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茅台,王座為何晃動?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股王」茅台,最近「不太平」。

6月13日,貴州茅台午後跌幅擴大至1%,觸及1553.15元/股的年內低點。截至收盤,該股跌1.06%,今年以來累跌近10%,總市值已跌破2萬億元。

貴州茅台股價為什麼下跌?各方分析認為,或與飛天茅台的價格走勢有關。據悉,端午假期後,飛天茅台酒的批發價出現接連下跌的情況。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6月12日,原箱飛天茅台批發價跌破2700元。而上一次原箱飛天茅台價格失守2700元,還是2020年。

而在一些電商平台,茅台酒的銷售價甚至跌破2300元。

有傳言稱,因茅台酒價格近期持續大幅殺跌和電商的一些遊戲規則,「黃牛」紛紛通過申請開票、拒收產品等方式發起反擊。

對於茅台酒價格持續下跌的深層次原因,有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可能是供需存在一定的錯配,導致價格出現鬆動。長期來看,整個白酒消費的意願、信心和能力都在持續下探,這是造成茅台酒價格下行的核心原因。

跌價風波持續來襲,也讓貴州茅台的「新帥」張德芹面臨著考驗。外界都在關注,為了穩股價和穩酒價,張德芹會採取哪些招數。

飛天茅台價格出現下滑

6月13日,貴州茅台股價盤中一度跌至1553.15元/股。與此同時,飛天茅台的價格走勢繼續受到關注。

公開消息顯示,在過去,飛天茅台是市面上最好流通的白酒產品,眾多酒商都將2500元/瓶看作飛天茅台的「安全線」。

據悉,這一價格多數酒商根據自身調貨成本,加上運營費用、利息費用等支出後,測算出的利潤平衡價格。隨着這一重要關口的跌破,酒商為降低經營風險,或將引發出貨潮。

但在近期,飛天茅台的價格持續下行,「一天一個價」。據《投資快報》,6月13日,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台上,有商鋪上飛天茅台53度500ml的雙支裝售價僅4577元,折算為單瓶的價格已低至2288.5元/瓶。

相比之下,此前一天飛天茅台53度500ml的雙支裝在電商平台上商鋪售價還在4637元、4638元,折算為單瓶的價格為2318.5元/瓶、2319元/瓶,單支裝有商鋪掛出了2387元/瓶、2390元/瓶。

電商平台散裝飛天茅台已低至不到2290元/瓶,原因或在於多個平台此前都推出了低於市場批發價的散裝53度飛天茅台。

江蘇一家綜合酒商負責人分析認為,今年618大促,電商平台推出了低於市場正常售價的飛天茅台,甚至低於中間商(黃牛)的進貨價,導致市場發生連鎖反應。

另外,貴州茅台2023年底推出的散花飛天,因首批發售量不到1萬瓶,曾一度遭到爆炒至8000元/瓶以上。但如今,多個酒價平台的數據顯示,散花飛天價格下降至3500元/瓶左右。

散瓶價格持續下跌之外,原箱飛天茅台批發價也跌破2700元。6月12日,今日酒價數據顯示,原箱飛天茅台批發價為2695元/瓶,百榮酒價報價為2690元/瓶。

回溯茅台過往酒價,某平台3月初發佈的53度飛天茅台批發參考價,原箱2980元/瓶、散飛2705元/瓶。

茅台系列產品價格普遍下滑,原因何在?有人認為,「摜蛋」的流行削弱了商務宴請對白酒的消費量。

此話雖是調侃,但市場需求疲軟、消費降級趨勢等的確對白酒的消費構成了挑戰。有媒體稱,端午假期旅遊消費的數據顯示出「下沉」與「價跌」的趨勢。

在華福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暢看來,供需短期可能會有一定的錯配,導致價格出現鬆動。一方面,需求端仍顯疲軟,並沒有恢復到常態化的水平;另一方面,在供給端,茅台酒今年的投放量有所增長。

6月12日,中信建投發佈研報表示,近期飛天茅台批價有所下行,側面反映當前白酒需求仍然偏弱,商務宴請恢復偏慢,婚宴需求有不同程度下滑,白酒板塊股價有所調整。

「黃牛」被指集體反水

除了茅台批價持續下跌,「黃牛反水」事件也廣泛傳播,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恐慌情緒的蔓延。

去年10月底,茅台宣布公司53度貴州茅台酒(飛天、五星)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為20%。提價後,茅台酒的主力產品53%vol500ml裝飛天茅台酒的出廠價由969元上調至約1163元。由於調價不涉及市場指導價,1499元/瓶的建議零售價仍保持不變。

