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刻(122):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夏天的專屬快樂

質樸的阜平人拿出最厚道的新鮮食材,用最實在的方式烹調,乾淨利落地完成了一件開啟胃口的大事。那就是天生橋腳下,久負盛名的大盆肘子。大盆肘子的產地主要在天橋鎮,舊名東下關。當地人也稱其東下關肘子。

據說,其烹飪廚藝源於明朝,是明清兩代行宮御膳離不開的美味佳肴。大盆肘子,菜如其名,就是在一隻大搪瓷臉盆里,以山裡自養的豬取其豬肘、農家自種的馬鈴薯、純馬鈴薯粉條和豆腐為主料,加入各種輔料,溫火慢燉而成。豬肘經過紅燒,切成約兩厘米厚六七厘米長的大肉塊,肉質細嫩之餘也不會膩,吃起來唇齒留香。

說話間,大盆肘子已被端上餐桌,紅不稜登的肘子肉,肥瘦適中,光滑細嫩,自然地鋪滿盆面,眼觀已然酥爛;黃色的大塊馬鈴薯,乳白泛紅的豆腐、粉條,於肉塊之間露個頭兒;醬色的肉湯,一漾一漾閃着油光;表面再點綴上隨手掐折的香菜莖葉;肉香、醬香、馬鈴薯香、香菜香,一時隨着騰起的熱氣,直鑽鼻孔,直攪食慾。

本以為這豬肘肉會肥膩,可夾一塊入嘴,輕嚼即碎,滑爽利口,香而不膩,滿口流香。親友圍坐而食,當真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加上細膩香面的馬鈴薯、筋道的自製粉條和鮮嫩爽口的滷水豆腐,大快朵頤時,竟一時間然忘了推杯換盞。

酒過三巡,大盆肘子已經掃蕩見底,服務員又端上兩盤褐色細面卷,整整齊齊碼成圓形,這便是莜麵栲栳。將大盆肘子吃剩的肉湯,盛在碗中,然後撕扯下莜麵栲栳,浸泡之後再吃,竟是如此美味,原來這肉湯也有這般用處。或再澆上米飯,或就上鍋貼餅子,這滿滿一盆肘子、一桌涼菜、幾份主食,就這樣通通被我們一掃而光。抹嘴、拍肚,大呼過癮。

阜平天生橋瀑布景美,大盆肘子味更美。也難怪有人說:「先登天生橋,後進肘子店,不吃豬肘子,枉到阜平縣。」都說山裡人樸實、熱情、好客,這美味的大盆肘子,還真是體現出了這山裡人的真性情。朋友說,阜平縣的大盆肘子,遠近聞名,已獲評「中華百佳飲食特色名吃」。只要來天生橋旅遊,必吃大盆肘子,一是補充爬山消耗的能量,二是給外地的遊客留點念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