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秋,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機關來到西柏坡,此時解放戰爭已經進入尾聲,面臨解放北平和籌劃新中國建立的事情。
此時毛主席想到一個人,讓葉劍英派人親自接他到西柏坡商議國家大事。
一大早,毛主席和周總理容光煥發等着,用最好的狀態迎接這位老人的到來:「我們等您許久了,您可是個老北平人,有些問題想要請您來商議。」
這位老人看着毛主席和周總理,對他們說了一句話:「我的建議是攻打天津,逼迫北平和平解放。」
當時很多軍事指揮官提出不同的意見,覺得攻打天津難度太大,傷亡必定難以預測,不如直接攻打北平。
但是這位老人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並且給了毛主席一個充分的理由。毛主席聽着雙方激烈爭論,最終力排眾議攻打天津,解放北平。就因為他一句話,就讓毛主席更改作戰方向,他是誰?
這位老人便是毛主席的恩師符定一。
慧眼識珠
1912年,19歲的毛主席考上湖南全省高等中學,符定一正是這所學校的校長。
符定一看到毛主席的作文後,不禁好奇,是怎樣一位學生能寫出如此大氣磅礴的文章?
他讓人通知毛主席到辦公室面談,可是當看到一身窮苦裝扮的毛主席時,他有些難以置信。
眼前這樣一個窮學生,真的能寫出如此精彩絕倫的文章嗎?符定一不確定。
為了檢測毛主席是否有真才實學,符定一讓他現場再寫一篇文章。
「請問校長,命題是什麼?」
「就以救國為主題吧。」
毛主席思索片刻,在紙上洋洋洒洒寫着,不到兩個小時,他將文章交給符定一審閱。
看到這篇文辭豐富、邏輯縝密、論題新穎的文章後,符定一不由得感慨,許久都沒有看到如此有才華的學生。
就這樣,毛主席算是通過符定一的考察,順利入學。
後來,毛主席又考到湖南師範學校,符定一也被上級調派到該校當教師。
再次見面,兩人都覺得親切,經常聚在一起。
符定一惜才心切,經常就漢語、歷史、倫理等方面對毛主席進行單獨輔導。
當得知毛主席家境貧寒後,他經常在生活上給予他關懷和力所能及的幫助,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御批通鑒輯覽》送給毛主席閱讀,這部書內容龐雜,記錄許多歷代發生的事,內容晦澀難懂,許多人都無法理解其中的內容。
但是毛主席卻視若珍寶,自從得到後,常常廢寢忘食,自此對中國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毛主席產生了從課堂休學,自由專研學問的想法,他不希望時間被固定。
符定一聽聞毛主席退學的消息後,苦心挽留,希望他能留在學校繼續學習。
但是毛主席打定主意堅持退學,符定一隻好任由他去,希望毛主席在今後學習上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他。
雖然毛主席退了學,但他每天都待在圖書館,閱讀各類書籍,開闊他的視野。
1915年,符定一因為工作原因,舉家到北平生活,毛主席當時也因為到法國勤工儉學的事情,來到北平。
在楊昌濟的幫助下,來到北京大學擔任圖書館助理員,可以經常和李大釗等人接觸。
來到北平後的毛主席自然忘不了去拜見恩師符定一。
兩位感情深厚的老朋友再一次相見,自然高興地談天闊地,研究古學。
他很敬佩毛主席改造中國的想法,並且多次鼓勵毛主席按照想法去實施,無論經濟上有什麼困難,他都會幫助解決。
符定一常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多年的經驗告訴毛主席,唯有胸懷國家大事和百姓,才能夠走得長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也正是他的不斷教導和影響,毛主席才有後面的成就,為了支持毛主席,符定一不遺餘力。
1922年,毛主席帶領長沙幾千人舉行大罷工,還領導工人示威遊街。
為了反抗當地反動軍閥,毛主席帶着代表和反對軍閥趙恆惕辯論了三天時間,雖然最後取得工人集會等民主權利,可毛主席也因此成為趙恆惕最痛恨的人。
趙恆惕爭論不過毛主席,就利用權勢通緝他,讓毛主席在湖南幾無立足之地。
符定一在北平,但卻時時刻刻打聽毛主席的消息,擔心他會遭遇什麼不測。
