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風向標|恆指沖高回落反彈現縮量信號 關稅風險仍未完全消散

財聯社4月10日訊(編輯 馮軼)港股今日繼續反彈,但增量利好主要來自海外市場。截至收盤,恒生科技指數收漲2.66%,盤中最多一度漲超6%。恒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上漲2.06%及1.76%,市場連續3日走高。

【恆指沖高回落反彈現縮量信號 空頭維持高強度沽空】

盤面上,今日大型科技股進一步拉升,快手、京東漲近4%,小米漲近3%,盤中曾大漲7.4%,百度漲超2%,阿里巴巴、網易、騰訊皆有漲幅。

其他熱點方面,此前受關稅影響明顯承壓的消費電子及蘋果概念股強勢拉升。黃金、航運、地產、汽車、家電等行業齊漲。下跌的板塊中,煤炭股集體走弱,農業、教育股短線連續回調。

整體上看,由於隔夜美股走強,且隨着市場對關稅風險計價消化,港股行情已有企穩跡象。疊加特朗普對關稅政策的最新態度出現180度大轉向,市場情緒也進一步修復,利好反彈格局。

但需要指出的是,今日恆指全天成交3955.34億港元,出現縮量信號。這也表明短期政策面利好主要對衝下行風險,行情進一步向上需新的利好催化。

沽空方面,總沽空金額為531.38億港元,相等於恆指成交額的13.43%,沽空佔比略有收縮,但仍處於近5日相對高位。

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70.42億港元、43.23億港元、38.18億港元。

【外盤走強提振多頭信心 關稅風險仍未完全消散】

行情層面,在4月9日宣布關稅政策生效不到一天,特朗普突然改變關稅政策態度,授權對不採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停,緩和了市場的擔憂情緒。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大幅收漲,納指漲12.16%,創第二大紀錄漲幅。此外,黃金、原油等商品也大舉反彈。日經指數早於港股開市,全天收漲逾9%。全球風險資產整體走強對今日港股也有拉動作用。

不過,港股近三日連續反彈後,實際仍未漲回特朗普關稅政策落地前的區間位置。

恆指截至今日收盤未能進一步突破站上21000點關口,且目前行情主要受益於政策利好驅動資金入場,與前期科技股引領的漲勢相比缺乏更為清晰的主線邏輯支撐,或考驗反彈持續性。

另一方面,儘管特朗普關稅政策出現「逆轉」,但相關風險並未完全消失。

在特朗普改變對關稅政策的態度前,市場已開始計價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對等關稅生效當日,美債暴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今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元指數也同步走弱。有分析稱,這甚至表明投資者對常見的避險資產失去信心。

另據報道,歐盟同意將原定於4月15日針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暫停90天,但進一步反制措施的準備工作仍在繼續。

東盟國家也召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討論經濟前景等問題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稱,徵收關稅和潛在報復措施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加劇資本流動和匯率的波動。

此外,特朗普在發佈關稅政策調整言論後,國際金價仍在跳漲拉升,也表明有部分資金正無視風險緩和的利好,大舉加倉避險資產。

【市場博弈關稅預期炒作內需概念 外資看好中國資產韌性】

更為關鍵的是,a股今日雖然也是繼續走強,但不僅跑輸港股,還出現縮量信號。

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61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901億。盤面上,個股普漲,全市場超4900隻個股上漲,消費、免稅、電商等內需概念漲幅居前,總體以交易「關稅」預期為主。

不過,近期海外擾動因素髮酵,全球股市迎來巨震,港股及a股在政策支持下短線堅挺的走勢也逐漸引發外資機構關注。

近日,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富達國際、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摩根資產管理等多家外資機構集體發聲,表達了對中國資產的三大核心研判,其中估值優勢顯著、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科技創新邏輯強化等優勢被提及,成為中國市場的韌性支撐。

綜合來看,在外盤反彈和內部的雙重提振下,港股短線或還將保持一定動能。除關稅這一核心焦點外,進入4月是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期,業績驅動也或為個股帶來催化。

展望後市,考慮到關稅影響的長期性,具備剛需屬性,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且有政策支持的行業板塊或具備一定防禦屬性,這一點在本周動蕩的行情中也已有所體現。

(財聯社 馮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