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2021年08月30日18:49:03 歷史 1534

新中國成立前夕,一則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國旗設計稿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誰最終成為了國旗的設計者?在距開國大典不足4天的時候,誰承擔起連夜趕製國旗的任務?這是一篇關於新中國第一面國旗的故事。

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這面國旗長460厘米、高338厘米,是由5幅紅綢拼接縫製而成的,5顆黃五角星由黃緞製成。紅色旗面上一顆大星位於左邊,四顆小星位於右邊環繞着大星,每顆小星均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象徵著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這樣的設計思路從何而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


1949年7月的一天,一則題為《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的消息刊登在了《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報紙上,其中明確提出了國旗的設計要求。


  啟事片段:


  「國旗,應注意:(甲)中國特徵(如地理、民族、歷史、文化等);(乙)政權特徵(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丙)形式為長方形,長闊三與二之比,以莊嚴簡潔為主;(丁)色彩以紅色為主,可用其他配色。」


徵稿的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職員曾聯松的注意。他擅長書畫,也懂得幾何構圖。懷着對新中國的熱愛,曾聯松決定試一試。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曾聯松


7月的上海,酷熱難耐。曾聯松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就一頭鑽進自家閣樓,沉浸在國旗的設計中,幾乎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國旗的設計並非易事。簡陋悶熱的斗室里,時常堆滿了廢稿和剪碎的彩紙。


功夫不負有心人,設計靈感就在不經意間來了。曾聯松的侄子曾浙一回憶說:「偶然的機會,晚上散步,(他)仰望天空看到星星,那個時候正好想到共產黨是人民的大救星。按照毛澤東同志當時4個階級的理論,4顆小星圍繞大星,他就引申出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曾聯松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原稿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有了靈感後,曾聯松用紅黃兩色的電光紙剪貼、排布好了國旗圖案,將設計圖稿小心翼翼地裝進信封,投遞給了新政協籌備會。


曾聯松在《我是怎樣設計五星紅旗的》自述文章中寫道:「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熱情洋溢地設計國旗?我唯有一句話相告:我愛中國!想到新中國即將誕生,情難自已,遂滿懷激情響應號召,不計工拙,投入國旗圖案的設計,以表達我對黨、對祖國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曾聯松與他設計的國旗圖案稿


此時,新政協籌備會收到了來自國內外的國旗應徵稿件1920件,圖案2992幅,投稿者中有藝術家、政治家,還有普通教師、工人、軍人、農民。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許多當年的國旗設計稿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這種把國旗交給人民設計的做法,史無前例,也體現着中國共產黨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的決心和氣魄。


經過多次討論、層層遴選,曾聯松設計的圖案脫穎而出。隨後,籌備會審議時,將原設計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鐮刀和鎚子去掉,使國旗圖案更加莊嚴簡潔。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


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代表們舉手表決,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


國旗方案公布後,距開國大典僅剩不到4天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設計圖紙上的國旗,變成飄揚在廣場上空的旗幟,這個任務,由誰來完成?


9月29日上午,在國營永茂實業公司工作的宋樹信,接到北京市委下達的製作國旗任務。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後,他終於在大柵欄瑞蚨祥找到面料、顏色和質地都適合做旗面的紅綢,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黃綢緞。


找到面料後,宋樹信一刻不敢耽擱,拿到縫紉社跟工人們一起連夜縫製國旗。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國旗上隱約能看見拼接縫的痕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保管部李琮:由於當時的印染技術達不到印製大幅面國旗的要求,只能夠採用手工縫製。當時北平剛剛解放,物資相對匱乏,瑞蚨祥全店上下盤點庫存,最終在一個地下庫房裡翻出了半匹黃綢緞。黃綢緞一尺多寬,做大五角星的長度不夠,所以必須要接一個角尖。上級接到了這個實際情況(的反饋),就經過討論允許拼接。


就這樣,歷時一天一夜,9月30日下午1點,長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國第一面國旗誕生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廣播中預告了天安門廣場即將舉行開國盛典的消息。當天下午,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



伴着激昂高亢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和54門禮炮齊鳴28響,毛主席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此屹立於世界東方。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鮮艷的五星紅旗見證了中國歷史新篇章的開端,它也將繼續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毛主席怒批:賀子珍哥哥行政八級?這不合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怒批:賀子珍哥哥行政八級?這不合理!

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中,有一位身影,雖不常處於聚光燈下,卻以堅定的步伐、無畏的勇氣,踏出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閃耀軌跡,他就是賀敏學。他與毛主席之間,有着諸多不為人知卻意義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問題,更是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賀敏學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佈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