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重拳出擊」!5月6號,強制退市,五大消息正式出爐

市場回顧與展望:

五一節前,A股市場呈現出指數分化的特點。創業板指和深成指表現較為強勢,呈現紅盤震蕩的態勢,而滬指則相對較弱。不過,市場的活躍度卻在提升,截至收盤,兩市全天成交額高達1.17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1446億元​​。這一成交規模的擴大,顯示出市場資金的參與熱情有所升溫,儘管指數表現有所分化,但整體市場的交易活躍度依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長假期間,外圍市場表現強勁,美股市場更是迎來了久違的連漲行情。納指和標普500指數不僅抹去了4月2日以來的所有跌幅,標普500指數和道指更是連續9個交易日上漲,標普500指數更是創下了自2004年以來的最長連漲紀錄​​。這種強勁的外圍市場表現,無疑為A股節後的開盤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圍。


回顧4月份,A股市場確實面臨了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展望5月,情況或許會有所不同。5月進入業績真空期,外部環境也趨於平穩,這意味着困擾市場的部分不確定性因素正在消退。

從技術指標來看,上證指數日線MACD仍處於多頭趨勢,儘管紅柱有所縮小,但60分鐘的KD指標已經調整到低位,即將進入超賣區,這或許意味着指數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結合外圍市場的強勢表現,A股在5月迎來開門紅的概率或許正在悄然增大,而科技、出口等相關板塊或許會成為節後市場的受益者。

消息匯總:

消息一:5月5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穿7.20關口,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首次​​。整個假期期間,人民幣匯率大漲了900多點,這種強勢表現無疑會提升中國資產的吸引力。高盛甚至預測,人民幣的穩步升值可能會吸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市場​​。這對於A股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外資的流入不僅能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還能提升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進一步增強市場的活躍度和吸引力。

消息二:據美媒報道,英偉達正在設計一款新的特供版AI芯片,以適應中國市場​​。這表明,儘管面臨著一些限制,但英偉達並不願意放棄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人工智能市場,任何企業都不願輕易錯過。然而,與此同時,國產芯片企業也在不斷發力。華為昇騰、寒武紀等企業正在不斷迭代追趕,國產AI算力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滲透步伐正在加快​​。這種國產替代的趨勢,不僅有助於提升國內科技企業的競爭力,也為A股市場中的相關科技板塊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

消息三: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廣道數字因2024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股票被實施停牌一天​​。節後復牌,這隻個股將正式變為「*ST廣道」,這也意味着北交所可能迎來首隻真正意義上的退市股票​​。從市場整體來看,這並非個例。近期,A股市場退市風險警示的情況頻繁出現,4月高達113家上市公司因觸發相關紅線被戴上「*ST」帽子​​。這反映出監管部門對退市制度的嚴格執行,以及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的加速形成​​。

消息四:永安葯業突發高管被留置,公司治理風險凸顯,5月5日晚間,永安葯業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勇家屬收到監察委員會的《立案通知書》和《留置通知書》​​。此前,該公司股價在短時間內大幅上漲,當月累計漲幅達55.92%​​。這一事件凸顯了公司治理結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也提醒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不僅要關注財務數據,還要重視公司治理的規範性​​。

消息五:同樣在5月5日晚間,*ST工智發佈公告稱,公司因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結果,疊加內部控制審計的否定意見,觸發深交所強制退市條款​​。該公司2024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虧損擴大至2849.53萬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91%,且自2021年以來已連續4年虧損​​。這反映出部分企業因長期財務困境和內部治理問題,最終面臨退市風險​​。

總之今天文章內容較多,講在最後。近期A股市場中,退市風險警示和公司治理問題頻發,反映出市場生態正在加速優化。村裡不斷重拳出擊,今年「退市新規」實施,退市數量或創出歷史新高。年內退市數量已經達到數十家,大家還是需要注意遠離那些問題公司,像立案調查、之前審計出現問題的。整理的問題名單可以仔細參考下,看看有沒有自己手上的!










聲明:取材自網絡,以上數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