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毓秀: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女律師

2019年12月24日15:30:08 歷史 1025

殺手和博士、律師,這聽起來似乎是風馬牛不及的職業,很少有人將這些聯繫到一起,更何況是一個女性。

然而我們此次要說的這位,不僅號稱當時「民國第一女殺手」,後來更是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民國政府時期第一位女性律師、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和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如此多的第一集中在一位女性身上,她就是鄭毓秀。

鄭毓秀: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女律師 - 天天要聞

從小叛逆,大家閨秀化身「刺客」

1891年,鄭毓秀出生在廣東廣州府新安縣西鄉鄉屋下村一個封建官吏家庭,他的父親是鄭文治,清末戶部的一名官吏。鄭毓秀從小聰明伶俐,她的母親常常教她誦讀經文。然而,從小叛逆的她對「三從四德」那些規訓就非常不屑,當時女人都要裹腳,可年僅五六歲的鄭毓秀死活不肯,父母也拿他沒辦法,只好作罷。

不僅如此,當鄭毓秀十三歲的時候,得知了祖母曾在她幼時為她和當時兩廣總督的兒子定了婚約,這讓她很不高興,竟然親筆寫信給南方,自行解除這個婚約,可也為此惹出了麻煩,鄭毓秀只好離家出走。

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鄭毓秀在天津一所教會學校「崇實女塾」接受了西式的教育,兩年後,她隨姐姐東渡日本,在那裡,她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熏陶,認識到只有推翻帝制,才能救中國。在廖仲愷的介紹下,她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並回國從事革命活動。

為了推翻清政府,革命黨組織了多次暗殺,鄭毓秀參與其中,她的首次暗殺活動是由汪精衛組織的,目標是刺殺清政府的高官,而鄭毓秀憑藉著機智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鄭毓秀: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女律師 - 天天要聞

被逼留學,成就了中國第一位女博士

清末民初的中國此時正值多事之秋,辛亥革命爆發後,清廷為挽回時局,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1912年,為了消除革命的真正阻礙,鄭毓秀參與到了刺殺袁世凱的行動中,並差一點成功,只是後來傳來最新的消息,南北議和的真正阻力來自良弼,而不是袁世凱,刺殺的目標也轉成了良弼,鄭毓秀等人接到任務後,進行了周密的安排,最終刺殺良弼成功。

然而,鄭毓秀的身份最後還是暴露了,1914年,有消息稱袁世凱計劃暗殺鄭毓秀,在緊急關頭,為了保護她,同盟會安排鄭毓秀到法國留學,這為她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鄭毓秀也認識到,救國救民,僅靠熱情還不夠,必須具備先進的思想和技術,在法國期間,她取名蘇梅,進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學專業。

1917年,經過3年的苦讀,鄭毓秀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並開始繼續攻讀博士。1919年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在法國凡爾賽宮召開的「巴黎和會」。鄭毓秀因為精通英、法語言,成為了中國代表團中的一員,擔任聯絡和翻譯工作。

當時西方列強操縱下,相關的條約對中國不利,國內局勢緊張,政府將簽字與否的責任推給了代表團團長陸征祥,陸征祥左右為難,正準備按照政府示意在和約上簽字的時候,作為代表來和陸征祥談判的鄭毓秀急中生智,從園中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袖口,頂住陸征祥說,你要是簽字,我這支槍不會放過你。陸征祥不敢去凡爾賽宮簽字,最終保留了中國政府收回山東的權利。

1924年,鄭毓秀獲得了巴黎大學法學博士的學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博士。

鄭毓秀: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女律師 - 天天要聞

退出政治舞台,慘淡收場

1926年,鄭毓秀回國後和同學魏道明博士結為了夫婦,並在上海法租界開設了一個律師事務所,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女律師。因為其才能卓越,並且有着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鄭毓秀此後在國民政府里擔任過多項重要職務。1927年,鄭毓秀歷任上海審判廳廳長、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委員、江蘇政治委員會委員、江蘇地方檢察廳廳長、上海臨時法院院長兼上海發行院院長。

1928年,鄭毓秀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出任國民黨立法委員、建設委員會委員。並在抗戰期間任教育部次長。

然而,當時的政治時局波譎雲詭,鄭毓秀夫婦最終脫離了政治舞台。為了安身立命,他們前往巴西從事商業活動,但經營不善,最終復返美國,一直過着旅居生活。此時的他們,猶如被遺棄的浮萍,不能回大陸,也回不去台灣。

1954年,鄭毓秀左臂發現癌變,被迫切除,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客居他鄉、疾病纏身,這對鄭毓秀來說度日如年。1959年12月,鄭毓秀病逝於美國洛杉磯,終年68歲。

作為一名女性,鄭毓秀倡導女權運動,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出色的革命家。她的傳奇一生,令人欽佩。她不認命、不屈就、不盲從的獨有品格哪怕在今天,也值得女性同胞們借鑒和思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佈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