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偷漏稅2.99億元高額違法成本,我的財稅思考

2021年08月27日21:16:06 八卦 1709

今天的熱搜,鄭爽事件高居榜首,8月27日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發佈《上海市稅務部門依法對鄭爽偷逃稅案件進行處理》的新聞消息。消息一經放出,很多人都在感嘆,這偷漏稅的違法成本真高!

鄭爽偷漏稅2.99億元高額違法成本,我的財稅思考 - 天天要聞

消息指出:查實鄭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本次調查針對那份「陰陽合同」以及2018年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以後鄭爽參與的演藝項目涉稅問題進行的調查。用時4個多月,遍及十幾個省市的幾十戶企事業單位和上百位證人進行取證,經調查分析大量財務和資金數據,查明事實做出處理。

鄭爽偷漏稅2.99億元高額違法成本,我的財稅思考 - 天天要聞

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提到,鄭爽將面臨補繳稅款,滯納金,罰款合計2.99億元。想想當初的1.6億,如果合法繳稅,就算收入會下降,那也不至於多出一倍,可見,違法的成本有多高。

鄭爽「陰陽合同」事件,發人深省,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大多圍繞着演藝圈的高收入,高報酬與作品質量不相符情況。

鄭爽偷漏稅2.99億元高額違法成本,我的財稅思考 - 天天要聞

筆者從財稅角度來看這個事件,有幾點思考:

思考一:信息共享時代,大數據帶來便捷也帶來「透明」

鄭爽事件的發酵始於網絡,張恆曝光後,網友們的輿論呼聲越來越高,討論熱情高漲,國家稅務部門介入。並且,由於案件複雜,涉及公司較多,開展了總局督辦,上海稅局主導,天津、浙江、江蘇、北京等地稅局協助配合的調查,稽查不再是點對點,而是撒網捕魚。

我們在網上查別人,別人也在網上查我們,相信很多企業都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上查過自己的供應商,查過自己的客戶,企業的應聘者也在網上查詢心儀企業的信息。企業信用越來越重要,工商公示的信息也需要引起重視,逾期未公示將會被列入異常名錄,導致企業信用受損。

電子證據的運用讓案件偵查更加清晰,這次事件就是從舉報人提供的聊天截圖中反映的,隨着通訊工具的普及,我們享受到便捷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其中的風險,通過微信進行合同款項的催討,微信紅包轉賬,文件發送等,都可作為證據。由於聊天記錄是雙向的,一方刪除了,另一方還可以保存,仍然可以作為證據提供。因此,我們要正確使用這項工具,避免風險。

思考二:思維決定行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鄭爽,張恆,包括爽媽三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少交稅款。在實際的企業諮詢中,很多的民企老闆也有同樣的訴求,認為稅負比較高,想儘可能少交稅款,但是民企老闆大多會諮詢會計、審計、財稅專家的意見,而不是直接與客戶,供應商協商如何少交稅。鄭爽三人都不是專業財稅人員,卻自以為是地自行討論,如何拆分1.6億的收入,怎麼少交稅,這過程彷彿沒有看到鄭爽方面的財務人員發聲,不知是出於隱私考慮,還是他們對財務的不重視,總之這次他們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作為財稅行業的從業者,筆者以為,以我們的專業水平,面對老闆這樣大膽的行為,是不會不加勸阻的。

一個企業里,解決財稅問題最專業的應該是財務部,而企業的經營其實就是資金的運動,從籌集資金開始經營,投入資金進行運營,再到有了資金開始投資,這裏面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財務的支持。一個老闆如果忽視了財務,輕視了財務的重要性,只關注業務的發展,就如同駕駛一輛只有油門,而剎車卻失靈的汽車,速度越快,風險越高。

作為財務人員,我們也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從默默無聞,到敢於發聲,我們的工作不止眼前的憑證和發票,也有遠方的稅和決策支持。讓別人尊重自己的的最佳手段,就是提升專業,變得自信。當老闆和業務意識到財務的重要性,財務就從草變成了寶。財務升職加薪,公司風險降低,社會和諧發展。

思考三:違法成本遠高於稅負成本

鄭爽事件充分反映出,違法的成本有多高。收入1.6億,因其導致的違法成本卻高達近3億。換個角度想,企業要做一單業務,合同價格1.6億,成本2.99億甚至更高,這一單我們做與不做,該如何考量?樂觀一點去想,這一單成本為零,但是為了做這一單,我們要損失2.99億的利潤,我們做不做?不要把被追繳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想像為企業的變動成本,把它想成企業的現金流,企業的利潤,這時候,企業還敢去鋌而走險嗎?

相比於鋌而走險,守法納稅可能帶來較低的現金流,較低的利潤,但是企業的每一分錢都是「忠誠」的,是穩定的,不會因為稅務稽查而從口袋裡拿出來,違法獲得的現金只是稅務局暫存在企業口袋裡的錢,待到稅局稽查時,不僅要歸還「合同金額」,還要歸還「資金占用費」,以及「違約金」,因為企業與稅務局之間存在着無形的「合同關係」。

思考四:切莫抱着僥倖心理

前兩天的直播課程中,我與大家分享財務與老闆的衝突時,提到過一些老闆敢冒風險不繳稅,少繳稅就是看到同行們也在冒險不繳稅,少繳稅。相信鄭爽也是這樣想的,也許同行都在這樣做,但是被查的卻是她,更是由於她被查,繼而引發了稅務局對這個行業的關注,她的同行們也將面臨挑戰。不要存在僥倖心理,畢竟無論好事還是壞事,發生在別人身上是百分之一,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幾年以前的冰冰事件,引發了大批演藝明星紛紛註銷霍爾果斯的工作室,這次的鄭爽事件也必將讓他們繼續考慮要不要重視合同的管理,要不要重視財稅的風險。藝人曝光於台前,要在社會樹立榜樣,指引年輕人,藝人犯錯,無限放大,如果他們足夠愛惜自己的羽毛,就更應該知道在這個行業,業務能力,專業能力可以慢慢打磨,好口碑好形象卻難以樹立,藝人的收入水平與人品,口碑息息相關,「商譽」對於他們而言也許是最具競爭力的資產,一旦受損減值,將會失去有利的競爭地位,在市場中處於劣勢。

鄭爽偷漏稅2.99億元高額違法成本,我的財稅思考 - 天天要聞

生活離不開經濟活動,企業離不開財務管理,想要你的企業風險可控,重視財務的管理必定是第一要務,否則,你賺錢的速度,趕不上處罰的力度。

八卦分類資訊推薦

42歲陳喬恩未婚先孕,男方霸氣回應正在籌辦婚禮 - 天天要聞

42歲陳喬恩未婚先孕,男方霸氣回應正在籌辦婚禮

台灣劇的偶像女生,陳喬恩想必大家都陌生啦,她的代表作有明道的《王子變青蛙》還有老幹部霍建華的 《笑傲江湖》等,如今的陳喬恩已經不再年輕了,娛樂圈是很多單身未婚的大齡,但是像陳喬恩這樣的少之又少,並不是多見因此也是被粉絲多次催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