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個人微信、支付寶進賬超過這個數,嚴查!

你知道嗎?

無論是銀行卡、微信、支付寶

還是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

只要你的收款金額

超過一定的數額

就有可能被查

甚至被凍結賬戶

個人賬戶收款高於這個數

要小心!

2023年10月,一家企業曾因個人賬戶收款未報稅構成偷稅,僅罰款就高達300萬元。

那麼個人賬戶收款多少容易被查?《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曾給出明確答案:

這3種情況,會被重點監管:

  • 任何賬戶的現金交易超過5萬元;
  • 公戶轉賬超過200萬元;
  • 私戶轉賬超20萬元(境外)或50萬元(境內)。

15項可疑交易重點監管:

  • 短期內資金分散轉入、集中轉出,或集中轉入、分散轉出;
  • 資金收付頻率及金額與企業經營規模明顯不符;
  • 資金收付流向與企業經營範圍明顯不符;
  • 企業日常收付與企業經營特點明顯不符;
  • 周期性發生大量資金收付與企業性質、業務特點明顯不符;
  • 相同收付款人之間短期內頻繁發生資金收付;
  • 長期閑置的賬戶原因不明地突然啟用,且短期內出現大量資金收付;
  • 短期內頻繁地收取與其經營業務明顯無關的個人匯款;
  • 存取現金的數額、頻率及用途與其正常現金收付明顯不符;
  • 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短期內累計100萬元以上現金收付;
  • 與販毒、走私、恐怖活動嚴重地區的客戶之間的商業往來活動明顯增多,短期內頻繁發生資金支付;
  • 頻繁開戶、銷戶,且銷戶前發生大量資金收付;
  • 有意化整為零,逃避大額支付交易監測;
  • 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行為
  • 金融機構經判斷認為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行為。

央行發佈的銀髮〔2018〕125號文件中提到,非銀行支付機構也需要提交大額交易報告,也就是說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大額交易也會被稽查到!

「雙高」人群監管更嚴!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曾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明確:

①將建立健全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依法加強對高收入高凈值人員的稅費服務與監管;

②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和監管。對逃避稅問題多發的行業、地區和人群,根據稅收風險適當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

③對隱瞞收入、虛列成本、轉移利潤以及利用「稅收窪地」「陰陽合同」和關聯交易等逃避稅行為,加強預防性制度建設,加大依法防控和監督檢查力度。

2、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

①將重點關注高收入行業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各項工資、薪金所得,尤其是各類獎金、補貼、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等激勵所得;

②推進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常態化管理,不斷提高申報數據質量,加強申報補繳稅款管理;

③對以各種發票沖抵個人收入,從而偷逃個人所得稅的行為,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④對投資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員從法人企業列支消費支出和借款的,應認真開展日常稅源管理和檢查,對其相關所得依法徵稅;涉及金額較大的,應核實其費用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

⑤加強稅務機關與公安、工商、銀行、證券、房管、外匯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與機構的協作,共享涉稅信息,完善配套措施。

最後提醒大家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勿進行非法交易

1、遵守法律法規,不進行非法交易、洗錢等違法行為;

2、在使用微信、支付寶等平台進行轉賬收款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的安全,不要隨意泄露給他人;

3、如果轉賬收款金額超過了規定的數額,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並接受審查。

來源:光明網、中國會計報、政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