉機,這個時候的楊廣已經是鐵定的儲君了,幾乎所有人都把他當下一任皇帝對待。
此年間,隋文帝楊堅要去仁壽宮居住,著名相士章仇太翼得知以後,再三勸阻,不顧楊堅的怒火,阻攔他搬去仁壽宮居住。
楊堅勃然大怒下令把章仇太翼打入大牢,說道:「你看着,我回來的時候,第一個就把你殺了!」
章仇太翼言辭十分誠懇,對於這樣的逆耳忠言楊堅自然是不聽,章仇太翼的意思大概是說:「身為臣子,我不能不說實話,皇帝這一去,恐怕再也回不來了!」
結果楊堅剛到仁壽宮,便一病不起。他心裏頓時明白了章仇太翼阻攔的意思,便下令給楊廣,告訴他以後繼位,就把章仇太翼給放了。
楊廣在得知楊堅病重,開始逐漸放蕩了行為。獨孤皇后去世後,楊堅最為寵愛的兩人中,其中一位是宣化夫人。
一日天蒙蒙亮,宣化夫人出去更衣,恰好被楊廣看見,楊廣頓時起了歹心。
以未來皇帝的身份想要逼迫宣華夫人,宣化夫人想盡渾身解數才得以逃脫,這個時候,楊廣幾乎不再掩飾自己的虛假行為了。
宣化神色慌張地回到了隋文帝身邊,並沒有對剛才的事情主動告發,楊堅看他神色異常,便開口問:「可是發生了什麼事?」
宣化夫人不再隱瞞,頓時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說道:「太子剛剛想要輕浮於我。」
楊堅得知前因後果,整個人都傻在了當場,彷彿想通了很多事情,他憤怒不已,使勁砸着床頭,喊道:「我看錯人了,我怎麼能把皇帝的位置傳給這個畜生!獨孤皇后害了我啊!」
於是,楊堅叫來了和楊廣沒什麼關係的兩位親信,柳述和元岩,告訴他們:「馬上把我的兒子叫來。」
柳述答應道:「我這就去叫楊廣。」
楊堅急忙開口阻攔:「我要叫的是楊勇,我要把皇帝的位子傳給他!」
兩人大驚失色,忙按照楊堅的計划去行事,誰知二人剛想要去完成皇帝的任務。這個消息竟然被楊素得知了,楊素並沒有感念楊堅對他的恩德。
反而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楊廣,楊廣聽聞大驚失色,他知道,這個時候再不出手,一切都晚了。於是,楊廣假傳聖旨,立刻把柳述,元岩兩人逮捕入獄。
並且帶領兵馬圍住了仁壽宮,把所有人都更換掉,美其名曰皇子盡孝,保衛父皇,楊堅便徹底地被楊廣監督起來。
隨後不久,楊堅便在大寶殿駕崩身亡,一代昏君楊廣繼位隋朝第二個皇帝,隋朝也徹底地走向了衰敗的道路。
對於楊堅的離奇死亡,從來就沒有多少過議論,其真正的死亡原因難以確認。
不過可以確定一件事,那就是隋文帝晚年的昏庸,導致了隋朝的悲慘結局,也導致他人生的悲慘結局。
一代明君的下場可謂凄慘,看待歷史,也許是獨孤皇后誤導他,是奸臣楊素諂媚他,是兒子楊廣欺騙他,歸根結底害死他的,其實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