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攻佔」高校食堂,輕食的風又刮起來了

頗受減脂人士青睞的飲食方式,正在悄悄「攻佔」高校食堂。

最近,四川大學、南昌航空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的食堂,紛紛推出輕食。

食材幹凈、卡路里可控、食物顏色搭配好看、性價比高……這些輕食一經推出便圈粉了不少大學生。

眼見輕食的風在高校食堂越刮越猛,不少餐飲人也開始好奇,輕食賽道是否又要熱起來了?去高校食堂賣輕食,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01 輕食,攻佔高校食堂

紅餐網注意到,今年以來,不少高校都有推出「輕食窗口」,吸引了高校師生的關注,一些輕食檔口還因火爆的人氣而引發諸多網友的關注。

比如,在天津工業大學,學校後勤管理處積極聯動餐飲承包單位,依據華北地區春季食譜復刻了減脂輕食套餐。

在該學校的東西苑餐廳單獨設置了減脂輕食餐窗口,可自選搭配、稱重計價,也可按照固定套餐、直接選購,主打配比科學、營養均衡。

△圖片來源:天津工業大學官微

中國礦業大學的三個食堂也同步開啟了減脂餐窗口,學生可根據口味偏好,選擇套餐或自選組合。套餐有雞蛋羹套餐、雞肉減脂餐、魚肉減脂餐等,而自選餐方面,有主食、葷菜、素菜可選,最後按照稱重的重量付費。

值得注意的是,為方便師生控制好熱量,該檔口還清楚標註了各類食材的卡路里,強調產品的低脂特點。

同樣以自選形式、稱重付費來經營輕食的還有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食堂。該輕食檔口的食材分為了膳食纖維區和優質蛋白區兩個區域,膳食纖維區大概有30到40個品種,同時提供4種調味品供師生自主選擇調味。

總體來看,這些以自助稱重形式結算的輕食,普遍都採用了水煮、清蒸的方式,並輔以簡單的調味品供師生自主調味。菜品種類方面突出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的補給,還會時不時動態更新輕食菜品品類,從而吸引消費。

除上述提到的高校以外,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也有在學校食堂設置了輕食檔口,出售輕食、減脂餐。比如,蘭州大學推出的減脂餐,明確套餐所含食物,標註卡路里,方便同學們按照自身需求選擇套餐。如200°熱烤低脂雞胸肉沙拉,售價為15元一份,卡路里為862kacl,套餐內包含了西生菜、苦菊、紫葉生菜、雞胸肉、聖女果、玉米粒、西蘭花、半個雞蛋和雜糧紫米飯。

△圖片來源:蘭州大學後勤保障部官微

02 再度流行,憑什麼?

事實上,大學食堂售賣輕食並非今年才有的現象。早幾年前,就有高校嘗試推出了輕食檔口,但水花不大。如四川大學早在2019年底,就曾推出輕食檔口,主打少油少鹽,價格從3~10元不等。

但彼時,很多學校推出輕食餐後,在師生端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很多高校在初步嘗試輕食後,很快也便擱置了。

那麼,這次輕食為什麼在校園內又流行起來了?

首先,是政策紅利的推動。2024年,國家衛健委發佈《體重管理年行動方案》,強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校園被政策加持,為輕食再度入場校園創造了空間。

其次,大學生健康意識的增強也是輕食開進高校食堂的重要因素。如今,新一代大學生的健康意識明顯提升,校園健身、體重管理、自主營養規劃,早已成為不少高校社群中的熱門話題。「以前是家裡說要吃得健康,現在是我們主動要求少油少鹽。」南昌某高校研一女生直言,輕食窗口已成為學生「自我管理」的延伸空間。

再次,傳統高校食堂的菜品結構也需要調整,而食材新鮮、加工簡潔、熱量透明的輕食出現,無疑讓高校食堂的菜品結構更加豐富,能滿足師生對菜品多元化的需求。社交平台上,有學生在評價自己學校的輕食時就講到:「不是輕食有多好吃,是其他東西實在吃膩了。」

03距離「可持續生意」,還有多遠?

未來輕食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年度輕食產業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輕食市場規模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五年年均增速達30%。

△圖片來源:《2025年度輕食產業數據報告》

但輕食進入高校場景,想要成為一門「可持續生意」,其實還有不小的挑戰。

首先,運營方面就有不小的難題。相較其它品類,輕食對食材新鮮度、供應鏈穩定性要求更高,這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高成本的同時,售價卻又要保持在低位,畢竟高校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

在很多學生看來,一份輕食套餐如果賣到16-18元,就會覺得有被「背刺」。社交平台上,就有學生評價稱:「我很喜歡吃輕食,但一個月吃不了幾次。」「食堂的中餐廳價格會更便宜,均價才10塊錢左右。」……

定價高,可能會造成顧客流失;定價低了,學生是樂意,但檔口又很難賺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校園輕食生意做大。

未來,開進校園的這批輕食檔口還能持續多久?紅餐網將持續關注!

(作者:紅餐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