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2022年07月13日21:50:03 歷史 1266

他與「五億探長」呂樂是好友、是「九龍皇帝」向前的心腹,為新義安打下半壁江山;

他輔佐新義安三代龍頭坐穩龍頭老大的位置,在巔峰期,社團猛人超過半數皆出自他門下,在社團內他比龍頭更具權威;

他雖權勢滔天,卻從不居功自傲,一生鞠躬盡瘁為社團做事,只為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

他就是新義安的「大總管」、新義安的「開山元帥」,林景。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1930年,林景出生在海豐梅龍鎮的一戶貧窮農戶,本名林大華。在那個烽煙四起的年代,生存條件苛刻,普通人溫飽都成問題,更別說上學了。

林景自幼跟隨村口的舞獅隊表演,賺取零花補貼家用,也因這段舞獅的經歷,練得一身力氣以及敏捷的身手,奠定他日後為新義安開疆拓土的基礎。

那年頭家鄉實在是窮苦,舞獅舞得再好,也僅能勉強填飽肚子,想要出人頭地那是無比艱難;反觀香港的燈紅酒綠,常被家鄉人稱為天堂。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1948年,18歲的林景跟隨老鄉偷渡到香港謀生,在九龍城寨落腳。但「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與初來乍到的林景似乎毫無關係。

林景沒有倚靠,只能憑藉一身力氣在三角碼頭當搬貨的苦力,勉強養活自己,與在家鄉的狀態無異。

在碼頭搬了兩年貨,林景結交不少三教九流,他為人豪爽、做事勤勞,在碼頭的人緣極好,也因為這點他認識了改變自己一生的另一個人,呂樂。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呂樂當時還沒發跡,他與林景都是海豐人,看着這位比自己小10歲的小老弟在此日晒雨淋,作為同鄉呂樂於心不忍。

正好,九龍城寨里新義安「龍頭」向前的身邊需要人手,呂樂的同族叔公呂六與向前是好友,基於這層關係,在呂樂的引薦下,林景來到向前手底下做事,成了新義安社團的一員。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那時的林景懷着一腔熱血,勢必要靠着一身武藝在九龍城寨打出一片天。

向前對林景頗為照顧,將手頭的賭檔、粉檔交給他看管,林景在站穩跟腳後,寫信給在老家的堂弟林勝,邀請他過來一起發展。

那時候的九龍城寨是個「三不管」地帶,正因如此滋生許多黑道勢力,這些黑幫常會因利益而產生糾紛,誰的拳頭硬,這兒誰說的才算。

原本新義安只是其中的一股勢力,林景林勝兄弟倆敢打敢拼的同時又極為機靈,為向前衝鋒陷陣。

沒多久,新義安成為城寨中最強大的存在,向前穩坐「九龍皇帝」的寶座。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1953年,作為黑道大哥的向前被驅逐出境,來到寶島,林勝林景兄弟倆也鞍前馬後地跟了過來。

在寶島的一次酒宴上,林景為了老大向前不小心得罪了當地的大佬,被人裝在麻袋,準備當晚就扔進海里餵魚。

向前為了林景,不惜放下「九龍皇帝」的身段,四處奔走、上下打點,最終林景才得以平安無事。

當時向前雖是身在寶島,但心卻還在香港,自己苦心經營的社團,如今的「龍頭之位」落在兒子向華炎頭上,但他尚且年輕、難以服眾,社團內難免有人覬覦「龍頭」之位,而自己身邊唯一能信任的僅林景林勝兄弟二人。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向華炎當上龍頭的前一刻還是衛生署的小職員,此時才二十歲出頭,社團內元老「黃老虎」黃恩、陳武等人對他頗為不服,難免倚老賣老。

向前當機立斷,令林氏兄弟回到香港輔佐向華炎,並帶話回到新義安社團內:「新義安的龍頭只能姓向」,這樣確立了「世襲制」,讓存有異心的人不要想太多。

林氏兄弟回來後,立馬重整社團。對內,在提拔骨幹、培養新人的同時,還安撫了一眾元老;對外,他聯絡好友呂樂,為新義安的發展鋪好道路。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從此向華炎穩坐「二代龍頭」寶座,誰也無法動搖。