一直以來,茅台的市場實際售價受供需影響,且遠高於茅台的指導價。即便近幾個月來經歷了下跌,但2300元左右的散裝價格,仍較1163元出廠價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因在渠道環節的利潤空間,多年來茅台酒的「黃牛」、電商商家等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茅台在電商平台放量平價茅台酒,消費者抽籤搶購,而「黃牛」加價收購部分消費者買到的茅台,再整合起來賣給電商商家,從中賺取差價。

然而,今年端午節恰逢618大促,電商平台大力補貼名酒作為引流產品,導致飛天茅台的市場價實際較往常明顯下調。有報道稱,京東酒業要在618期間釋放10萬瓶1499元的53度飛天茅台。

前述江蘇酒商負責人指出,10萬瓶數量過大,黃牛無力接盤,加上今年端午酒市疲軟,都打壓了市場對飛天茅台的價格預期。

再加上有平台設置了長達20天的發貨條件,在近期飛天茅台市場價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商家並不急於發貨,而是等待更低的價格再拿貨,導致「黃牛」手中的存貨大幅跌價。

因此,有的「黃牛」在端午期間提出了集體開票、退貨、拒收、賠償等各種形式的「反擊」,來增加賣家成本。

一位茅台經銷商指出,和擁有茅台經銷權的經銷商相比,「黃牛」的拿貨價格通常較高,囤貨價值可能高達數億甚至數十億。一旦茅台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他們的資金鏈很可能會斷裂。

客觀上來說,黃牛和商家的矛盾爆發,並不會影響到貴州茅台的直營價格和向經銷商發貨的出廠價。但市場擔心,批發價持續下行,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

國投證券研報認為,由於高端需求疲軟、茅台發貨結構和節奏等原因,茅台批價仍然震蕩下跌,市場擔心存在金融屬性反噬現象,即跌價預期不僅弱化投資需求還會促使部分收藏產品被釋放在市場。

這意味着,跌價預期可能促使部分收藏產品被釋放在市場,從而加劇供需矛盾。

茅台信仰還會持續嗎?

貴為高端白酒的領軍品牌,茅台酒的價格在行業內有着風向標的作用。

在上世紀80年代,茅台每瓶8元,不過普通消費者卻買不到,處於有價無市的局面。1988年,國家放開了13種名酒的價格,長期以來物價平穩的局面被打破。一瓶53度茅台酒的價格從8元一舉躍升至140元,躋身高端白酒的頭部位置。

不過茅台真正全面進入市場,是從1998年開始。在此之前,當時茅台酒都是國家調配,企業只顧生產,並沒有銷售自主權。

而在貴州茅台開啟市場化營銷體系後,53度茅台酒的出廠價就「坐上了火箭」,市場成交價也開始加速攀升。數據顯示,2010年開始,53度茅台酒的零售價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僅僅兩年後,53度飛天茅台被炒作到了2300元/瓶。

茅台酒的價格不僅是「天花板」,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上也是「股王」的存在,因此漸漸在市場上形成了茅台信仰和神話。

不管是茅台投資者,還是眾多酒企都寄望於這位「帶頭大哥」持續繁榮,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繁榮,其他酒企在其引領之下也擁有更寬廣的價格空間。

然而,隨着近期茅台系列產品價格波動愈演愈烈,有業內人士擔心整個白酒行業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因為在其看來,茅台的下跌將打破消費者對高端白酒的價格預期,導致整個行業的信心受到打擊。同時,茅台作為行業的領頭羊,其價格下跌將引發其他白酒品牌的連鎖反應,導致整個行業的價格體系出現動蕩。

至於茅台酒的價格是否還有下跌空間,目前並不好判斷。不過,在部分機構眼中,白酒資產已不是配置的首選。

4月7日,方正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曹柳龍團隊在一份研報中稱,茅台只是「消費升級」的幻覺,煤炭才是「能源安全」趨勢。

該團隊旗幟鮮明的指出,當前國內貧富分化仍較大,白酒消費升級終究也只是南柯一夢。地產周期下行,預期收益率二次下台階,市場交易主線正從白酒等「核心資產」切換到煤炭等「稀缺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5月30日,據貴州茅台公告,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張德芹當選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隨後董事會會議舉行,張德芹當選董事長。

如今飛天茅台終端價下跌波及股價,「新掌門人」張德芹的考驗也如期而至。但是,截至目前,茅台針對市場並未出台「立竿見影」式的重大政策。

未來,張德芹的「三把火」會燒往何處呢?對此,白酒行業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茅台或動員傳統經銷商出手,用真金白銀買回低價茅台酒,拉升茅台酒市場成交價。

同時,鑒於茅台過去已嘗試過針對c端營銷、跨界聯名、提高自營渠道業績比例等措施。在肖竹青看來,為了穩股價和穩酒價,留給張德芹能用的招數並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