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正逐步重塑社交平台的生態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李覲麟
排版/ Annalee
在「今天我要按時下班」的微博下,提醒「明天也要準時上班哦」;在「我過得不幸福」的微博下,安撫道「親愛的,快樂和幸福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在「我要改變自己」的微博下,鼓勵說「寶寶你很好,不要改變」……
而這些評論都出自同一位網友,即微博的評論區AI機械人「評論羅伯特」,它常常出現在各種原創微博的評論區,畫風難以捉摸,通常雞湯鼓勵,有時溫暖治癒,偶爾則主打一個「已讀亂回」,留下許多「AI無法替代人」的證據。
3月中旬,微博AI機械人「評論羅伯特」在微博宣布,已支持樓中樓回復,不過該功能目前還在測試中。當「羅伯特」出圈,3月初,小紅書也開始逐步內測評論區新功能,AI一鍵總結筆記內容。而在此之前,B站也早已推出了AI視頻總結助理等「省流課代表」。
這似乎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社交平台先後推出活躍在評論區的AI機械人,有的側重互動性,有的偏向於工具性。而對於用戶和平台而言,「羅伯特」和「薯隊長的小助理」們,到底意味着什麼?
小紅書內測官方「AI課代表」
「評論新功能,AI回復搶先體驗」3月2日,一部分小紅書用戶收到了來自「薯隊長的小助理」通知稱「恭喜你成為評論區AI新功能首批體驗官」。據報名消息,3月7日,小紅書開始逐步內測評論區新功能,AI一鍵總結筆記內容。只要在筆記評論區@薯隊長的小助理,它就會自動總結圖文、視頻筆記內容,歸納相應重點。
而在三月中旬,鋅刻度留意到,目前「薯隊長的小助理」這一官方賬號下已經有超7萬粉絲。該賬號的簡介為:在筆記的評論區艾特我,小助理會作為課代表隨叫隨到;對筆記內容有疑問也可以艾特小助理來解答,並表示「小助理是一個成長中的AI,互動內容會越來越準確,請多包涵」。
小紅書開啟AI回復內測
簡單來說,這一官方賬號主要針對長圖文內容,提供概要。對於小紅書更常見的短篇幅圖文筆記,這一功能則顯得有些雞肋。
鋅刻度在小紅書搜索發現,目前用戶對「薯隊長的小助理」的使用頻率和討論度都較低,尚未引起用戶太多關注。此外,經鋅刻度測試發現,目前在筆記的評論區艾特「薯隊長的小助理」,並不能及時得到總結評論的回復。而針對視頻內容該功能能否使用也未被提及。
事實上,評論區的「AI課代表」倒也不是新鮮事。早在小紅書開啟內測之前,B站早在去年就上線了一批AI課代表賬號,通過調用 AI 課代表賬號,用戶可以獲得視頻內容的總結回復。這一功能在 B 站受到了大量關注,有些 AI 課代表甚至漲粉超過 25 萬。而這些B站的AI視頻總結助理,被網友稱作「省流小助手」。
「這些AI總結助手真的還是有點東西。」桃子常用B站看一些網課視頻,「我經常只想看其中一部分知識點的內容,但之前沒有小助手,就只能手動拖進度條,或者等好心人來做課代表幫忙總結時間軸,但現在只用艾特機械人就行了。」
鋅刻度留意到,目前B站長視頻下常出現的AI機械人包括「機器工具人」「有趣的程序員」「課代表貓」「AI課代表呀」「星崽」等等,而他們能提供的功能除了在評論區快速總結視頻內容並註明重點內容的時間點,還能提取圖片、聽歌識曲、笑點解析等。
「羅伯特」出圈,誰對它又愛又恨
相較於小紅書和B站這類「課代表式」的AI工具人,出現在微博評論區的「評論羅伯特」則因為互動性更強,討論度也更高。
日前,微博AI機械人「評論羅伯特」在微博宣布,已支持樓中樓回復,表示「現在我可以進行樓中樓回復了,對於博主的回復羅伯特會再評論一條哦,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的,歡迎大家來找我玩喲」。而在此之前,「評論羅伯特」原名「評論哇噻機械人」,是以微博用戶身份活躍在網友評論區的智能機械人。在微博發佈原創內容或者艾特此號,則有可能收到它的回復。
彼時,微博官方對此的介紹是:「一個天生的捧哏,一個有趣的靈魂,一個不知疲倦的顯眼包。」而「當大家在微博上發佈原創內容時,我會時不時跳出來,在下面發佈一條評論。」
事實上,在2023年7月「評論哇塞機械人」上線前期,還有許多網友認為這一功能「大可不必」。但在短短几個月間,更名後的「評論羅伯特」憑藉一些「高能」和「無厘頭」回復出圈了。
