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0.05秒就完成采血!95後男護士長憑藉飛針絕技被網友稱為「無痛魔術師」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君

「您先把眼睛閉上。」話音未落,29歲的王洋已用拇指與食指將采血針彈射進患者靜脈。當止血帶鬆開時,緊閉雙眼的患者有些疑惑,「這針是扎完了還是沒扎?」

在四川成都一家醫院采血室,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近日,這位被網友稱作「無痛魔術師」的95後男護士長,憑藉0.05秒的「飛針」絕技,讓傳統采血變成一場「來不及喊疼就結束」的奇妙體驗,並迅速走紅網絡,獲得上百萬點贊。

從用泡沫板模擬皮膚苦練數萬次的新人,到行業標杆的男護士長,東北小伙王洋用飛針划出一道破圈軌跡。

2月27日,封面新聞記者對話這位在短視頻平台收穫百萬點贊的「飛針俠」,「從數萬次機械重複到形成肌肉記憶,只希望讓大家笑着走出采血室。」

王洋(左)正為同事教學飛針采血

指尖上的中國功夫

隨機點進王洋社交平台賬號中的一個破百萬贊的視頻,可以看到他將白色泡沫板平鋪在桌面上,用記號筆畫出粗細不等的線條,模擬血管。

王洋在泡沫板上練習飛針采血

他弓起拇指與食指,捏住采血針,手腕懸停在距離泡沫板約3厘米處,反覆彈射。針尖撞擊泡沫,發出密集的「噗噗」聲。

最初畫出的粗線邊緣,布滿了偏離靶心的針孔。細看之下,能發現練習初期手抖留下的鋸齒狀軌跡。

王洋精準地將針扎到黑線上

「一開始我以為他是胡亂扎的,但看了兩遍才發現,每一針都在黑線上。」

「我問醫生:輸液去哪邊?醫生說:前面左拐找那個百里玄策。」(百里玄策為遊戲角色,使用鉤鐮攻擊)

評論區里,除了網友的調侃,也有很多人分享經歷。王洋發現,全國各地很多城市都有人在進行分層采血,為患者提供這種服務。看到這些,他感到很開心,也很欣慰。

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說,他們在哪個醫院也採用了這種方式,感覺特別好,一點都不疼。「我親身體驗過飛針采血,一點感覺都沒有,比蚊子叮還輕。」

但也有網友不理解,並質疑這樣的扎針除了耍帥還有什麼好處?「事實上,飛針采血是一項成熟的技術。」王洋解釋說,通過快速彈射進針(0.05秒內完成),可以大幅縮短針頭與皮膚的接觸時間,顯著降低痛感。患者常形容「像被蚊子叮了一下」或「幾乎無感」。

此外,患者無需長時間等待進針,減少因視覺刺激(如針頭懸停)引發的緊張和恐懼。采血速度也較傳統方式提升了約50%,單次操作最快僅需1.5分鐘,非常適合門診高峰期分流。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飛針采血法。」王洋說,有的患者體型偏胖、血管較細,不太容易辨別,他們在采血前會仔細查看血管走向,選擇穩妥謹慎的方法。另外,不同個體對疼痛的敏感性有着較大的差異。

半年內練習上萬次

傳言,沒有一個人能笑着走出采血室,王洋也不例外。回想起練習飛針采血的初衷,王洋記得那是在2022年,自己因生病需要采血,「我心思比較細膩,也有些怕疼。」

當時,抽血的人採用一種新方法給王洋采血,「感覺嗖地一下,針就扎進去了,沒有絲毫感覺。」發現新大陸的王洋,便想着也要練會這項技術。

下定決心,是因為一批特殊的患者。那個時候,王洋還在福建廈門一家醫院的癲癇中心當護士,患者大都是10歲以下的孩子,他們常常需要扎針抽血或輸液,卻又怕疼。「在兒科,這種方式可以減少小朋友對采血的抵觸情緒。」

為了更快學會,王洋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培訓班。班上29人,只有他一個男生。大家互相練習,交流心得,樂在其中。

泡沫板上王洋練習飛針留下的痕迹密密麻麻

用來練習的泡沫是裝載采血管的一種泡沫板。王洋說,泡沫板很容易獲取,各科室每天都會產生大量采血需求,無需額外購買。

之前,他也嘗試過使用模擬假人和壓脈帶,但相比之下,泡沫板在練習過程中更能真實地模擬穿刺的感覺。

練習過程中,王洋也曾扎偏過。如何才能「一針擊中」?王洋說,關鍵就在於形成肌肉記憶。只有持針方式正確,才能在穿刺時有足夠的力氣和準確性。

剛開始練習時,王洋連針都拿不穩,因為沒有力氣,無法將針發送出去。「但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最刻苦時,王洋每天都會練習一兩個小時,甚至在上班路上也會抽空練習。半年間,他便練習上萬次,每分鐘都能進行幾十次操作,半年後,他就能在患者身上實現「命中率」100%。

從男護士到男護士長

在評論區,不少網友對王洋這位男護士的身份感到好奇。面對這些審視的目光,王洋表現得十分坦然,「以前年齡小,不知道自己該選擇什麼,感到很迷茫。」

今年29歲的王洋,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自幼成長在一個普通家庭。報考大學時,母親的朋友提到男護士這個職業剛剛興起,就業前景廣闊,至少能讓他生活無憂。於是,王洋決定聽從家裡的意見。

「起初,我對男生做護士非常抵觸。」上學時,王洋總在想,自己一個男生怎麼能做護士呢?

面對患者時,王洋也曾有些膽怯或不自然。然而,當他真正投入到這份工作中時,發現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

「來醫院的人,不僅在生理上需要治療,心理上更需要關懷和呵護。」如果細心工作,不僅能從中獲得自我滿足和成就感,還能在病人那裡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王洋用飛針為患者采血

每次為病人采血或輸液時,王洋幾乎總能收穫好評。「雖然我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但內心其實非常開心,任何人都希望被別人肯定。」

對於此次走紅,王洋表現得十分坦然。事實上,早在2022年,王洋就已經被各大媒體報道過。隨着知名度的提升,王洋開始頻繁地到全國各地出差、演講、培訓。

2023年8月,他從福建廈門來到四川成都,並選擇在這裡定居,這座鬆弛的城市,帶給他幸福感。

在成都,王洋從一名普通護士晉陞為護士長,主管醫院的所有護理工作,並開設了飛針采血培訓班。「這兩天,江蘇的一家醫院邀請我去為他們培訓講座,教授相關知識。」

偶爾,王洋也會在社交平台上開直播,為大家講解飛針采血技巧。「護士這個職業容易遇到瓶頸,我希望更多的護士能夠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工作能力,從而提高整個護理群體的社會價值感。」

(受訪者供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