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哪些名吃?盤點山東三大名小吃,你吃過幾種?

旅遊風物誌,攬四海勝景,博人間風華。

如果問一個外地人,山東有哪些名小吃?

十有八九會回答,煎餅卷大蔥


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也不知是從何時傳出去的?

其實,現在的山東人,有幾家有幾人還天天抱着煎餅卷大蔥啃?

就算是過去,恐怕也只是山東的部分地區,有這種飲食習慣,但絕不能代表山東的美食文化。

那麼山東有哪些名吃呢?

所謂名吃,網上還真沒搜到標準的定義,按常識來說,名吃可大可小,但一般還是偏於小吃類,最主要的,還是得有特色,下面盤點山東三大名小吃,看看你吃過幾種?(僅供參考)

1、煎餅(傳統煎餅、菜煎餅雜糧煎餅

既然上述提到了煎餅,還是先來說說煎餅吧。

煎餅是山東魯中、魯南地區的主食之一,魯中吃煎餅還少一些,主要集中在泰安一帶,魯南吃煎餅的比較多,比如棗莊臨沂,基本上都是「煎餅區」。


過去,山東人怎麼攤煎餅,那得支起鏊子,將提前泡好的麥子,打成糊漿,講究的,再摻點黃豆,這樣攤出的煎餅,味道更香酥,現在呢,大多數是機器製作的煎餅,口味大相徑庭,主要是現在人忙,人工成本高,傳統煎餅的製作,費時費力不說,還得有技術,不是誰一上來就能攤出又大又圓的煎餅,所以,在外省售賣的煎餅,絕大多數是機器製作的煎餅,給人留下不太好吃的印象。


除了傳統煎餅,近些年,又流行起菜煎餅、雜糧煎餅,菜煎餅起源於棗莊地區,用的是白面煎餅,輔以時令蔬菜和調味料,在小鏊子上,慢慢的攤熟,色澤金黃,外焦里嫩,口味咸鮮香辣,食客直呼過癮,在煎餅類的美食中,可以排第一。


再說雜糧煎餅,狹義上,雜糧煎餅就是雜糧製作的煎餅,不過,現在全國各地所賣的雜糧煎餅,往往是掛羊頭賣狗肉,介於煎餅卷大蔥和天津煎餅果子之間的那種東西,純粹是為了適應大城市早餐快節奏而發明的一種煎餅,在山東,也難以考證這種煎餅的歷史由來。

2、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是山東傳統名吃,可以看作是一道菜,也可以當小吃,老少咸宜。

這裡問一個問題,先有燒雞,還是先有扒雞

全國有名的燒雞很多,有名的扒雞,可能就屬德州扒雞了。

扒雞的製作工藝,以扒為主,扒是烹飪技法之一,不過,德州扒雞的起源,跟燒雞有關,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德州有個製作燒雞的店,這天老闆外出有事,讓夥計看好鍋里的燒雞,千萬別煮過火了,然而,夥計大意了,不小心將燒雞煮過火了,結果,煮過火的燒雞,更加的香了,吸引了很多人,從此,形成了德州扒雞的工藝,當然了,後來肯定不斷改良,發明了五香脫骨扒雞。由此可見,還是先有燒雞。

德州扒雞成名已久,得益於好的味道,更得益於火車,100多年前,火車線路經過德州,讓五湖四海的人,嘗到了德州扒雞的美味,慢慢的,便有了「天下第一雞」的美譽。

3、把子肉罈子肉甏肉乾飯、大肉)


把子肉是哪裡的?

徐州?還是山東?

江蘇徐州有把子肉,山東濟南等地,也有把子肉,把子肉算哪裡的小吃?

就現狀來看,把子肉主要流行於淮海地區,也包括非淮海地區的濟南,如果從淵源上來講,應該是魯菜,起源於山東,可能徐州的朋友不這麼認為,那隻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畢竟,這種事,已經沒辦法拿出完美的歷史考證。

聽一些魯菜廚師講,過去把子肉要用草繩捆紮,靠醬油潤色提味,不用鹽,現在賣把子肉的那些人,十有八九嫌麻煩,不再用草繩捆紮,口味上,也是參差不齊。

與把子肉,幾乎類似的,還有罈子肉、甏肉乾飯里的那塊肉,以及滕州大肉麵條里的大肉,先說罈子肉,這是濟南名菜,跟把子肉主要區別在於形狀,把子肉大厚肉片,罈子肉呈方塊,類似於紅燒肉,其實,很難說,這兩種肉沒有關係,或許互相借鑒,一脈相承也說不定啊。


再說濟寧甏肉乾飯,這個小吃,所謂的甏,是指一種盛放食物的器皿,這跟罈子肉,好像有點異曲同工之妙。歷史上的甏肉乾飯是什麼樣的?可能跟今天還是有些區別,元明清時期,濟寧因運河而興盛,為了適應來往客商的胃口,便產生了甏肉乾飯這種美食,乾飯就是米飯,當時是將肉和米一起放陶器皿燉,好吃省事,現在的甏肉乾飯,單說這種肉,基本上就是把子肉,實在是沒多大區別。

另外,山東滕州的大肉麵條,所配面的肉,也是把子肉,不過,可能比濟南把子肉、徐州把子肉稍微差一些,沒有過去用心講究了。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可能不同的食客,有過不同的體驗和感受,評判上,難免有失,整體而言,山東的小吃,實在是太多了,僅列舉了三大類,算是頗具代表性的小吃,不知道你去過嗎?

歡迎關注旅遊風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