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A股市場的頑疾,一年250個交易日,找不出一天沒有公司減持,少的時候五六家,多的時候五六十家,平均每個交易日減持在15至25家左右,市場行情越好減持的公司越多,市場行情低迷減持的相應減少。
近期由於大盤持續向上,減持也由十幾家增加到了今天的四十幾家,減持金額上億的也比平時多,這些都是規則內允許的減持,所以無可厚非。
現在證監會出手:從嚴從快嚴治違規減持、特別是繞道減持、變相減持等擾亂資本市場秩序行為。比如離婚式分割財產減持,股權轉讓套現式減持,股權質押變賣式減持等。
大多數公司股東的股份成本在幾毛甚至更低,只要沒退市,什麼時候減持都是賺,只是多少的問題。誰都知道,如果限制減持或分紅不達標、低於發行價等不準減持,那麼IPO排隊現象就會減少甚至出現沒有排隊的現象。
看看最近幾年上市的公司,解禁第一件事無論股價高低都要減持,仔細想想也可以理解,上市時券商輔導,會計事務所做財務數據,發行費,上市過程中的各種環節,花的錢也不少,不減持這些錢從哪裡來?
盈利中來嗎?而有的一次減持相當於公司十年收益,還有的公司上市後一直虧損,沒有盈利,沒有分紅,不減持行嗎?所以市場現在對減持已經很包容了。
但每天幾十家公司減持,有時還違規減持,市場肯定承壓,去年減持金額約2千億,單今年5月6號到10號就有230位股東宣布減持,如果不治理不控制,這市場怎麼玩,減持永遠比增持多,最後錢去了哪兒?
為保護投資者權益,讓市場更公平公正,鐵腕整治,現在證監會對減持出手非常及時,一步一步來,先對違規減持重拳出擊,然後對虧損企業未分紅或分紅不達標企業減持加以限制和規範,相信A股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