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期待民營企業茁壯成長

民營企業階躍星辰不久前聯合界面財聯社推出「AI小財神」,這款面向金融行業的智能助理產品,能進行數據挖掘、財報解讀,為投資者提供直觀的市場信息呈現方式。「大手拉小手」間,中大小企業各展所長。

深耕經濟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英,發現這樣的「互通有無」越來越多。龍頭企業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民營企業盡情展示活力與創造性,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持續做下去,可以分行業組織中小企業與央企、國企、大型製造企業等鏈主企業供需匹配,建立融通創新生態。」

過去一年裡,張英深切感受到民營企業家們蓬勃向上的創新銳氣。一池春水,在申江涌動。上海民營企業經濟貢獻大、覆蓋領域廣,創新活力也十分強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共12202家,其中民營企業佔83.4%。

張英的履職,從發現問題開始。她提到,有一批海外回國的優秀創業人才,紮根在民營企業,推動新經濟發展。在同這批創業者對話時,他們紛紛點贊上海的營商環境:「上下樓就是上下游」,政策配套扶持很「貼心」。「但他們也暢想,能不能在准入門檻和融資方面,給予更為寬鬆的空間?」

當前,上海已經開始「輸血」助推民企成長。比如,去年普惠小微貸款規模突破1.3萬億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規模超3300億元,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資本金從100億元逐步增加到200億元,年度業務規模突破1200億元,擔保費率維持在0.5%。張英認為,應當構建「全鏈條」要素賦能體系,繼續加大「專精特新貸」規模,提升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額度上限,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在普惠性政策服務體系方面,張英認為,可以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貸款貼息等以「免申即享」方式精準直達企業,支持「無縫續貸」機制向中小企業拓展。

寰泰能源的風電設備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運轉,上海民企正不斷走出長三角、走向世界舞台。張英發現,許多企業在海外仍面臨法律、金融等「水土不服」難題,這就需要國家層面支持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合規經營、海外用工、法律諮詢等綜合性服務。

人工智能狂飆突進,也影響到了民營經濟發展。張英認為,民營企業家們應當乘着東風將AI「為我所用」。比如,可以開展「AI+」賦能行動,培育垂類模型解決方案服務商,加大中小企業智能化技改支持力度。

一個個「痛點」轉化為資政建言的「靶點」,正如張英所言:「履職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與企業家並肩前行,創新火花終將迸發。」

記者手記:在創新磁場中孕育下一個「破局者」

上海創業氛圍濃不濃?

全國政協委員張英口中的「一池春水」,正隨着民營企業的創新浪潮泛起漣漪。

以低空經濟為例,長三角大部分初創企業都發家於上海,一部分前往其他城市發展;離開上海後又回來創業的例子也不勝枚舉。這種「出走」與「回歸」、「紮根」與「遠航」的軌跡,恰是上海創業生態的生動註腳——它既提供着「上下樓即上下游」的產業鏈密度,又保持着面向全球市場的開放氣度。

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打造創新生態不僅需要「大手拉小手」的產業協同,更需構建讓人才「輕裝上陣」的社會支持網絡。當政策從「輸血」轉向「造血」,當創新從「單點突破」升級為「系統賦能」,相信下一個行業領軍企業的誕生水到渠成。

原標題:張英:期待民營企業茁壯成長|築夢現代化 闊步新征程·迎全國兩會

欄目主編:祝越 文字編輯:王宛藝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文匯報 占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