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察 | 這顆「灣區之心」何以「搏」出資源配置新動能?

南沙再迎重磅支持。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從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等方面提出30條重點舉措,旨在推動廣州南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金融越是發達,金融機制越是完善,城市綜合實力就越強勁。十年來,近百項金融創新成果落地南沙,資金「引進來」「走出去」並舉,改革開放「試驗田」耕出發展「新高地」。站在新的起點眺望未來,「灣區之心」南沙不僅是區域交通中心和功能樞紐中心,還將是「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金融創新功能的承載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重要節點」。

今年的南沙,非比尋常。2025年是南沙建區二十周年、自貿試驗區建設(運作)十周年、《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中考之年以及「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通往世界,鏈接全球,南沙正在成為重要的一環。實踐證明,全球資源配置從根本上說是資金資本的配置。高質量「引進來」,吸引更多耐心資本展業興業;高水平「走出去」,助力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持續發揮金融貫通產業鏈、聯結海內外的紐帶作用,着力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持續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勢必為未來廣州新核心、灣區發展新引擎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立足灣區,持續加碼科技創新。當前,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正在加速與金融融合,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方興未艾。全球的金融增長點在於金融科技,「金融樞紐」的競爭點也在金融科技。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以金融「活水」澆灌創新之花,推動產業升級和價值鏈躍遷,將為建設南沙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注入強大動能。

協同港澳,全方位賦能開放發展。金融「活水」,潤澤社會。以數字化導航開道,金融「活水」就能暢流千行百業、增進百姓福祉。要圍繞社會民生金融服務、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重點領域,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進一步當好港澳「超級聯繫人」。譬如,推動跨境支付服務、信用融資便利化,使更多居民與企業享受區域融合紅利,充分釋放灣區經濟的集聚和外溢效應

面向世界,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南沙是灣區的南沙,也是世界的南沙。在南沙的改革圖譜中,堅持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持續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驅動着這片改革前沿陣地不斷突破制度壁壘。譬如,探索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加速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金融雙向開放格局形成;積極引入多元化投資機構,以多元化金融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南沙這顆「灣區之心」,正躍動着金融創新發展的脈搏,使全球創新要素在大灣區匯流成海、澎湃奔涌。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博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付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