當年林景重回香港在提拔骨幹的同時,將自己機靈的小堂弟林江也帶入了社團,此後林氏三雄為「龍頭家族」立下汗馬功勞。

江湖傳言「向家天下林家打」,便是因此而來,新義安在八九十年代能成為「香港第一大黑幫」,林氏兄弟功不可沒。

60年代中期,和安樂社團在「神仙錦」的帶領下異軍突起、四處出擊、囂張跋扈,與新義安大大小小的衝突數不勝數。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林景忍無可忍,約上和安樂大佬,在油麻地一決高下。為此,林景還與白道通氣,讓他們在半個時辰內,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插手。

當天,林景與和安樂大佬各帶百多名馬仔,在油麻地狹窄的街道上一字排開。

只見林景一聲令下,新義安馬仔傾巢而出,和安樂這邊嚴陣以待。林景雙手各持六十五斤重的金裝熟銅鐧,猶如《隋唐英雄傳》里的秦瓊附體,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和安樂大佬見林景如此神勇,立馬從腰間掏出一支水磨竹節鋼鞭,殺向林景。

只見和安樂大佬揮鞭偷襲林景,林景早已留意、不慌不忙,左手銅鐧架開鋼鞭的同時,右手銅鐧打出,正中和安樂大佬的老腰,將他打倒在地。

和安樂馬仔見到老大已經倒地,立馬護住老大撤退;林景則不做無謂的追趕,畢竟為的是搶地盤以及滅掉和安樂的銳氣。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這場戰鬥新義安大獲全勝,林景也在這一戰中名聲大噪,黑白兩道無人不識。

70年代末,原本地處郊區的元朗得到發展,成為各大社團的必爭之地,新義安也不例外。

當時和合圖與新義安在利益上一直都有糾紛,眼看談判是談不攏了,林景當機立斷,與林勝、林江率領新義安一眾馬仔,對和合圖展開一系列激戰。

和合圖雖是老牌社團,但已是英雄遲暮,社團里人才凋零,哪裡是新義安的對手,最終被打得落花流水,元朗只能拱手相讓。在江湖史上,這場戰鬥稱為「元朗混戰」。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自此以後,許多江湖猛人紛紛到林景麾下效力,那年代的新義安「四虎」個個可都是叱吒江湖的一方人物。

有了實力,林景帶着「四虎之首」紀寶、「龍頭女婿」冷聲等人打入當時油水最豐厚的尖沙嘴,並且將14K「黑白無常」倆人趕出砵蘭街,從此在尖沙嘴站穩陣腳。

而後來被吹得熱火朝天的「五虎十傑」等人,皆只是林景的徒孫輩。在巔峰期,整個新義安超過半數都是林景手底下的人。

也就是說,比起「二代龍頭」向華炎,林景在新義安社團內更具權威。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但他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安分守己地為社團做事。畢竟當年向前救了他一命,他則以一生的鞠躬盡瘁來作為回報。

1987年,根據卧底舉報,向華炎與一眾新義安高層皆被捕入獄,坊間稱為「龍頭案」。

而早就有了異心的新義安「總教頭」蘇龍,趁虛而入,叫門生「尖東之虎」杜連順砍傷向華波,讓門生「瘋狗」陳志明到向華強公司鬧事,試圖撼動「龍頭家族」,坐上「龍頭之位」。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龍頭家族」一時之間奈何不了蘇龍,只得請退居幕後的林景重出江湖。

在林景的安排下,蘇龍門下最有實力的「尖東虎中虎」黃俊成為新義安的代理掌門,黃俊從原本搖擺不定變成了中立的一方。

隨後林家再次出擊,蘇龍一敗塗地,最終還是黃俊求情,才逃過一劫,僅是被趕出社團。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90年代初,那是新義安最巔峰的時期,社團成員多達20萬,涉足的產業不計其數,無疑是香港最強的黑幫。

此後林景將新義安「大總管」之位傳給了林江,自己則歸隱山林,沒有在公眾面前露面。

2012年,82歲的林景病逝,告別了叱吒風雲的一生。喪禮當天,世界殯儀館裏堆滿了花牌,甚至有些在獄中的江湖猛人也送了花牌到靈堂來。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當天除了新義安社團成員到場,不少其他社團重量級大佬也到場致祭,如14K「毅字堆話事人」鬍鬚勇、和勝和坐館「雙鷹青」等等,到場致祭的人太多,從殯儀館內擠到殯儀館外,是少有的名場面,可見他的江湖地位之高。

新義安「大總管」林景,輔佐三代「龍頭」,社團內的「無冕之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