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GDP增速連續十一季度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甘肅一季度再迎開門紅

甘肅省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比全國高出0.8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3位,連續11個季度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其中,一產、二產增加值增速分別位居全國第2位。

2025年1月9日,在慶陽市環縣小南溝鄉華能慶陽600萬千瓦風光綜合新能源示範項目一處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檢查安裝完成的光伏組件。該項目是「隴電入魯」重點配套電源,總投資超300億元。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對於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省而言,能長期保持穩定的較高速度增長,而且呈現出質量齊升、效速兼取的積極態勢,不僅彰顯了甘肅經濟的「穩中向好、穩中向優」,也體現出地區經濟潛能的釋放、經濟活力的牽引。

這來之不易的「6.2%」,得益於甘肅省近年來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的四強行動,推動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的整體躍升;得益於深入推進招商引資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充沛後勁;得益於積極把握「一帶一路」最大機遇,不斷完善的內外循環、雙向發力的發展新格局。

2025年1月6日,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展示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東數西算」工程規劃及建設推進情況。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在「穩」的底盤上培育「進」的集群優勢

甘肅是西北地區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工業基礎良好,擁有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機械電子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獨特,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礦種超百種,鎳鈷鉑鈀等十餘種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鉻鋅鎢金等五十餘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五位。

作為甘肅經濟「基本盤」的工業經濟,之前長期面臨產業鏈條短、產品層次低等問題。近年來,甘肅省工業經濟逐步擺脫「原字號」「粗字號」「重字號」為特徵的產業結構,在「穩」的基礎上持續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不斷培育「進動能」,已成為經濟挑大樑的「硬主力」。

「全部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0.1%,是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甘肅省統計局副局長顧克勇說,甘肅省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1%,居全國第2位,有色、電力、醫藥、建材等支柱產業增勢強勁,工業投資增速已連續50個月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2.5%。

圖為酒鋼集團東興鋁業生產車間拍攝。2025年一季度,該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利潤同比增長56.3%。(受訪者供圖)

甘肅省工業經濟不僅規模高速增長,其質效也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省屬重點工業企業捷報頻傳,金川集團聚焦「7納米以下芯片用銅鎳鈷關鍵技術攻關」,順利完成6N5高純鎳關鍵元素鐵、銅、鉛靶向除雜技術研究;酒鋼集團新型無磁鋼填補國內空白,因瓦合金、製冷壓縮機閥片用馬氏體不鏽鋼等多個新產品在航天、家電等領域成功應用,625鎳基合金首次成功應用於第四代核電項目;白銀集團高純碲規模化生產線、高純錸粉生產線建成投產,相關提純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同時,甘肅省還把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凝心聚力強工業的重要舉措,打造形成涵蓋鎳鈷銅新材料、工業母機、石化化工、建材、新能源裝備、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的13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其中自主創建的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以及與陝西聯合申報的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甘肅省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零」的突破。

2025年1月6日拍攝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甘肅)節點慶陽數據中心集群資源調度區一角。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甘肅省工信廳統計,今年一季度,甘肅13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產值1955億元,同比增長15%,有力支撐了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其中,覆蓋全省四個市的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建成國家級技術創新平台34家,電池用鎳帶材、核電用高溫合金等產品打破國外長期壟斷,酒泉市新能源裝備集群建成世界首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示範基地和全國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慶陽市數字經濟集群算力規模從2023年底的5000P增長到目前的5.73萬P,今年底有望突破10萬P大關,在國內算力中線大通道中躍居核心樞紐。近期,《2025中國園區算力競爭力研究》暨算力園區20強榜單揭曉,慶陽市榮膺全國算力園區20強榜首,成為國內「算力領航城市」。

這是2025年3月9日在甘肅省玉門市境內拍攝的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睿 攝

同時,甘肅省還培育了金昌市金川區鎳銅鈷新材料產業集群、白銀市白銀區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和酒泉市肅州區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等3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其中鎳鈷錳酸鋰電池產業鏈,新能源電池所需35種原輔材料本地供給率達到77%,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89%,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產值近百億元。

在先進產業集群帶動下,甘肅省工業經濟「進動能」不斷增強,新興產業穩定增長。今年一季度,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3%和19.2%。

2025年2月底,甘肅國際物流集團在南美洲秘魯的礦產品海外倉正式掛牌運營,這是甘肅省在秘魯的首個海外倉。(受訪者供圖)

在「活」的土壤中激發「引」的發展推力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有活力,經濟增長才有「活水」。一季度,甘肅新設立經營主體同比增長8.4%,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7.8%,民間投資連續15個月兩位數增長。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甘肅大力招商引資與優化營商環境的雙重驅動。甘肅通過政策賦能、服務優化,讓各類經營主體紮根隴原、輻照全國。近年來,甘肅每季度都會加強經濟運行調度,更為各類經營主體注入「強心劑」。

一季度,甘肅招商引資成果豐碩、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甘肅省新建、續建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1504.9億元,同比增長47.5%,完成投資佔全省的40.3%,拉動全省投資增長16.1個百分點。

其中,總投資410億元的甘肅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在甘肅玉門市加速建設,讓我國這一老石油基地煥發新活力,總投資超230億元的蘭州石化公司轉型升級乙烯改造項目正待國家相關部門研究推動,「百萬噸新材料」生產基地呼之欲出。

