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顧客怒刷10000元!郭敬明吃透富婆?從文學到高端美容都贏麻了

  • 首發|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圖源:抖音)


引言:曾以《小時代》系列作品叱吒文壇與影壇的郭敬明,如今跨界轉身,以全新身份亮相——妝造店老闆。人均消費高達1509元,更有女顧客怒刷1萬元,小四狠狠拿捏了女性高端消費群體。



店鋪人均消費1509元

「郭氏審美」是割韭菜還是真值得?


4月13日,#郭敬明開新店人均消費1500元#的詞條衝上微博熱搜。



郭敬明的新店「SHISPACE舍作」坐落於上海靜安區中心地帶,開業僅三個月,就已經登上了大眾點評網「上海美容/SPA熱門榜」第一名。


大眾點評上可以看到,這家高端妝造店人均消費為1509元,其中高級的「色彩測試」團購價就要1388元,銷量500+。


(圖源:大眾點評截圖)


根據店鋪簡介,「SHISPACE舍作」專註於提供多元化的美妝服務,包括妝容定製、色彩判斷、化妝課程以及骨相紋眉等。



更令人矚目的是,其服務對象涵蓋了娛樂圈眾多頂流明星,如楊冪迪麗熱巴虞書欣時代少年團以及張藝興等。



美容店的明星項目——頂級「色彩測試」,深受顧客喜愛。這一服務通過全面考量顧客的膚色、臉型、日常場景、穿搭風格以及個人喜好等因素,為顧客量身定製出最適合的妝容和造型。



得益於這一創新且個性化的項目,截至目前,店鋪僅憑此一項服務(超60單)便實現了超過70萬的盈利,足見其受歡迎程度和市場潛力。



「SHISPACE舍作」的小紅書賬號還發帖稱,「今天來了一位非常有氣質的女孩子!來體驗店裡的色彩測試,沒想到深得客人滿意,後續直接怒刷1萬。


(圖源:小紅書截圖)


《小時代》自上映以來已過去了十一年,然而,影片中的妝容與造型即便在今日看來,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審美水準。許多網友評價,「只有郭敬明能夠拍出這種紙醉金迷的感覺。



郭敬明執導的影視作品由於能夠放大演員的顏值,曾多次被網友評價「可以改行做妝造」。他似乎也聽見觀眾的呼聲,於是,他把自己的「郭氏審美」帶進美容領域,正好又趕上了一波「爆改」潮流,甚至吸引了不少知名明星和百萬網紅,可謂是流量金錢雙豐收。



對於郭敬明的「SHISPACE舍作」,部分網友持肯定態度,他們認為人均1500的消費相當值得。畢竟,郭敬明的審美向來為人稱道。此外,考慮到上海的高物價水平,這樣的消費標準也屬正常。



也有部分網友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這更像是「割韭菜」,甚至懷疑郭敬明可能是想在退出娛樂圈之前再「狠撈一筆」,還有人說,這種所謂的「爆改」更像是一種「虛榮稅」



當然,不管這些項目是否值得,不可否認的是,郭敬明確實是一位「很會做生意」的成功商人,從他最開始執導的《小時代》系列票房合計18億,到現在新店開業能賺超過70萬,無一不證明了郭敬明的商業敏感度。


商業版圖不斷擴張

郭敬明正在悄悄「內卷」娛樂圈


郭敬明在十六年前出版《小時代》,在文學界一炮而紅。後來,他又正式成立「上海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為80後作家中的第一位老闆。



他在2007年的版稅收入達到了1100萬元,隨後在2008年這一數字增長至1300萬。到了2010年,他的版稅收入更是躍升至2450萬元。憑藉這些版稅收入,郭敬明多次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的首位


(圖源:鳳凰新聞、財經連環話)


而他並不止步於此,而是將文學與影視進行IP聯合。2013年,他執導的電影《小時代》又登上大熒幕四部加起來有18億的票房



如今,郭敬明又走上高端美容的商業之路,剛開業三個月就賺了70萬。同時,企查查顯示,郭敬明關聯的企業加起來共有11家,其中7家為存續狀態。



而事實上,娛樂圈的明星「卷副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陳赫就曾藉著自己在《愛情公寓》飾演曾小賢的熱度,開了連鎖的火鍋店「賢合庄」;白敬亭憑藉其對鞋服的熱愛及審美出圈,隨後創立自己的鞋服品牌GOODBAI鄭愷因為《跑男》獲得大眾喜愛,也開了火鍋店「火鳳祥」……



那麼,副業也成了檢驗明星品德的標準之一。大家都想賺錢,但明星開副業究竟是割粉絲韭菜還是對得起良心,其成果就可以直接顯現。



「賢合庄」火鍋店曾被揭露涉嫌使用合成肉欺騙顧客,甚至出現了顧客在火鍋中吃出塑料的驚人事件;


GOODBAI品牌在兩個月前的產品抽檢中,因其牛仔外套的PH值超標而被迫下架;


而「火鳳祥」自開業以來,接連被曝光存在裝修抄襲、虛假宣傳以及涉嫌割韭菜詐騙等不良行為。



可見,其實明星開副業存在很大的挑戰和問題。首先,藝人需要在保證主業的同時,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來經營副業,避免因為副業影響主業的發展,引起「事業粉」的不滿。



