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師父的勸投功夫
□ 張紅
「請問周警官在嗎?」
「請問你有什麼事兒?」
那天下午,民警小杜在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東門派出所接待大廳值班時,忽然一名男子靠近接警台低聲問道。
小杜定睛一看,男子眉眼似曾相識。這是誰啊?小杜迅速在大腦里搜索信息。對!是他——趙某!
小杜趕緊跑出值班室,一把拽住男子的胳膊:「你是趙某吧。」
「嗯……是我,我找周警官投案自首。」對方悶聲應着。
「這就對了。」小杜一邊將趙某帶到審訊室,一邊向師父周啟輝報告:「師父,趙某來投案自首啦。」
周啟輝迅速來到審訊室。面對訊問,趙某如竹筒倒豆子,一股腦地把作案情況和潛逃過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最後說了句:「謝謝你跟我家人說的那些話。我想明白了,只有投案自首才有出路,不然我心不定,生活也沒有出路。」
一年前,趙某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被派出所列為網上在逃人員。
蕪湖市人、40歲不到、頭腦靈活、離異、家有父母……這些是派出所案件隊分析趙某所做的功課。大伙兒覺得,要抓獲趙某並非易事,勸投是個好方法。於是,周啟輝帶着徒弟小杜多次與趙某的父母接觸,希望他們配合公安機關讓趙某主動投案自首。但是,老人很固執,要不就是「閉門羹」,要不就冷冰冰地來一句「不知道兒子下落」。大家都覺得這對老夫妻太倔,想得到他們的配合不容易。
但周啟輝不認這個理兒。一天,師徒倆再次上門做勸投工作。一開始,趙某的父母仍然擺出一張冷麵孔:「你們不要再來了,我們不知道兒子在哪裡。」周啟輝早有心理準備,不急不躁,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小趙雖然犯了罪,但他是你們的兒子,誰不惦記親人的安危呢?」
一句話,尤其是一聲「小趙」,讓老兩口詫異的同時陷入了沉思。
周啟輝抓緊「火候」加大勸投攻勢:「我們知道,在逃人員潛逃期間除了心驚膽戰,還吃不好,睡不安,整天心神不寧,有家不敢回,家人也擔心。你們應該有感受的……」話音未落,趙某的母親嚶嚶哭了起來。
時機到了。周啟輝拉起老人的手,溫和地說道:「您別難過。您愛子心切我理解,但這樣的愛會害了孩子。犯了罪,就要勇於承擔法律責任。讓兒子主動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以後他會回到您身邊的。」
「好吧,我信你。」老人抹了一把眼淚,點點頭。但趙某的父親仍然悶頭抽煙,不吭聲。
這時,周啟輝發現老人的煙盒空了,不抽煙的他竟然從口袋裡摸出一盒煙遞了過去。小小舉動,讓老人意外而感動,長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哎——我也是對兒子又氣又疼啊!」
僵局被打破,老兩口終於答應勸兒子回來自首。果然,這一天,趙某來到派出所主動投案自首。
小杜目睹周啟輝的勸投經過,不禁對師父豎起了大拇指:「師父,還是您有辦法。」
「誰都有軟肋。只要我們抓住這一點,用點耐心和技巧,事兒就能辦成。」周啟輝淡淡地說道。
小杜嘿嘿笑着說:「學到了!」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
漫畫/高岳(張紅)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