只要有來北平的親朋好友,符定一都會詢問他們有沒有毛主席的消息,知不知道近況。
營救毛主席
這一年,符定一回長沙走親訪友,他特意走訪了一位擔任政府秘書長的親戚李某。
「宇澄兄(符定一),好久不見。」
符定一轉身一看,正是今天要拜訪的李秘書長:「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來找你,一是許久沒見,來看看你;二是,想要跟你打聽一個人的情況,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毛主席。」
當聽到這個名字後,李秘書長一直注視着符定一,他勸符定一離這個人遠一些。
李某還說起毛主席被通緝的事情,還拿出一張趙恆惕準備逮捕毛主席的密文。
符定一看到後大驚失色,他極力勸說李某:「你們可千萬不要抓捕他,此人前途不可限量,未來或許他能改寫中國歷史。」
為了讓李某相信,他不停強調自己和毛主席的師生情誼,這麼多年的感情,希望能以情打動。
李秘書長不理解,為什麼符定一會對一個學生如此上心?他趕緊勸:「你這樣做很危險,搞不好自己也會被牽連進去!」
「我不怕,既然我敢為他擔保,我就不怕生命危險,我願意用生命保護他!」
李某雖然無法不執行上級的命令,可還是給符定一幾個能幫得上忙的人員名單。
拿到名單後,他備下厚禮,一一拜訪,疏通。
憑藉自己在湖南的身份地位和影響力,四處奔走,為毛主席充當說客,總算是將毛主席的抓捕期限延遲20天。
做完這些事後,符定一又委託在湖南的朋友找到毛主席,交給他20大洋,送他離開湖南。
若非符定一鼎力相助,毛主席不會這麼順利離開,中國歷史或被重新改寫也未可知。
因為毛主席被逮捕
1937年,日本侵略者破壞了符定一在北平的小四合院。
眼看着四合院里的紫丁香樹日漸枯萎,日本侵略者的膏藥旗高高升起,小院中再也沒有往日的歡樂。
「我們不能屈服在侵略者的手下,在他們的手底下討生活!」符定一憤恨地說道。
「可是整個中國都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又有哪裡是安全的?」他夫人一臉憂愁。
「我們可以回到湖南,找潤之!想要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唯一的方法是加入到潤之的隊伍里!」
符定一打定主意後,帶着妻子收拾行李,準備避開北平的特務,悄悄離開。
他的行李很簡單,除了衣服就是毛主席送給他的幾本書,但就是這些書,給他帶來牢獄之災。
歷經千辛萬苦後,符定一終於帶着妻子到達重慶,但是重慶的國民黨政府想要利用他的名聲和地位,讓他為國民黨做事。
他們許諾符定一高官俸祿,但是符定一根本不屑一顧,他一心只想儘快找到毛主席,索性連招呼都沒打,連夜向湖南出發。
他這樣的態度,也讓國民黨對他十分惱怒,想要給他一些教訓。
到達湖南後,符定一從事教育工作,積極和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毛主席送給他許多革命方面的書籍。
正當他孜孜不倦閱讀毛主席的著作時,突然房間里闖進來一夥國民黨警察,二話不說,直接把他逮捕。
「你們為什麼逮捕我?」符定一厲聲抗議,要求他們給一個說法。
「你明知故問,還好意思問為什麼?就憑你和毛主席的關係,你通匪!」
「我和潤之的關係怎麼了?他是我的學生,我們光明正大,我為他驕傲自豪!」
「這些話,你留着到監獄再說吧!」
在監獄裏,符定一每天都會被要求交代和毛主席的關係,與他的交往聯繫。
他在獄卒送來的白紙上,寫下「無間師生」四個大字。
經過黨組織和親朋好友的多番營救,符定一終於被無罪釋放,出獄後,他還是千方百計聯繫黨組織,找來毛主席的著作閱讀。
他夫人勸他:「你要不還是等一段時間再讀潤之的書吧,要不再被抓進去怎麼辦?」
符定一搖搖頭,說:「不行啊,我這是在和潤之進行心靈上的交流。你還記得嗎?當時在長沙,若是一天不交談,就覺得少些什麼。」
妻子看勸不動他,也就此作罷。
尊貴的房客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符定一再一次回到北平,原來的房子早已被破壞得無法住人,他乾脆租賃一套大的四合院。
夫人很不理解他為什麼要租用這麼大的房子,就兩個人居住,光房租都是一大筆開銷。
符定一神秘兮兮對妻子說:「我們家會迎來一位貴客。」
妻子被他弄得起了好奇心,他們家裡哪來的貴客?
