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劉伯承的女兒在延安被害前,對兇手說:叔叔,我認識你

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劉伯承,可以說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紅色革命家。

戰爭年代,他能夠與鄧小平同志一邊抗擊敵軍,另一邊發展創建革命根據地;和平時期,劉伯承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對軍隊幹部的培養和教育中。

對於軍事之外的劉伯承,人們似乎知之甚少。

其實,劉伯承非常重視子女教育,他的六個子女有兩個是將軍,女兒劉彌群還是我國空軍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

然而,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夕,劉伯承的一個女兒劉華北居然被兇手殘忍謀害。小華北被殺害前還曾對兇手說:「叔叔,我認識你。」

女兒殘忍被害,也成為老元帥心中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痕。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那些生活在革命根據地,尤其父母是軍人的孩子,不僅要跟着長輩南征北戰,而且隨時冒着生命風險。

基於這種情況,黨中央決定在延安建立一座託兒所,將我軍中一些高級將領的子女轉入其中,由專人保護、照料,為一些高級將領消除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放心地在前線指揮作戰。

後來在美國的幫助下,延安建立起了一所「洛杉磯託兒所」,大批在前線與日軍作戰的抗日將領,將他們的孩子送到革命聖地。

這一時期,劉伯承的兒子女兒劉太行、劉華北;左權的女兒左太北;鄧小平的女兒鄧林;任弼時的女兒任遠征都相繼來到這座託兒所。

劉華北是劉伯承的第二個女兒,劉太行將軍的妹妹。小華北長得非常可愛,有着一張胖乎乎的小圓臉,大大的眼睛掛着長長的睫毛,笑起來像是年畫里的胖娃娃。

因為父親劉伯承、母親汪榮華工作繁忙,根本沒有時間來看她,所以小華北和託兒所裏面的阿姨都打成一片。她聽話懂事,從不淘氣,誰見了都喜歡。

1945年6月,這是劉華北進入延安託兒所的第二年。一個星期六的晚上,託兒所的所長丑子岡照例提着馬燈,一個窯洞一個窯洞地查房。這是她多年習慣,只有晚上最後看一遍孩子才放心回去睡覺。

檢查完畢已經是半夜11點,丑子岡這才離開窯洞,只剩下兩位值班的女保育員。她們二人同樣在四處巡查一圈,發覺沒有什麼動靜後,便站在院子里聊天。

雖是盛夏,但陝北地區的夜晚着實寒冷。一位年長的保育員對另外一位年輕的保育員說:「你站在院子里等一下,我去燒點開水就來。」

老保育員離開後沒多久,年輕的保育員突然覺得肚子有點疼,她合計今天晚上這麼安靜,又已經是後半夜,肯定不會出事,於是她也離開院子,回到辦公室找到幾片止痛藥。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這兩名保育員一同回到院子里,二人又繼續巡查一遍,見到院子里一點動靜都沒,這才放下心來。

第二天清晨,換班的保育員吹響起床哨,孩子們一個個從床上爬起來。細心的保育員突然發現,平時早早起來的劉華北今天卻一反常態,沒有起來。

她趕忙走到小華北的床頭,上前掀開被子,眼前的景象令她徹底驚呆。年僅四歲的劉華北渾身是血躺在床上,身體早已僵硬,小腹部被銳器割去一大塊,鮮血染紅了雪白的被褥。

女保育員一邊高聲大喊,另一邊去報告丑子岡所長。劉伯承、汪榮華夫婦接到女兒被害的消息,立即趕到託兒所的辦公室。

丑子岡將經過詳細講述一遍,然後帶着劉伯承夫婦來到小華北住的窯洞。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此。

看完女兒的遺體後,劉伯承強忍住悲痛,對正在哭泣的保育員說:「請大家不要太難過,敵人以為暗殺我劉伯承的女兒,我就會對他們心慈手軟嗎?這是痴心妄想!」

隨後,劉伯承與汪榮華堅持去窯洞看望其他戰友的孩子,然後離開託兒所,返回前線,繼續工作。

小華北被害後,中央保衛部門派人查看出事現場,對託兒所的工作人員先進行詳細審查。

據和劉華北一個窯洞住的孩子說:「當天夜間,有一個頭上包了白布的叔叔拿着手電在劉華北的床前,小華北看了一眼那個叔叔小聲說道——叔叔我認識你。接着,小華北便起床跟着那名中年人去往後山。」

線索到此戛然而止,保衛部門展開周密調查,很長一段時間過去,始終沒有找到這個頭上包着白布的人。既然兇手沒有找到,那麼具體的作案動機便無從查找。

那為何敵人選定4歲小女孩當成作案目標呢?因為抗日戰爭期間,劉伯承指揮過許多重大戰役,打得敵人抱頭鼠竄。

敵人肯定對之恨之入骨,但又無法接近劉伯承,只好把目標伸向了他的孩子。

試圖通過這種極其卑劣且突破道德底線的下作手段,讓劉伯承嘗到「親者痛,仇者快」的滋味。但,劉伯承沒有因為女兒被害而停止消滅敵人的步伐。

不過,女兒的慘死還是令劉伯承十分痛心。多年後,已經卧病在床的劉伯承思維已經混亂,但嘴裏還是止不住地喊着「劉華北」的名字。

臨終之際,老元帥對家人說:「小華北的案子未能破,我死也不瞑目。」

參考文獻:

[1]黃邦在.劉伯承之女被殺謎案[J].黨史縱橫,2010(04):46.

[2]曉雪.劉伯承女兒被害之謎[J].黨史天地,199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