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2021年10月12日18:53:03 八卦 1068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娛樂圈更是如此,利字當頭。


要想進圈需要處處維護利益關係,沒背景沒關係的藝人要想出頭,難於上青天。


此時,「星二代」這個頭銜就顯得格外重要。秉承「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原則,他們一出生,背後資源就比普通藝人高出很多。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可有很多「星二代」,他們不喜歡這個頭銜,極力想撇清父母的光環,甚至不對外界承認父子關係,他們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不靠關係也可以打出一片天。


今天就來看一下這8位「不走尋常路」的星二代。


一 趙婷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提起趙婷你是不是不知道她是誰,那提起她的母親宋丹丹呢?


眾人都知道宋丹丹有個兒子叫巴圖,什麼時候多了個女兒呢?


其實趙婷是宋丹丹的繼女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1997年,宋丹丹帶著兒子巴圖嫁給了趙玉吉,當時的趙玉吉帶着個女兒,她就是趙婷。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趙婷的母親和趙玉吉在她六歲的時候就離婚了,趙婷跟着父親生活,但父親因為工作繁忙,趙婷只能跟着爺爺奶奶。


或許因為家庭成員的缺失,趙婷的性格十分叛逆,小時候的她就喜歡寫同人小說,畫漫畫,看電影等等,尤其是喜歡王家衛導演的《春光乍泄》,反反覆復的看。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15歲,宋丹丹嫁進了趙家,一家四口的關係和《家有兒女》的情況很像,趙婷一開始接受不了父親再婚,性格強硬的他提出要出國留學。


就這樣,小小年紀,不會說英文的趙婷來到異國他鄉。


對於趙婷的決定,宋丹丹並不是沒有勸阻過,但趙婷執意要走,他們只能放手。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在那個人均工資月幾百元的時候,宋丹丹和趙玉吉給她東拼西湊了一年三十萬的學費,安排她到一所和牛津、劍橋並成為「英國最古老的三大學校」之一的寄宿學校學習電影。


這裡,是趙婷夢想開始的地方。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2014年,趙婷自編自導了個人首部電影《哥哥教我的歌》,憑藉此片趙婷獲得了第24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導演獎。


2017年,自編自導的電影《騎士》獲得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佳導演獎。


當趙婷帶着他的作品走上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時候,宋丹丹和巴圖全程陪伴,這時,大家才知道趙婷是宋丹丹的女兒。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2020年,執導電影《無依之地》獲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年度導演獎以及人民選擇獎


最重要的是2021年1月,趙婷憑藉《無依之地》獲得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這是獎項開辦78屆以來,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導演。


同時趙婷是金球獎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的亞裔女性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一個個沉甸甸的頭銜都是趙婷一步一步打拚得來的,一個中國女孩能夠在別人強大的領地上獨自闖蕩出如此成就,背後付出的艱辛不言而喻。


宋丹丹退休前曾直言,有個遺憾,那就是自己曾有一直有個奧斯卡的夢,直到退休也沒實現。或許趙婷可以幫助母親實現這個夢!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陳大愚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陳大愚的小名叫「小傻」,寓意「大智若愚」。


陳佩斯對兒子的教育實施的是「放養式」教育。


陳大愚小的時候,陳佩斯夫妻倆要求他:「在學校不許考雙百,語文數學不許考,所有成績都不許考一百分。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童年就應該「玩耍」,玩很重要,能玩明白也是一種本事


陳佩斯還跟他講:「18歲你就要離開這個家,你要自力更生,自己去社會上努力。


那時還不理解什麼叫「自力更生」的陳大愚,第二天看到陳佩斯回到家,拉着媽媽問:「爸爸都快40歲了,為什麼還不離開家?」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陳佩斯從兒子記事起就告訴他:不許有名利思想,我是我,你是你,出門不要說你是陳佩斯的兒子


因為這句話還鬧過笑話。


當陳大愚去商場買東西的時候,導購員指着他對其他導購員說:這是陳佩斯的兒子。


陳大愚一聽到就生氣了,急忙回擊道:我爸爸告訴過我,不能說我是陳佩斯的兒子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在陳佩斯的教育下,陳大愚18歲就以優異的成績赴美留學,攻讀生物學,學業更是不用父母操心。


但源於骨子裡對戲劇的熱愛基因,陳大愚一心想子承父業,學了兩年生物後又去學了戲劇,2010年學成歸來後一直在戲劇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2014年,陳大愚更是挑大樑主演了一部青春版的話劇,表演天賦展露無遺。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2020年,陳大愚和朱時茂的兒子朱青陽兩人登上北京衛視的春晚,重新演繹了父親的經典小品《吃麵條》,改編為《老面新吃》。