原來符定一剛到北平後,就秘密聯繫北平方面的地下黨同志,請他們代為聯繫延安派來的代表葉劍英。
通過葉劍英,他能打聽毛主席最近的情況。
得知葉劍英他們因為經費原因,幾個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房間里時,他便有了租大房子的打算。
因為他知道葉劍英他們除了居住,還要會客,小小一張床除了要睡覺,還堆積很多文件,根本不夠用。
正巧自己也要找房子住,為什麼不找個大一點的,讓他們也能一起住進來?
房子找好後,符定一動員家人一起打掃衛生,只用了半天,就將房子整理得整整齊齊。
看着煥然一新的房間,他讓人將葉劍英他們一行人和行李都強行拖回,讓他們在東邊房間居住。
自從葉劍英他們住進來後,符定一一有時間便和他們交談,了解當下的情況發展。
有一次,葉劍英激動地告訴他:「我剛收到延安方面的電報,毛主席邀請你到延安訪問。」
得到這一消息後,符定一激動得一晚上睡不着覺,第二天他帶着女兒踏上前往延安的旅程。
在延安,毛主席將符定一父女迎接到居住的窯洞里,請周總理和朱德作陪,設宴為他接風洗塵。
毛主席還親自主持歡迎大會,把符定一介紹給其他黨中央的同志,詢問他對未來的看法。
為了徹底了解延安,符定一在這裡居住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去參觀八路軍的學校、農場、工廠。
雖然延安百姓生活並不富裕,但他看到百姓那一雙雙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眼神,他就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
雖然只生活了三個月,但他覺得這三個月的所見所感,遠比讀十年書更加深刻。
自從參觀延安後,符定一逢人便分享在延安的感受,說延安是一個革命聖地,弄得他的朋友都很嚮往。
他和朋友抓住一切機會宣傳毛主席的主張,揭露國民黨真內戰,假和平的陰謀。
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人接受他的思想,願意親近共產黨,也願意相信共產黨。
失去民心的國民黨怎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1947年,國民黨當局逮捕符定一,強迫他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
符定一被逮捕,引起北平民眾尤其是在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文人強烈不滿。
葉劍英得知消息後,一邊布置地下党進行營救,一邊把這一消息彙報給毛主席。
毛主席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無論動用何種力量,都要把符定一安全營救出來!
葉劍英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發動所有北平方面的地下黨和各界力量,進行營救。
在我黨的組織下,幾十名教授和學者聯合向國民黨施壓,要求他們立刻釋放符定一。
在各方的努力下,最終國民黨迫於壓力,釋放符定一。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內戰,再一次把人民置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做法將他推到人民的對立面。
因此內戰過程中,國民黨損兵折將,實力大減。
解放戰爭很快迎來勝利的曙光,國民黨軍節節敗退,毛主席和黨中央開始籌備建立新中國的事宜。
西柏坡商議軍機,保護北平
1948年秋,毛主席帶着黨中央來到河北省西柏坡駐紮,當務之急是解放北平,建立新中國。
符定一通過葉劍英向毛主席轉達自己有關解放北平的意見和建議,並提出想要親自面見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後,指示葉劍英派人到北平護送符定一到西柏坡商議。
當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偽裝成一名農村老頭,在女兒的攙扶下,悄悄離開北平。
毛主席和周總理一大早等候在農村的院子里,此時的西柏坡氣候還有些寒冷。
但是幾位領導人絲毫注意不到,他們內心的火熱足以驅趕寒冷。
西柏坡的警衛人員將符定一他們帶到毛主席面前,毛主席握着他的雙手:「我們已經兩年沒見,您身體還好嗎?」
他點點頭,看着煥然一新的西柏坡,笑着說:「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事情會發展得如此迅速。