圖片來源:羅伯特受害者聯盟
這其中大部分評論主打一個「已讀亂回」,讓人覺得哭笑不得,卻剛好契合了當代年輕人「誰能不發瘋」的情緒,比如當網友發微博稱「為什麼還要我努力,我已經夠努力了到底還要我怎麼努力」時,羅伯特評論「我也想問,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又比如明明網友發了馬面裙的照片,羅伯特卻評論「這個眼影真好看」。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會猝不及防地被這個AI評論機械人治癒,比如當網友發佈微博表示「分享欲太旺盛了會感覺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羅伯特則安慰道「不會的寶貝,你分享欲旺盛只是因為你熱愛生活」。
於是,甚至出現了「羅伯特受害者聯盟」賬號,專門發佈「評論羅伯特」令人無語或治癒的評論合集。鋅刻度留意到,目前「羅伯特受害者聯盟」已有超20萬粉絲,發佈了超4000條微博,獲得了超兩百萬的轉評贊。
不過,在小紅書和微博等平台,還有不少網友表示並不喜歡這一「毫無邊界感」的AI機械人,「我的微博就是用來吐槽的,並不想看到任何評論」「能不能禁止羅伯特來評論我?」「希望羅伯特閉嘴」……這類吐槽並不少見。
事實上,除了微博,快手也推出了類似的評論區互動AI機械人,「AI小快」允許用戶在評論區生成梗圖,進行AI斗圖,還可以和智能小助手進行對話互動。不過,「AI小快」有點像正經版的「評論羅伯特」,回復較為官方。值得一提的是,快手官方將AI繪畫功能也接入了評論區。
AI重塑社交
事實上,當各個領域的巨頭都爭先恐後布局加碼AI大模型,社交平台也在不斷嘗試。
以小紅書為例,在其內測AI評論區助理之前,小紅書從去年9月開始內測一個名為「Davinic」(達芬奇)的AI聊天功能。「Davinic」可以為用戶提供偏向好物生活類的問答,包括旅遊攻略、美食攻略、地理和文化常識、生活技巧、個人成長和心理建議,以及活動推薦等。
據介紹,小紅書的這款AI智能聊天助手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結合用戶的興趣、行為和偏好等方面,推薦更加個性化的內容和交友對象,讓用戶可以享受到豐富和智能的交互體驗。
更早些時候,小紅書還推出過群聊ai對話功能。用戶可創建一個AI群聊「聊天室」,添加AI角色進入群聊後,群成員可以與被角色定位好的「AI人物」進行對話互動。這項功能目前還在處於灰度測試當中,並沒有全面上線。
而微博也不僅有羅伯特,還曾推出「明星AI情感伴聊」的功能,實現用戶在向明星發送私信、並授權使用該功能後,專屬AI助手將模仿明星的聊天方式和風格進行自動回復.
不僅是小紅書和微博,在去年12月初,有關媒體報道稱,抖音計劃在主APP內推出多個AI聊天機械人,並已經上線了首個AI聊天機械人「抖音心晴」,定位是情緒關懷機械人。
「像微博的評論羅伯特和小紅書聊天機械人,背後應該都是單模態語言大模型,而像總結筆記內容和提煉視頻概要的課代表類機械人,背後應該是多模態大模型。」 國內一科技企業的算法工程師齊順(化名)告訴鋅刻度,相較而言,後者的難度會更大,「因為羅伯特只需要讀懂文本,然後輸出較短的文本,但總結視頻要點,它則需要同時具備處理視頻內容、音頻內容和文本內容的能力。」
事實上,無論是哪一種AI機械人,目前的主要目的都是活躍平台氛圍,增加互動性,從而提高用戶黏性,亦或是更好地鏈接用戶和內容創作者。正如「評論羅伯特」曾在微博發佈說明稱平台上線評論羅伯特的初衷是,「希望藉助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優化普通用戶的發博體驗,提升普通用戶在平台內容生產中的活躍度。」
圖片來源:評論羅伯特的微博
可以預見的是,AI技術正逐步重塑社交平台的生態。正如清華大學傳播學研究證實,社交機械人正在參與輿論的形成、使得社交媒體的信息環境更加複雜。在很多熱門議題的傳播中,都有社交機械人參與的痕迹。
只不過,從眼下來看,大部分社交平台的AI機械人都尚在「成長期」,也有不少用戶擔心大量的AI評論會破壞原有生態。如何讓AI更好地「反哺」平台和創作者,還有待平台不斷思考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