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收窄就是房價拐點,有點太樂觀,也太盲目了吧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4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數據顯示,10月份,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全部收窄,降幅為0.3%和0.2%;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一線城市由降轉升,幅度為1.6%,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降幅收窄,降幅分別為0.5%和0.3%。

對此,有關專家認為,房價拐點已來,而且是全方位的房價拐點。尤其是二手房價格調整,是本輪樓市調整周期中非常重要的現象。因此,房地產市場預期將有所改善。

說實在的,我們並不否認房價降幅收窄這個現實。特別是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還出現了由降轉升現象。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房價拐點已到,恐怕有點過於樂觀,甚至有點盲目了。因為,需要關注的,絕不是房價漲幅,而是居民購房信心。

想一想,從去年到現在,各級政府出台了多少刺激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如果這麼多的政策出台,房地產市場仍然紋絲不動,那就真的出現嚴重問題,甚至處於崩盤邊緣了。自然,眼下的房價變動,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也是政策強心針作用的結果。特別是一線城市,放開限購以後,炒房者的魔瓶也被打開了,總得有點表現吧。

那麼,廣大居民的購房熱情有沒有得到釋放、信心得到恢復呢?顯然沒有發現。相反,等待與租房仍然是大多數居民、特別是年輕居民的主要心理。他們仍在等待房價的下跌,等待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代價購房,或者繼續租房,而不想房價稍有波動,就立馬出手購房。

我不知道,這是購房者的覺悟呢,還是購房者已經真的麻木了。自然,房價拐點也就沒有到來,房價下跌也仍然是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格調。關鍵就看,下跌的底線在哪裡,包括開發商能夠承受的底線和購房者願意接受的底線,必須兩者找到結合點,房價拐點才能真正到來。

我的觀點是,真正的房價拐點,需要再等兩到三年;房價的下降幅度,則在15-20%。到時候,廣大居民的購房熱情也會得到一定釋放,購房信心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