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志:從歷史的視角來看碳排放的問題

2021年09月27日22:33:03 歷史 1105

格物志:從歷史的視角來看碳排放的問題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世界工廠——被「忽視」的碳排放

世界工廠的出現是伴隨着工業革命的出現產生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作為標誌,煤炭成為最重要的能源。蒸汽機直接提供了工業的動力,而煤炭就是蒸汽機的直接能源。

工業革命在短短几十年內使英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而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頭號工業強國,成為「世界工廠」,並稱霸世界達半個世紀之久。

然而英國在工業生產中大量燃燒煤炭,導致環境嚴重惡化。煤炭的燃燒除了能夠為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還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同時混雜在煤炭中的硫元素會在燃燒後生成有害氣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工業革命後來傳到了歐洲大陸的德國、法國等國家和美洲大陸的美國,以及後來亞洲的日本。隨着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到來,這些新興的工業國家都抓住了機會,一躍成為了工業強國,紛紛爭搶世界市場。

第二次工業革命雖然被稱為電氣時代,可是工業所需的動力最終還是全部依靠礦石燃料的燃燒來提供。這不僅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20世紀的一些環境污染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僅僅是作為化石燃料燃燒的副產物出現的!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因為不直接對人和環境造成危害,當時的人們也就沒有太在意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問題。

再後來,隨着互聯網和全球化的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到來,我們抓住了機會,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成就是偉大的,但付出也是巨大的。我們不但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還消耗了巨大的資源,讓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而這是我們作為世界工廠必須忍受的傷痛,這是我們走向偉大時必須經受的考驗。

以碳之名——不懷好意的「碳枷鎖」

減少碳排放,為了人類,這是一個響亮且正義感滿滿的口號。可是在這樣的口號下面卻是發達國家私底下打的小算盤。與其說他們在為整個人類着想,倒不如說是在為自己的利益着想。當我們快要超過他們的時候,他們有些慌了。

於是,以碳之名,粉墨登場!

可是在上一節我們知道,發達國家的發展之路無一不是一路排着二氧化碳高歌猛進的!他們在工業發展中燃燒的那些煤炭石油最後都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大氣層中。

我們暫且放下這些已經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提,就單說我們作為世界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多少是替發達國家背的鍋?

那些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很多都被轉移到了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一邊享受着發展中國家依靠高排放和廉價勞動力生產的優質商品,卻一邊指責他們二氧化碳排放超標。這還真有一股吃飽飯打廚子的味道!

如果他們真為了全人類,就應該共享那些能夠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即使他們向發展中國家收取一定的費用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有更先進的技術,但是發展中國家給錢他們也不賣!

如果有利於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共享給發展中國家,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碳排放,還能夠從發展中國家收取一部分收益,這應該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可是發達國家並沒有這麼做。

那他們為什麼現在又這麼熱衷於碳排放呢?因為他們看到了我們的和平崛起正在打破他們原有的世界秩序——發達國家領導世界。當他們發現我們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時候,他們開始感到恐懼,同時各種使絆子。

其中碳排放就是這樣一個不懷好意的損招,他們想用這把「碳枷鎖」,來束縛住我們快速發展的腳步!

獨立自強——科技、人才與教育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們的經濟經過了高速的發展,經濟體量眼看就要趕超第一經濟強國,可事實上,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當我們的經濟開始擺脫粗狂的發展,轉向更高質量的發展的時候,我們發現制約的因素開始多了起來。

這些制約因素既有來自我們內部的,也有來自我們外部的。

就拿前段時間很熱的光刻機的話題來說。這個東西我們花錢都買不來。當然,這其中有某些外部勢力的阻撓。當然這是表面的原因,我們一目了然。但是我們自身的內部制約因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的一些思想觀念。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一段時間裏,西方發達國家為了快速獲得我們的市場,將一些他們已經淘汰但是在當時的我們看來依然很先進的技術轉讓給我們,這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造不如買」的思想。確實,買來的東西比自己造出來的更先進,誰還會去買?

但是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這裏面其實藏着發達國家的陰謀——技術依賴。當這種技術依賴產生之後,我們就完全喪失了在整個世界市場上的議價權,也就成了任人宰割的肥羊。後來的事實就是,我們造不出來的東西都賣出了天價,而一旦我們自己能造出來,這東西就馬上「跳樓清倉大甩賣」。

記得任正非說過: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了,這個芯片砸錢不行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個方面努力努力地去改變,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站得起來。

這樣的話只有任老這樣的實業家才能說得出來,因為他是有切膚之痛的,深知我們中國製造的真正弱點在哪裡。

我們縱觀中國的近代屈辱史,慘痛的教訓讓我們得出了一條至理名言:落後就要挨打!

那是什麼落後呢?經濟嗎?因為我們窮,所以挨打嗎?恰恰相反,我們之所以挨打,恰恰是因為我們富有。想想我們的大清朝,當年可是具有遠超英國的龐大經濟體量,可是依然被當時這個西方小國變着花式地按在地上摩擦。甚至和我們一樣曾經被各種蹂躪的東洋小國也奮發崛起,然後來把大清一頓胖揍。

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科技落後。

科技就是力量。這不但是生產力,而且是威懾力!因為科技用於經濟就是生產力,用于軍事就是威懾力!

發展科技靠什麼?人才,各種各樣掌握高科技的人才,而且是多多益善。

怎樣才能有這樣的人才?教育,奮發圖強的教育。

唯有自強,方可自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