這個節目融合了對84年春晚的情懷和當下流量明星演技差、牌面大、不背台詞的現象,極大程度的諷刺了「塑料演員」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此次表演結束後,陳佩斯罕見的誇獎兒子:「我父親把戲劇的任務交給我,我又交給兒子,總是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陳大愚沒有加入娛樂圈,受父親的影響致力於話劇舞台。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陳家三代人,爺爺陳強、父親陳佩斯、兒子陳大愚,陳強在影視界留名,陳佩斯在小品喜劇界成名,未來就看陳大愚能否在戲劇行業留名了。


三 王侃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提起這個名字你可以不認識,但看到這張「鬼子專業戶」的臉就會恍然大悟,是他啊!


很多人不知道王侃的父親是老藝術家牛犇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至於為什麼王侃和父親一個姓,那是因為牛犇和妻子王惠玲結婚時曾經約定,若生下的是男孩,那就跟着母親姓,所以牛犇的兩個兒子都不跟自己一個姓氏。


王侃小的時候牛犇對他嚴加要求,等王侃想要在演藝圈發展的時候,牛犇嚴肅的跟他說:「你要走這條路就要有自己的本事,我不會幫你找任何關係。」


結果王侃和自己的夢想院校——上海戲劇學院擦肩而過。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後來,王侃遠赴日本留學,主修日本民族音樂史。


大學畢業後,王侃憑藉聰明的頭腦先後和朋友一起開辦了服裝貿易公司,以及一家東南亞料理餐廳。


而這間餐廳在王侃的妥善經營下,發展成在東京的中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1992年,王侃和一位來自上海的留學生結婚了,第二年兩人就生下了女兒。


為了女兒能夠接受系統的中國教育,王侃在女兒六歲的時候把妻女送回了上海,自己則是在日本、上海兩頭跑。


這種生活持續到2006年,王侃轉讓日本所有的生意,回國發展。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憑藉多年的服裝經營驚艷,王侃成為一家日本獨資企業的副總經理,在商場上做的風生水起。


2007年,電影《色·戒》在上海開始拍攝,王侃因為擅長日語,所以被邀去試戲,沒想到一下就被李安導演選中,出演了梁朝偉的保鏢一角,正式開始演藝之路。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憑藉流利的日語,王侃多是飾演一些反面角色,對此他還戲稱:「至少在拍戲時,我與別人競爭日本人角色時就有明顯的優勢。」


如今的王侃戲約不斷,忙的時候要同時串四五部戲,在北京、上海、橫店、福建等地來回奔波。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在商界風生水起,在演藝圈如魚得水,王侃這一步步走來可以說是靠自己的努力,就算老前輩牛犇可以給他提供演藝事業的幫助,在商界取得的成就,只能歸功王侃本身。


曾國祥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2017年,一部《七月與安生》將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送上金馬獎影后的位置,同時拿下金馬獎七項提名以及金像獎12項提名。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時,幕後導演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他就是——曾國祥,「港圈小巨人」曾志偉的兒子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曾國祥也憑藉《七月與安生》這部影片也提名了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以及新晉導演獎,當曾志偉聽到兒子被提名的消息後,開玩笑的說道:


「用盡畢生身家也要給兒子買個獎回來!」


誰料曾志偉一語成讖,2020年,曾國祥憑藉作品《少年的你》獲得了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更值得慶祝的是,《少年的你》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這次提名是香港電影史上絕無前例的。


此前被提名奧斯卡的中國導演也就是張藝謀、陳凱歌、李安這樣的「一代宗師」。


這都足以說明,曾國祥靠的是自己的實力。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從15歲立志當導演,到21歲入行,41歲獲獎,曾國祥努力了20年。


老爸是曾志偉,姐姐是曾寶儀,他們的光環過於閃耀,曾國祥自治很難突破,便從幕後下手。有人說:即使這樣,曾國祥能成功還不是因為「星二代」的頭銜?


可曾志偉曾直言:「他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他沒有我的影子。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曾志偉給曾國祥最大的幫助,就是介紹導演陳可辛給他認識,而陳可辛願意收曾國祥也完全是因為曾國祥自身的努力。


最初在陳可辛公司工作的時候,曾國祥隱匿幕後,一直做着場記、助理、後期等工作,同事甚至不知道他是曾志偉的兒子。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在劇組摸爬滾打兩年後,陳可辛才開始把MV交給曾國祥剪輯,隨着能力的提升,陳可辛才開始慢慢讓曾國祥接觸拍攝電影。


多年後曾國祥還清楚的記得:「第一個進導演組做場記跟的電影,是《三更之回家》。」


陳可辛對曾國祥的評價是:用心做事的年輕人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在電影幕後領域,曾國祥不再是曾志偉兒子、曾寶儀弟弟,他是「導演曾國祥」。未來可期!