我一開始就相信你們能進入北平,只是沒想到你們會提前這麼久。」
「這不是您教我的嗎?要順應民心,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們幾位專門聽取您對解放北平的意見。」
毛主席覺得符定一是多年老朋友,也算自家人,客套的話不需要多講,因此他們沒有寒暄,直接開門見山。
「符老,我不跟您客套,請您談談對解放北平的建議吧,您是老北平人了。」
符定一點點頭,指着牆上的地圖,站在毛主席身邊講述:「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武力拿下天津,最後和平解放北平。」
毛主席聽後,激動地說:「符老,您的這個意見非常寶貴,我們會好好商議的。」
中央召開專門的軍事會議,毛主席特意邀請符定一參加。
參會人員除了毛主席、周總理和符定一外,都是一些奉命攻打兩個城市的指揮員。
周總理向大家隆重介紹符定一,還請他發表自己的看法。
符定一謙遜地說:「我只是一個多年從事教育行業的人,對於軍事和戰爭,我屬於外行人,就連槍支如何使用也不清楚。
今天在這裡實屬班門弄斧,還請大家聽我說兩句。天津就像是北平的大門,一旦拿下天津,想要進北平易如反掌。
和平解放北平,既能降低傷亡,又能保護這座聞名世界的古城,也不會讓幾百萬北平百姓流離失所,遭受戰火的傷害。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對國家和百姓都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我認為,應該先武攻天津衛,後文取北平城。」
符定一的話剛說完,在場立即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指揮員得到的消息是這樣的:
其他城市被解放後,國民黨為了死守北平,在天津城內城外嚴防死守,不僅加固防守,就連軍隊也增加到20多萬人。
駐守天津的陳長捷早已向蔣介石保證,誓與天津共存亡,他甚至誇下海口,給解放軍兩個月的時間都拿不下天津。
武力攻打天津,會增加攻城的難度,增加解放軍的傷亡,而且戰線會拉長。
但是北平不一樣,傅作義的兵戰鬥力並不強悍,而且傅作義本人並不是蔣介石的忠實手下,他也討厭打仗,或許會提前投降。
在他們看來,攻取北平更加簡單快捷,北平拿下後,天津遲早會不戰而降。
此時符定一隻問了毛主席一個問題:「你們說的這些問題,我也考慮過,但有一個問題,用炮火轟炸一個擁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這個後果你們想過嗎?我們會損失多少,你們能估算嗎?」
毛主席在下面聽着雙方激烈辯論,一言不發,一直吸着香煙,不知道在想什麼。
片刻後,毛主席和周總理交換眼神,說道:「今天的會議到此為止吧,中央軍委會妥善考慮大家的意見。」
毛主席其實在會議上就已經認可了符定一的建議,只是他沒想好如何說服其他人。
一天後,毛主席力排眾議,決定採取符定一的建議,武力奪取天津,和平解放北平。
1949年1月14日,毛主席下令東北野戰軍對陳長捷發起攻擊,利用多兵種聯合作戰,只用29小時便拿下天津,活捉陳長捷。
天津解放後,傅作義惶惶不可終日,在女兒傅冬菊的多次勸說下,最終宣布起義,北平和平解放。
第一任館長
北平解放後,毛主席請符定一到家裡做客,兩人聊起過去交往的事。
不知不覺兩人認識三十多年,毛主席深有感觸地說道:「老師,我能有今天,也是多虧了您。
想當初,我什麼都不懂,是您教會我許多,無論什麼時候,您都是我的老師。」
「不是這樣的,師生沒有先後,能者為師,只要學問大,誰都可以當老師。對了,我想知道,新中國成立後,你的第一要策是什麼?」符定一詢問。
「目前最重要的應該是召開會議,邀請廣大愛國人士商議國事,今天請您來,也是希望您能擔任文史館館長。」
符定一以為毛主席是念在過去對他的幫助上,為了照顧他而安排的工作,便拒絕:「我雖然做過你的老師,幫助過你,但我不會因此要求你回報。只要你能讓我安心編撰我的《聯綿字典》,我便心滿意足。」
「老師您多慮了,這一職位非您莫屬,我是經過考慮的,您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毛主席說完理由後,他答應擔任,同時也把《聯綿字典》編輯成書,正式出版。
1958年,符定一去世後,遺體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人雖然走了,卻一直活在毛主席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