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會員店迅猛擴張,食品安全事件與管理漏洞頻出

近期,盒馬因無抗雞蛋、獼猴桃、香梨蛋糕等一系列事件鬧的沸沸揚揚,再次將零售行業食品安全問題推向輿論風口。作為國內倉儲會員店標杆的山姆會員店,也正經歷着更劇烈的擴張陣痛 ——2024年以來新開門店12家,2025年目標衝刺60家,但黑貓投訴平台數據顯示,同期其食品安全相關投訴量同比激增 ,管理漏洞引發的糾紛持續發酵。

山姆會員店的迅猛擴張

在2022年之前,山姆的擴張相對穩健,從那之後,山姆在中國的擴張速度明顯加快,幾乎每年以6-7家的速度不斷開設新店。2025年,山姆更是火力全開,一口氣籌備了7家新店,除了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山姆的版圖也擴展到合肥揚州張家港等二三線城市。單店銷售額超過35億元的數量接近10家。這一數據,不僅反映出山姆單店盈利能力提升,也反映其競爭力不斷增強。

會員體系是擴張核心支撐:普通會員卡260元/年,卓越卡680元/年,中國區付費會員突破500 萬,續卡率62%,2024年會員費收入達13.7億元。自有品牌 "Member's Mark" 貢獻38%銷售額,其中瑞士卷、牛肉卷等爆品年銷量超2000萬份。但高速擴張導致供應鏈管理半徑急劇擴大——山姆中國80%生鮮依賴本地供應商。

密集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兩年,山姆的食品安全問題愈發凸顯。2024年10月,湖北武漢的肖女士在山姆超市花費69.9元購買的滷菜拼盤,正面標籤顯示分裝日期為當天,保質期為3天,而背面原廠標籤卻顯示保質期為1年。這一事件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和商家誠信的質疑。

2025年3月,重慶一位消費者撕開山姆全脂牛奶塑膠封膜時,幾隻黑色活蟲從箱底飛出,這一驚人場景被監控記錄下來,相關視頻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引發公眾關注和不滿 。

此外,近半年山姆的食安問題條目還包括霉變草莓、爆漿楊枝甘露、牛奶過期等,黑貓投訴平台關於山姆食安相關投訴大幅提升至上萬條。

管理漏洞引發信任危機

員工管理與商品管控的雙重缺失,加劇了山姆的信任危機。2023年,離職員工張某利用未註銷的企業微信賬號,引導採購商楊先生向山姆對公賬戶轉賬651.36萬元,款項到賬後當天,就被拆分為2000餘張購物卡冒領。

截至2025年4月,仍有550.63萬元貨物未交付,山姆卻以「員工個人行為」為由拒絕賠償,目前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楊先生表示,他在轉賬前後並未收到山姆方面關於張某離職的任何通知,且張某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一直使用山姆的官方渠道和賬號進行溝通,收款賬戶也是沃爾瑪 (深圳) 百貨有限公司,這讓他有充分理由相信張某仍代表山姆進行業務操作。

這起事件,將山姆的管理漏洞暴露無遺 。當擴張速度與管理能力失衡,再強大的品牌也難以承受信任崩塌的代價。對於山姆而言,如何在規模增長與品質堅守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關鍵命題。而對於整個零售行業來說,山姆的問題也敲響了警鐘,在追求規模與效益的同時,必須將食品安全與精細化管理置於首位,唯有如此,才能贏得消費者長久的信賴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