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谷科技毛利率大幅下滑,8名股東突擊入股,估值一年漲3倍 | IPO觀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在衝刺創業板的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谷科技」)近期回復了深交所的首輪問詢。據悉,這家電動兩輪車充換電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本次IPO擬募資10.94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鈦媒體App注意到,宇谷科技近年來雖然業績增長迅猛,但毛利率下滑明顯。在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公司收入增長面臨可持續性風險。此外,公司在IPO前曾有8名股東突擊入股,將公司估值在一年左右時間抬升3倍。值得注意的是,突擊入股的名單中,保薦機構中信證券的子公司赫然在列。

毛利率顯著下滑

資料顯示,宇谷科技是國內領先的電動兩輪車充換電設備和服務提供商。公司研發了換電業務系統「這鋰換電」,自主生產鋰電池和換電櫃。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換電業務已經布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66個城市,上線運營換電櫃2.37萬台,電池51.75萬個。

報告期內,公司網用戶數量快速增長,從2020年末的3.63萬個增加至2023年6月末的39.11萬個,增長近9.77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公司2022年市場佔有率為12.1%,排名行業第二,在行業競爭中佔據一定優勢。

隨着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業務開拓城市增加,公司營業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383.57萬元、22,879.85萬元、55,873.50萬元和40,734.54萬元,2020-2022年複合增長率144.02%。

不過,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宇谷科技毛利率卻出現顯著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58%、33.82%、28.54%和26.58%,下滑的原因主要系換電服務毛利率下降,以及毛利率相對較高的充換電設備銷售收入佔比下降。

盈利能力分析,來源:招股書

就換電服務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宇谷科技稱系原材料電芯採購價格上漲以及設備先行投入導致成本增加。報告期內,公司換電服務發展迅速,資源亦向換電服務傾斜,換電服務收入佔比上升、充換電設備銷售收入佔比下降。2023年1-6月,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6.58%,較2022年下降2.03個百分點,主要繫上半年騎手等終端用戶春節返鄉等因素。

目前換電服務市場主要由騎手等即時配送員組成。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年中國電動兩輪車換電滲透率為22.5%,預計2026年,換電市場滲透率將上升至54.1%。在主要用戶群體即時配送員增加以及換電滲透率提升的雙重背景下,電動兩輪車換電市場規模具備較大的上升空間,2022年到2026年,中國電動兩輪車換電服務市場規模將從45.3億元上升到201.1億元。

對於宇谷科技來說,近年來換電服務業務迅速發展,公司也已建立了與電動兩輪車車行、外賣平台配送站點等具備騎手資源主體的合作。不過,入駐外賣平台能夠為換電品牌提供一定的營銷引流作用,但換電運營商需向外賣平台支付一定費用。

目前,行業中存在部分與外賣平台進行合作的換電品牌。截至本回復報告出具日,宇谷科技的主要競爭對手智租換電、e換電已經入駐了外賣平台,鐵塔能源尚未入駐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台。公司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廠商進入該行業,公司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環境。

據了解,鐵塔能源有限公司繫上市公司中國鐵塔子公司,資金實力雄厚。與鐵塔能源相比,宇谷科技在在網用戶數量、換電櫃數量和收入規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若未來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價格下降,或者成本上升且公司無法將成本壓力轉移至下遊客戶,則公司毛利率未來可能會出現下滑,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宇谷科技坦言。

8名股東突擊入股估值一年漲3倍

招股書顯示,2012年5月,劉愛明、徐曉蕾、余為才、馬世忠、胡雄毅共同出資設立杭州宇谷科技有限公司,設立時註冊資本為100萬元。

在2012年5月至2020年3月這段時間內,宇谷科技經曆數次股權轉讓、增資後,公司註冊資本由500萬元增至1,000萬元。期間,股權變動價格均為1元/註冊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2022年8月,宇谷科技引入新股東增資四次、實控人向新股東轉讓股權2次,價格為50元-156.81元/註冊資本,與2020年3月之前相比,股權變動價格差異較大。

鈦媒體App通過梳理招股書發現,2021年7月,公司首次引入外部投資機構,由新股東安豐康元認繳12萬元,新股東安豐富盛認繳80萬元,入股價格為50元/註冊資本,公司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至1,092萬元。本次增資對應公司本次投前估值5億元,投後估值5.46億元。

此後,宇谷科技又分別於2021年12月、2022年4月、2022年8月進行三次增資。其中,2022年8月的融資中,中證投資、深創投、東莞紅土、金投鑫融、萬得影響力、浙豐宏勝、寧波臻鑽分別認繳新增註冊資本12.7546萬元、6.3773萬元、63.7728萬元、12.7546萬元、51.0182萬元、12.7546萬元、12.7546萬元。

股權變動情況,來源:首輪問詢回復

上述機構入股價格為156.81元/註冊資本,公司註冊資本由1,275.456萬元增加至1,447.6427萬元。據此計算,公司彼時的估值約為22.7億元。

短短一年時間,宇谷科技估值從5.46億元升至22.7億元,漲幅達315.75%。而最後一次增資距離宇谷科技首次遞交IPO申請尚不足一年。

據招股書披露的發行方案,宇谷科技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0.94億元,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1,000.00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據此計算,公司的發行估值將達到43.76億元,相對於突擊入股時的估值接近翻倍。

此外,鈦媒體App注意到,2022年8月突擊入股的8名股東中,中證投資為保薦人中信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就在中證投資突擊入股後不久,中信證券項目組於2022年9月進場,開始開展保薦業務相關盡職調查工作。

深交所也就保薦人入股、項目進場時間較接近等情況,對保薦人入股發行人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提出質疑。對此,宇谷科技給出的合規理由是「中證投資增資入股時,中信證券尚未擔任發行人的輔導機構,尚未與發行人簽訂有關協議,亦未實質開展相關業務」。(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