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蝦夷扇貝的名字,還是在某個紅極一時的遊戲中,更新後能下海撈海鮮,其中的蝦夷扇貝能跟阿獺換珍珠和DIY手冊。於是遊戲更新後,玩家們每天都在蹲守蝦夷扇貝,捉到就能召喚到阿獺。
後來才知道,蝦夷扇貝是遼寧省大連市的特產,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有故事有內涵的貝殼
蝦夷扇貝如今在我國已有數十年養殖歷史,但最早卻並不是我國沿海原產的種類。蝦夷扇貝屬於冷水大型扇貝種類,尺寸最大可以到達22厘米以上,不僅美味,還是不少貝殼愛好者的收藏首選。
野生的蝦夷扇貝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北部到南薩哈林島海岸,以及日本北海道、千島和本州島北部地區。我國的蝦夷扇貝,是從日本引進而來。
蝦夷扇貝的生長速度並不是很快,從小苗長到9-10厘米左右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如果長到15厘米左右需要大概5-6年。比較少見的超大蝦夷扇貝可以超過20厘米,據資料顯示,這些超過20厘米的蝦夷扇貝,在海里至少生存了15年以上,漫長的時間裏,這些扇貝都經歷了什麼?從它們碩大的貝殼上可能有跡可循。
我國80年代的時候從日本引進了蝦夷扇貝,如今在我國黃渤海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人工飼養繁殖,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的大連蝦夷扇貝已成為大連海水養殖業的旗艦種類。
雖然蝦夷扇貝是食用品種,但由於尺寸較大,再加上花紋好看,很受貝殼收藏者的喜愛,特別是有些蝦夷扇貝的殼會帶有花紋,或者是天然白化,十分優美。
蝦夷扇貝的來歷
蝦夷扇貝的命名者Jay,全名John Clarkson Jay(1808-1891),是一位出生在紐約的醫生,一生最愛就是收藏貝殼,他也是美國早期的貝殼分類研究者。身為富二代的Jay,在收藏貝殼的愛好上,得到了家庭的支持,一生收藏了很多珍貴的貝殼,也為很多新種貝殼命名,尤其是黃渤海和日本海的種類。
據說蝦夷扇貝最早發現於日本一個位於北海道南部的城市,隸屬於蝦夷地區,因此以產地命名作為紀念。20世紀80年代大連市從日本引進蝦夷扇貝後,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廣為養殖。2010年,我國農業部批准對「大連蝦夷扇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扇貝美味,營養價值高
2001年到2005年,蝦夷扇貝的養殖在大連快速發展,成為長梅縣和大連市海水養殖的優勢產品;2006年,大連蝦夷扇貝的養殖面積110萬畝,產量17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五倍多,產量佔全國90%;2010年,大連蝦夷扇貝生產總面積約22.4萬公頃,年產量26萬噸,產值30億元;2016年,大連市長海縣蝦夷扇貝預計產量大到17萬噸,產值達49.3億元。蝦夷扇貝以其美味和富有營養,贏得了市場,也在大連站穩了腳跟。
大連蝦夷扇貝是貝類水產品中重要的品種,營養價值十分豐富。閉殼肌蛋白質的構成很特殊,每百克含有63.7克蛋白質,還有鈣、磷、鐵等。此外,蝦夷扇貝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對人體的血管和智力發育都有一定幫助作用。
蝦夷扇貝怎麼吃?
蝦夷扇貝的吃法很多,除了傳統的蒸扇貝外,還有許多新鮮吃飯,快跟着好手信一起來了解下吧!
芝士焗蝦夷扇貝:鮮活的蝦夷扇貝,洗刷乾淨,用小刀從貝殼後端的縫隙處插進去,貼着平扁的那一側貝殼划動,直到閉殼肌切斷;打開貝殼,除去黑色內臟和橙色的貝腮,把扇貝留下的肉清洗乾淨瀝干;把扇貝貝肉朝上擺在烤盤裡,淋上檸檬汁,再撒上百里香、鹽,澆上蜂蜜芥末醬,最後把馬蘇里拉芝士均勻地鋪在貝肉上;烤箱200度預熱10分鐘,把扇貝放進烤箱200度烤9分鐘,即可拿出來食用。
黃油煎扇貝:買來的冷凍蝦夷扇貝肉,解凍後恢復到室溫,用廚房紙擦乾;把迷迭香切碎與海鹽碎和黑胡椒碎混合,在貝柱正反面均勻撒上調料;鍋里放入黃油和橄欖油,中火加熱,等油冒泡就可以開始煎扇貝了;輕輕放入貝柱,不要翻動,保持中火煎90秒;再翻面煎90秒;煎好的貝柱表面淋上檸檬汁就可以吃啦!
來到大連,海鮮是一定不能錯過的!蝦夷扇貝的美味你值得擁有,不僅能現場吃,還能帶各種加工品回家當手信,海的滋味,大家一起了解!
部分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刪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