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給敲掉?

2019年10月18日02:15:12 歷史 1524

孫殿英是幾乎把清朝的陵墓盜了便,他不但盜乾隆的墓、也把慈禧墓洗劫一空。據稱,當時孫殿英還扒下了慈禧老佛爺的褲子,這倒絕不像世人所想的那樣要「非禮」慈禧,畢竟慈禧她死的時候已70多歲了。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給敲掉? - 天天要聞


孫殿英當作軍閥,女人方面應當是絕不會缺的,自然不可能會對一個死了這麼久的老太婆動什麼心思。實際上,脫掉慈禧娘娘的褲子,經過史料記述,主要原因是她的褲子是金絲所制,盜墓便是藉以金銀珠寶文玩玉器去的,孫殿英的「變態」行為亦便也就不足為奇了。

清陵在歷史上曾經遭三次劫掠,孫殿英是罪魁禍首。

清朝管治歷時達二百九十六年,於這將近三個世紀的時間之內,共計建有十二座天子陵、七座皇后陵、十座妃園陵,其中地處河北遵化市馬蘭峪東部的清東陵是所有清朝陵墓之中規模最為宏大的,或許重要受益在光緒帝的功勞。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給敲掉? - 天天要聞


自清廷覆滅到全新中國建立的三十八年前夕,清東陵相繼遭三次劫掠,如今已是傷痕纍纍,沒什麼昔日皇家的那種富麗堂皇,究其原因,是由於軍閥混戰年代政治真空,服兵役的各為己利。於1928年,新任二十八軍某連連長的馬福田和本地慣匪王紹義勾搭成奸,有意對於清東陵下手。但是駐守於四十里之外的十二軍軍長孫殿英對於清東陵亦也早有覬覦之心,這麼美味的一塊肥肉怎能落入他人之手?遂,一番惡戰後,孫殿英奪得了圓明園的「盜墓許可證」,之後的七天七夜,他們以此軍事演習的名義,對於陵墓展開狂熱洗劫。

當時陪葬品最為可觀的乾隆裕陵與光緒帝的普陀裕定東陵,兩者無一倖免,基本上遭打劫一空,乾隆墓之中怪事頻頻,遂孫殿英一怒之下敲掉屍體全部牙齒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給敲掉? - 天天要聞


乾隆於位60年,並且也當了4年太上皇,他在世世時所珍藏的名畫古帖、珍異古玩讚賞絕不於少數,因而這些奇珍異寶多半和乾隆一同安葬於地下宮殿中。孫殿英深信乾隆墓葬之中寶物數之不盡,遂於被盜完慈禧陵墓之後便馬絕不停蹄的帶領士兵沖往乾隆墓,不過於盜掘過程之中反而爆發了一件怪事。

裕陵之內原本是葬有六人,即乾隆、孝賢、孝純、慧賢、哲憫、淑嘉,也就是說墓內共計六具棺槨。但是士兵於之外怎麼用力碰撞,都難以開啟最終一道石門,最終無奈只好將其炸開。士兵轉入地宮後便發現異事,原來寶床之上僅剩五具棺槨,而另一個最為小的乾隆棺槨,居然返回了寶床,「走」到了石門之後,作為了自來石,把石門於里死死的抵住了。

這讓孫殿英不僅懼怕、而且震撼,但是越來越多的是憤怒,自己的軍隊遭打的狼狽不堪就算了,盜個墓也能遭死人欺凌。

所以在憤怒和極大的利益衝擊之下,孫殿英失去了理智,他命令把乾隆陵墓洗劫一空,一件都不留,士兵們發了瘋似的衝進地宮,乃至於無視了這是皇家的地宮,他們劫掠的方式直觀到了極點,找到了貴重的金銀玉器便前往箱子裏面扔,感覺「不是很貴重」的字畫古帖便隨身捨棄。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給敲掉? - 天天要聞


但是孫殿英明白乾隆遺體的嘴裏一定藏着寶貝,遂命令把其掰開,想看究竟嘴裏有什麼。不過,乾隆已逝世多年,屍體的腐化程度可想而知,想要自口中拿出寶貝只能敲掉牙齒,但是令孫殿英非常沮喪的是,乾隆嘴裏面沒像慈禧口之中的夜明珠那樣絢爛多彩,只不過一顆佛教象徵性的西藏黃珠,孫殿英最後無奈收下。


孫殿英盜入乾隆墓後為何要將乾隆牙齒給敲掉? - 天天要聞


孫殿英盜清朝帝王的墓,他表示這是為他爹報仇,因為他爹就是被清朝廷害死的。所以對於清朝後人的譴責,他就一句話:「清政府害死我爹,我盜他們的墓只是報仇而已,沒啥大不了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着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着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