其次,明星需要謹慎選擇副業領域和合伙人,避免因為不熟悉的領域或者不靠譜的合伙人陷入風險,或者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最重要的是,要把產品質量和顧客需求放在第一位,錢可以賺,但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那些因為自己「明星身份」慕名而來的粉絲


《小時代》被嘲十餘年

郭敬明憑啥還能收割流量


眾所周知,《小時代》已經成為爛片中里程碑式的存在



然而,郭敬明的身上卻存在着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儘管他的作品在故事情節和價值導向上飽受質疑,經不起深入推敲,但票房和收視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叫罵又叫座」的態勢。



縱使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但每到8月18號,網友們還是會成群地、自發地「為我們從小到大的好朋友」顧里慶祝生日,而在日常中林蕭你罵人真高級」和「發爛發臭」等台詞也成為了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梗



十年前,人們對《小時代》嗤之以鼻;十年後,人們玩《小時代》的梗玩得不亦樂乎人們對於《小時代》持續的關注和態度轉變,似乎也呈現出了一個大時代的變化。



十年前,我們對於赤裸裸地炫富、拜金持着一種鄙夷的態度。那時候大家都還普遍相信努力和奮鬥的意義,小年輕們也堅信「真愛可抵萬難」,那時候熱播的可都是「崇尚純愛」的台灣偶像劇。


(圖源:郭敬明豪宅圖)


而十年後,我們發現十年前的畢業生工資是三千,十年後的如今畢業生工資還是三千,勤勤懇懇的打工人似乎很努力都還是漲不了工資全網都在批判「戀愛腦」,主張「搞錢/事業最重要」



此時,當我們再度審視《小時代》中的這句台詞——「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許多網友表示了贊同。


而在電影里姐妹們上一秒互扇耳光下一秒就和好如初,也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發瘋」的精神狀態



哪怕《小時代》飽受爭議,成為人們不屑於談論的爛片,但不可否認的是,《小時代》延伸出的種種意象已經超越了大多數爛片只會被逐漸遺忘的境遇,悄悄地成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流行文化」



或許連郭敬明本人都沒想到,過去這麼多年,他竟然還可以從中「收割流量」。正如《小時代》片尾曲唱的那樣,「歌者當歌,不管好時代壞時代,有人矚目就好,別管大時代小時代。」


抄襲風波不斷,郭敬明還混娛樂圈嗎?


在郭敬明涉足妝造店之前,他已經在娛樂圈「名聲掃地」



其執導的電影《晴雅集》在2020年上映,不到兩周就下架。在這部電影剛上映時,編劇余飛宋方金等人在微博發佈一封信,指控郭敬明抄襲剽竊,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簽名。



此前,他的夢裡花落知多少》被判抄襲庄羽的《圈裡圈外》,他的《幻城》和日漫《聖傳》也有諸多相似之處,他的《爵跡》被網友發現抄襲《fate》。不僅如此,《東京巴比倫》《陰陽師》都被扒出抄襲……


(圖源:某綜藝訪談截圖)


他的名聲就此一落千丈,之後無論輸出什麼作品都會被人詬病。而如今他將目光瞄準高端美容,是否不打算再混娛樂圈?



他曾以原創作家的身份帶着他的作品出圈,而後在文學和影視行業的事迹卻顯得十分急功近利,似乎已經忘記自己的初心。如今他選擇在美容行業創業,哪怕為此擱置甚至放棄自己的文學或影視事業,其實都並不讓人意外。



郭敬明從四川的小縣城走到上海的市中心,在曾經,濃濃的自卑感包裹着郭敬明的心。考到上海大學的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開心,因為身邊的同學都是有錢人。



他開始信奉有錢就是一切,他毫不掩飾自己對金錢的追求,早年接受採訪時就直言:「我做任何事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賺錢。」


當被問及藝術與商業如何選擇時,郭敬明也坦言:「如果硬要選的話,我會選擇商業的一端。」



當年《幻城》能一年賣出50萬本,讓郭敬明發現了「青春疼痛文學」背後的商機


圖為:《幻城》簽售時的郭敬明


於是,他在大三就輟學,成立文學工作室,而後又成立相關的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也就有了後來我們所看到的「能拍出真正的紙醉金迷」的郭敬明。



寫在最後


創作也好,轉行也罷,他一直以來的行為彷彿都在1:1復刻《小時代》的紙醉金迷,端坐在奢侈品堆出來的「王位」上,欣賞自己用金錢和流量構築出來的「商業帝國」



而於觀眾和消費者而言,大家只希望無論郭敬明路在何方,都能堅持初心,堂堂正正


郭敬明從文學到影視,又從影視到高端美容,不斷地用他獨特的審美拓展商業版圖。其中雖然備受爭議,卻似乎依然不影響他「撈金」。


(圖為:郭敬明鑲有紅寶石的水晶燈豪宅)


您願意體驗一波人均消費1500元的「郭氏審美」嗎?對於郭敬明的商業歷程,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看法,謝謝。


國內運營較早的財經自媒體,每日為您探索品牌秘密,讀懂國內外消費市場!致力品牌營銷、新科技、新消費,歡迎關注@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