作為央地合作重大項目的慶陽同欣科技年產50萬噸輕烴深加工項目在慶陽市也正加速建設。項目負責人田磊說,該項目總投資超63億元,以油田副產輕烴為原料,生產用於高分子產品及可降解塑料領域的產品,預計今年底投料試車,年產值將在40億元左右,具有很強的產業鏈帶動效應。

3月11日,工作人員從蘭州中川國際機場T3航站樓出發大廳內走過。T3航站樓投入運營後,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的運行保障能力和效率顯著提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成績同樣亮眼。從河西走廊隴東高原,總投資4318億元的447個重大項目在一季度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投資增長11.9%。甘肅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立榮說,一季度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項目投資增速全部為正,其中10個市州實現兩位數增長,投資回升表明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的回暖向好,而新設立經營主體7.22萬戶、增長8.4%,其中新設立企業2.11萬戶、增長21.1%,顯示甘肅投資興業的吸引力正繼續提升。

甘南藏族自治州,G1816烏海至瑪沁高速公路加速建設,截至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41億元,項目建成後將有力支撐甘肅省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3月9日,中鐵二十局的建設者在已經貫通的蘭合鐵路黃家嶺隧道(右線)內施工。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鐵路方面,「銀蘭高鐵、蘭張高鐵蘭武段等高鐵線路相繼通車,天隴鐵路平慶鐵路、蘭張高鐵武張段等鐵路項目啟動建設,為全省發展起到了『通血脈、壯筋骨』的作用。」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岳說。

近年來,甘肅省將強基礎、管長遠、利大局的重大項目優先列入清單,確保區域經濟量質齊升。據不完全統計,一季度甘肅省混凝土泵車、樁工設備、壓路機開工率分別增長42%、25%和113%。

「與項目開工建設、投資快速增長等情況匹配度較高,充分說明全省投資增長實物量支撐有力、後勁十足。」周立榮說。

在「擴」的格局中激活「新」的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一季度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2.6%,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速超54%,展現出創新驅動的澎湃動能。在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拉動下,「引進來,走出去」成績持續提升。

2025年3月21日,蘭石集團中東客戶研製的3000HP超深井沙漠快速移運鑽機發運出廠。(受訪者供圖)

位於蘭州新區的蘭石集團,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額突破4億元,其中出口額佔比達99%,創造歷史新高。該企業介紹,目前全球在手訂單排產已至年底,各生產車間開足馬力趕製訂單,產品涵蓋沙漠石油鑽機、海洋石油模塊鑽機、抽油機壓力容器、反應器、快鍛壓機等多個品類,輻射俄羅斯墨西哥美國加拿大阿爾及利亞、南非、新加坡阿曼阿聯酋科威特、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圖為蘭石集團自主研發的氫安全測試用防爆倉,2025年一季度生產交付後,近期順利通過最終客戶法國某知名氫能企業驗收。(受訪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氫能裝備實現設計壓力、卸載速度和集成控制技術的全面升級,成功首拓國際市場,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某公司簽訂70MPa橇裝加氫站項目,有效推動氫能解決方案的市場化落地。作為甘肅省能源裝備製造龍頭企業的蘭石集團,近年來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催生氫能產業發展新模式、新動能,做強做精氫能核心裝備,「制-儲-輸-加-用」全產業鏈發展水平正在加快提升。

「氫能是未來能源的核心賽道之一。」蘭石集團董事長王彬說,甘肅省擁有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和「一帶一路」區位優勢,率先布局氫能產業,不僅能將甘肅打造成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高地,還能將氫能產業合作作為搶抓「一帶一路」機遇的重要抓手。

蘭石集團自主研發製造的125MN智能快鍛液壓機組項目在2025年3月底完成總裝,目前正在試生產。(受訪者供圖)

蘭石集團的海外訂單的火爆是甘肅「一帶一路」最大機遇持續放大的縮影。今年一季度,甘肅省凈增外貿經營主體108家。對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到147.6億元,同比增長45.4%。

特別是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5%,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離子蓄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13.6倍。

「主要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機遇。」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裴海鷹說。今年該企業依託中國建材中信集團等大型央國企總包項目帶動出口機電產品,以及現有海外客戶、代理商及貿易商客戶等渠道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已為12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產品和服務。

甘肅經濟發展的「春潮」在國際進出口方面得到直觀體現,這也是甘肅搶抓國家相關政策機遇的生動註腳。

2025年2月初,由甘肅物流集團供應鏈公司向阿聯酋供應出口的優質鋼材產品在天津港碼頭完成裝載。(受訪者供圖)

甘肅國際物流集團一季度成績同樣亮眼,2月份完成首單鋼材出口阿聯酋業務,2000餘噸優質鋼材產品出海。當月在南美洲秘魯的礦產品海外倉也正式掛牌運營,首筆1600噸進口銀精礦於3月下旬到達金川集團,實現貿易額近1700萬元。3月份,「中吉烏—阿」鐵公聯運國際班列實現每周1列常態化發運,進一步深化了甘肅與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的外貿合作。

甘肅省國際物流集團副總經理劉光武說,依託不斷織密的物流網絡,甘肅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了長期的物流合作和貿易往來,運輸品類也從最初的鋁產品、水果等基礎貨物,拓展至日用百貨、汽車配件、機械設備、傢具五金等多元化商品,並構成輻射土庫曼斯坦、伊朗等國的物流貿易網絡。今年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7%、物流收入同比增長10.3%、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25.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

甘肅正以「穩」的定力、「進」的姿態,不斷為「風景依然這邊獨好」的全國發展大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