五 程前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還記得曾經的「央視一哥」程前嗎?


1988年,還是廣東電視台主持人的程前參加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主持人大賽,斬獲「全國十佳電視主持人」的稱號。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1991年他被借調到央視,主持了《天涯共此時》欄目。


1994年,程前和倪萍一起登上了中央電視台春晚的舞台,青春靚麗的倪萍和帥氣儒雅的程前成為當晚最矚目的焦點。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程前和倪萍落落大方的表現贏得國內外觀眾的讚不絕口,他們代表的是央視,而央視代表的是國家的門面。


同年他正式被調到《正大綜藝》擔任節目主持人。憑此節目,程前到達了事業的巔峰,被觀眾封為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哥」。


講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程前也是「星二代」。


他的父親是82版《西遊記》中的「金池長老」——程之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但直到程之去世前,程前也沒能喊他一聲「爸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程前雖然是程之的親生兒子,但由於特殊原因,他從小就被過繼給了大伯。程前自記事起就是生活在大伯家,大伯帶他極好,對於親生父親是誰一事,他也被蒙在鼓裡。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等程前長大後得知親生父親是「叔叔」時,程前還是無法放下養育自己二十多年的大伯,自始至終,程前對大伯的感情要勝過親生父親。


回憶起兩位老人晚年生病卧床時的場景,程前提到大伯淚眼婆娑,直言內心非常痛苦,當親生父親生病時,反而是沒有如大伯生病那樣揪心。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樣反差的態度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老話都說「生恩不如養恩大」,程前對大伯也是有情有義,並且他對親生父親也並沒有放任不管,可以說程前對得起兩位老人的恩情了。


如今的程前不再把事業看的那麼重,將重心移到了家庭,難道這不是幸福嗎?


葛優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你是不是以為我要講葛優的孩子?不!葛優自身就是一位「星二代」。


他的父親是表演藝術家葛存壯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1949年,葛存壯就開始了電影演員的生涯,曾獲得過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按理說,出生在具有藝術氣息的家庭,葛優應該耳濡目染格外有表演天賦。


可葛優的性格非常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算有老師要求他必須上台表演,他也拒絕上台,扭扭捏捏的樣子活像一個小姑娘。


小的時候的他不知道父親是做什麼工作的,只知道父親早上出門一個樣,晚上回家又是另一個樣。


後來葛優漸漸長大了,他知道父親是因為演戲回家沒有卸妝,所以每天都不一樣,這時候他開始對演員這個職業充滿好奇心。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當他把想法告訴父親時,葛存壯義正言辭的說道:「你連當演員的資格都夠不上。」因為葛存壯深知做演員的苦,況且葛優內向的性格怎麼適合演藝圈呢?


可葛優好似鐵了心要考演員,一次次去報名文工團可一次次失敗。


葛存壯終於不忍心看著兒子每次都鎩羽而歸,於是在最後一次考試前,親自指點了葛優的表演,這次葛優成功被文工團錄取,正式踏上表演之路。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葛優的演藝之路走的並不順利,因為葛存壯直言不會給他任何幫助,他只能自力更生。


以至於葛優跑了十年的龍套才靠着《編輯部的故事》走紅。


從一個靦腆的男孩長成耀眼的影帝,葛優這一路都沒有給父親丟臉。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曾經有記者問葛存壯: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作品是什麼


葛存壯直言:葛優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確實,葛優在事業上夠高調,憑自己實力捧回一座又一座獎盃;在生活中,與世無爭,孝敬父母,寵愛妻子,友好待人。


一切都顯得剛剛好。


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卻不靠關係打拚,這6位星二代,各個不簡單 - 天天要聞


以上六位「星二代」,父母都是老戲骨,是表演藝術家,對表演是心無旁騖的熱愛;所以他們的孩子也秉承着對一件事心無雜念的熱愛,最終各自在各自的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你還知道哪些有實力,不靠關係的「星二代」呢?歡迎留言討論~

八卦分類資訊推薦

42歲陳喬恩未婚先孕,男方霸氣回應正在籌辦婚禮 - 天天要聞

42歲陳喬恩未婚先孕,男方霸氣回應正在籌辦婚禮

台灣劇的偶像女生,陳喬恩想必大家都陌生啦,她的代表作有明道的《王子變青蛙》還有老幹部霍建華的 《笑傲江湖》等,如今的陳喬恩已經不再年輕了,娛樂圈是很多單身未婚的大齡,但是像陳喬恩這樣的少之又少,並不是多見因此也是被粉絲多次催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