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能源車企調整戰略多元布局國際市場
「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
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徐州市賈汪區的江蘇金彭集團有限公司,大廳LED屏上展示的一句英文歡迎詞格外醒目。金彭國際產業平台總經理周傑,當日正陪同孟加拉國Trade Intercontinental公司採購團隊參觀企業,並商談生產線在當地落地的具體細節。
「這一周,我們連續接待了來自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的11組客戶,或洽談海外工廠建設,或來了解產品信息,已成交4筆大單。」周傑告訴記者,儘管當前國際貿易形勢變幻莫測,但企業提前重點布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銷售所受影響微乎其微。
金彭集團是一家生產電動兩輪、三輪、低速四輪車以及高速汽車的全品類新能源汽車鏈主企業,於2018年首次在土耳其註冊進出口貿易公司,邁出進軍國際市場的第一步。截至去年,其全品類產品出口近70個國家,全球產品及品牌代理商超過2萬家,海外銷售額過億元。
泰國組裝工廠即將投產,4家海外工廠/倉儲正在籌備;全年計劃在全球新落地70家電動車海外直營店;年度全品類新能源產品海外銷售額預計增長80%……「未來我們電動三輪車和低速汽車的出口規模,要做到全國第一。」周傑說。
這樣的自信來自哪裡?「以電動低速四輪車為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老頭樂』,我們的產品已經通過歐盟所有國家以及東盟大部分國家L6e、L7e上牌認證,市場潛力巨大。近日與羅馬尼亞一家公司談妥的訂單,金額超過2000萬元。」周傑說,為精準滿足海外市場需求,企業還針對能源匱乏地區研發下線了光伏一體車頂電動三輪乘用車,將投向非洲市場。今年的廣交會上,公司日均接待客戶超1200人次,收穫170餘個意向訂單,鎖定7款熱門車型,訂單總量超千台。
「面對國際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在戰略上作出適時調整。」該公司聯席總裁李偉告訴記者,集團原本只有一家海外貿易公司,如今在貿易公司基礎上成立國際產業平台,並在各子公司設置外貿職能部門,產業平台與各職能部門形成上下聯動的矩陣,讓企業「揚帆出海」的底氣更足。
企業對產品質量近乎「偏執」的要求,也是其制勝國際賽道的重要法寶。在企業徐州生產基地5G智能工廠內,立體化生產線持續運轉,空中的吊臂將車架、外殼等零部件運送到各個工位,組裝完成後,車輛自動輸送到下一個環節進行檢測,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個生產工藝全部實現自動化。
近年來,金彭不斷投入巨資進行技術研發,在動力系統、底盤系統、智能系統、安全系統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累計獲得500餘項專利。「技術領先,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李偉說,面對海外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就是要用卓越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國際消費者的信賴,展現中國品牌力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張文東 劉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