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促發展 向新向未來——外國展商眼中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

新華社寧波5月23日電題:攜手促發展 向新向未來——外國展商眼中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

新華社記者鍾雅

主題為「向新 向實 向未來」的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22日至25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除14個中東歐國家外,本屆博覽會還吸引英國、法國等9個國家展商踴躍參與。

本屆博覽會展區面積、參展商數量和參展商品數量均創新高。中東歐展區面積達2萬平方米,來自400多家展商的8000多種中東歐特色商品集中亮相,既有水晶、蜂蜜、奶酪等傳統商品,又有智能家電等新產品。

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共同擔任本屆博覽會的主賓國。斯洛文尼亞組織了包括輕型飛機、化妝品等行業的15家企業參展。該國展位負責人拉娜·什瓦布告訴記者,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港與寧波港的緊密合作為強化雙邊經貿聯繫作出貢獻,期待博覽會為兩國汽車、文體產業合作搭建橋樑。

一家深耕跨境合作與市場研究的斯洛文尼亞企業去年在寧波開設了辦公室。其首席執行官安德拉茲·奧斯特羅韋爾什尼克介紹,近年公司促成的中歐企業合作數量年均增速達30%,反映出雙方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

奧斯特羅韋爾什尼克說:「中國市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市場之一,為外國企業提供了豐富的銷售、分銷和尋找合作夥伴的機會。本屆博覽會為歐洲企業搭建了與潛在中方客戶和合作夥伴近距離接觸的絕佳平台。」

5月,中東歐商品採購聯盟與順豐速運啟動戰略合作,依託後者的國際貨運航線與國內物流網絡,將中東歐商品進口周期由以往海運的40天至60天縮短至4天,運費由每公斤1.5歐元至2歐元降低至1歐元。奧斯特羅韋爾什尼克認為,新物流方式將促進果汁等保質期商品貿易,有利於中歐雙邊貿易進一步發展。

首次參展的一家斯洛伐克企業已深耕醫療植入物個性化定製15年。該公司計算機輔助製造設計師亞歷山大·克林說:「使用3D打印技術和鈦金屬製作的醫療植入物,對人體和寵物都有很強的生物適應性,公司期待通過這次展會結識更多中方合作夥伴。」

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立魅力中東歐專區,分「書、藝、畫、印、游」五部分,通過旅遊推介、時裝秀等活動,展示中東歐各國文化風情,吸引大量觀展者關注。

一家生產精油的波黑企業期待通過展會開拓中國市場。該公司總經理米利亞娜·馬里奇驚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認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大,消費潛力大,這對公司業務發展是好消息。

「我們的精油定位高端,在波黑約50公頃的花田只能產出幾百公斤精油,需要精準對接市場,」馬里奇對記者說,參加本屆博覽會為我們提供了鏈接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寶貴機會。「過去與中國企業合作主要靠互派訪問團,成本較高,參加博覽會讓我們更高效地匹配合作夥伴。」

匈牙利有12家企業參展,涵蓋消費品、軟件工程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等。現場展示的觸摸屏「魔牆」吸引眾多觀展者駐足,只需動動手指,即可體驗匈牙利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匈牙利出口促進局官員加博爾·阿特納表示,匈中良好關係為兩國經貿發展與企業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數字合作就是一大亮點,匈牙利研發的大量數字解決方案在中國生產、使用。

阿特納說:「經濟合作對歐洲和中國來說都至關重要,而匈牙利正是強化歐中經貿聯繫的旗手之一。」

原標題:《攜手促發展 向新向未來——外國展商眼中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程沛

來源:作者: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