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央廣網採訪專家表示,如相關人員曾經確實存在主觀刻意偷漏稅的行為,即便註銷工作室,也終將接受嚴懲。
與此同時,嚴禁「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嚴肅懲戒偷逃稅行為,對劣跡藝人零容忍,徹底整治「飯圈」經濟……多部門重拳出擊,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在促進演藝行業健康發展的路上,事後懲戒之餘,如何將行業自律推向縱深?
針對演藝行業片酬違規、「陰陽合同」、偷逃稅行為,從范冰冰逃稅事件後,管理部門着手打擊「天價片酬」,到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鄭爽偷逃稅案件的處理決定,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2.99億元,無不透露着相關部門嚴肅懲戒偷逃稅行為的決心。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表示,增強法律意識、合法合規經營是從業人員及相關經紀機構應有的共識。潘燕說:「設立工作室不再是一個可以逃避一些責任的窪地,所以我覺得跟大的政策環境是有必然聯繫的。從行業自律的角度來說,其實我們更希望起到的作用是盡量能規避違法違規事情出現。要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讓經紀機構、藝人工作室、經紀團隊從業人員都要提高法律意識、業務能力和職業水平,加大管理力度。」
天眼查App顯示,近期林心如、虞書欣、孟子義、劉雨昕等多位明星藝人名下的公司接連註銷。據天眼查數據和公開資料的不完全統計,2021年起註銷的明星關聯公司已超40家,其中3月、8月為註銷高峰期,從註冊地來看,上海和浙江兩省為註冊地的公司註銷數量最多,分別為15家和13家。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1萬家藝人經紀相關企業。企業名稱含「工作室」的數量近700家,其中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比達99.6%。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我國藝人經紀相關企業年註銷量增長明顯。2019年和2020年,我國均有超1,000家藝人經紀相關企業註銷。截至8月27日,以工商登記為準,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已註銷660餘家藝人經紀相關企業,僅6月份就有超100家左右相關企業註銷。(數據雜誌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