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讓李密據瓦崗,奪取滎陽須陀把命喪

2021年08月29日22:53:07 歷史 1102

亂世滑州(十)隋末風雲變、滑浚群雄起(2)

公元581年,楊堅在長安稱帝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自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在楊堅建立隋朝之後,終於結束。由於南北朝時期的大動亂,行政區劃也是相當混亂。583年(開皇三年),隋朝將原來的州、郡、縣三級地方管理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在滑台城設置杞州,七年後的596年(開皇十六年)杞州改為滑州,下轄白馬、靈昌、衛南、濮陽、封丘、匡城胙城、韋城、離狐九縣。606年(大業二年)滑州改稱兗州。第二年兗州又改稱東郡

滑州被隋煬帝改成東郡後的第四年611年,開始舉國遠征高句麗。此前他親自發動全國上下做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從全國一百九十個郡徵集了很多糧食和兵器,五萬輛運送物資的車排滿了路途。大運河中塞滿了幾萬隻船,簡直到了船首連續船尾,連水面都看不見的程度。

只可惜如此壯大的場面,卻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血淚之上的。為了徵收到足夠多的軍糧,強行收刮農民的口糧,此刻的在黃河沿岸與中國南方,又一再產生天災,官員又貪污腐化,致百姓的生死於不顧。如此,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勢在必然!

翟讓李密據瓦崗,奪取滎陽須陀把命喪 - 天天要聞

東郡韋城(今河南滑縣南)人翟讓領導的瓦崗軍便是其中發展較大的一支。

翟讓(6世紀-617年)武功高強有膽略,初任東郡法曹,後來因犯罪該當被處死。獄吏黃君漢認為翟讓驍勇不尋常,於是在夜裡悄悄對翟讓說:「翟法司,天時人事,也許是可以預料的,哪能在監獄裏等死呢?」翟讓又驚又喜,說:「我如今就好比關在圈裡的牲口,生死只能聽從黃曹主的吩咐了。」黃君漢念其忠勇,當即給翟讓打開枷鎖,釋放翟讓。翟讓再三拜謝,說:「我蒙受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倖免,但曹主您怎麼辦呢?」流下淚來。黃君漢發怒道:「我本以為你是個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百姓,所以才冒死來解救你,你怎麼卻象兒女子弟一樣以涕淚來表示感謝呢?你就努力設法逃脫吧,不要管我了!」於是翟讓逃亡到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設立瓦崗寨。

與翟讓同郡的單雄信,驍勇矯健,擅長騎馬使矛,他招集年輕人前去投奔翟讓。離狐人徐世勣家在衛南,十七歲,有勇有謀,也前來投靠翟讓,他們以瓦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

徐世勣勸說翟讓:「東郡對於您和我都是鄉里,那裡的人大都認識,不宜去侵犯他們;滎陽、梁郡,是汴水流經的地方,我們可以劫行船商人旅客,足以自給。」翟讓同意他的建議,於是就率眾進入滎陽、梁郡的境界,劫公私船隻,因此供給充裕,來歸附的人越來越多,徒眾達一萬餘人。

大業十二年(616年),貴族出身的李密,在參加楊玄感起兵失敗後,投奔瓦崗軍。 李密前期較有政治眼光,他建議翟讓積極發展勢力,擴大影響。翟讓重視李密的建議,首先攻取滎陽。

翟讓李密據瓦崗,奪取滎陽須陀把命喪 - 天天要聞

滎陽是中原的戰略要地,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朝的大糧倉洛口倉。取得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已逼近東都洛陽。可見,奪取滎陽是瓦崗軍發展勢力的重要一步。

面臨強大的瓦崗軍,滎陽太守楊慶無可奈何,隋煬帝特派「頭號名將」、「威振東夏」的張須陀為滎陽通守,鎮壓瓦崗軍。李密認為張須陀勇而無謀,遂建議翟讓與張須陀正面接戰,佯敗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滎陽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張須陀緊跟翟讓十餘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間時,李密伏兵四起,隋軍陷入重圍。張須陀本來掉以輕心,更加突如其來的強兵,使他措手不及,戰敗被殺。這次失敗,隋軍「晝夜號哭,數日不止」。可見,這次瓦崗軍的勝利是對隋煬帝政權的沉重打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着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