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紅色縣名文化介紹

2021年09月10日20:51:12 歷史 1383

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維埃區域,簡稱中央蘇區,位於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的最大的紅色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在鼎盛時期曾下轄江西、福建、閩贛、粵贛四省六十個行政縣,各縣的命名也頗具紅色文化。

中央蘇區紅色縣名文化介紹 - 天天要聞

中央蘇區形勢地圖

在1931年11月中央頒佈了《中華蘇維埃劃分行政區暫行條例》,要求各級行政區域的名稱更改可採用當地偉大鬥爭事件或者犧牲的偉大革命領袖的名字。為此在當時的中央蘇區就有大量的縣用革命烈士名字來命名:博生縣(紀念趙博生烈士)、澎湃縣(澎湃)、略縣(黃公略)、太雷縣(張太雷)、代英縣(惲代英)、楊殷縣(楊殷)、明光縣(李明光)、兆征縣(蘇兆征)、登輝縣(羅登輝)等。

中央蘇區紅色縣名文化介紹 - 天天要聞

博生縣

當時為了慶祝反圍剿革命的勝利,寓意革命的美好未來,中央蘇區將一些縣名改為極具革命勝利的美好寓意,如勝利縣、長勝縣、興勝縣、安福縣、新喻縣等。這些縣多數都是新設立的,寓意着新生與美好。

中央蘇區還以地名組合、方位進行命名。像汀東縣、汀西縣、西江縣、於北特區、於西縣、黎南縣、金南縣、建東縣、貴南縣、東方縣、赤南縣、安南縣等都是以山水方位來命名的。像樂宜崇縣(樂安宜黃崇仁三縣組合而成)、新汀杭縣(新泉、汀州、上杭)、尋安會縣(尋烏、安遠會昌)、信贛安於會縣(信豐、贛縣、安遠、於都、會昌)、汀連縣(汀州、連城)、新汀縣(新泉、汀州)、杭武縣(上杭、武平)、饒和埔縣(饒平、平和、大埔)、信康縣(信豐、南康)、興龍尋安縣(興寧、龍川、尋烏、安遠)等是以地名進行組合而成的縣名,這些縣多數都是設在各縣的交界範圍內。有一些縣是在國民黨統治下,紅軍只佔據少部分,中央蘇區為了便於管理便將這些交界處的各地整合成新的縣蘇。

中央蘇區紅色縣名文化介紹 - 天天要聞

瑞金革命遺址

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瑞金自然也是進行改名——瑞京,瑞京作為紅色首都,改「金」為「京」自然是極為妥當的,有京城的寓意。不過瑞京的叫法最早是民間組織叫起來的,再由各個媒體寫成了文字,同時蘇區百姓多以說客家話為主,對於「金」「京」二字的前後鼻音是不分的。後來隨着「瑞京」被各界所認可,中共中央也索性用「瑞京」代替「瑞金」。

隨着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留在蘇區的紅色縣名雖然被國民黨政府所取代甚至消亡,但這些縣名多數都具有濃郁的紅色文化,承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見證共和國從這裡走來,傳承着永垂不朽的蘇區精神,永遠會被歷史所銘記。

獲得更多地名資訊

請關注「江西地名研究」公眾號

作者:張祖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着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着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