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經濟體是否正在實現數字化?

新冠疫情後,互聯網和在線服務的重要性已變得與道路或電力供應相同。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幫助更多人買賣商品、獲得收入,幫助中亞國家勞務移民以更低的成本將匯款寄回國內。

作為國家戰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個中亞國家都在積極採取數字化措施,加速經濟部門數字化轉型

數字倡議能否帶來真正的利益?

中亞國家沒有出海口,遠離海底光纜。這就增加了建立寬帶連接的難度,尤其是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多山國家。

該地區在互聯網接入方面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入網成本、質量和速度(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數字技能和數字領導力水平較低,以及缺乏能夠支持向數字政府數字經濟轉型的現代基礎設施。

吉爾吉斯斯坦數字經濟專家阿齊茲·索爾托巴耶夫說,在中亞,地理和電力等因素對數字經濟有直接影響。

他解釋說:「信息通信技術包括移動通信、基礎設施、金融技術。擁有電子終端的村莊會自動成為數字經濟的一部分。但如果沒有電,一切都無從談起。如果要比較中亞國家,數字經濟中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如果互聯網薄弱,所有其他指標也會薄弱。」

他認為,電信網絡在整個中亞地區都至關重要。各國的地形和遠離海底光纜是安裝寬帶連接的主要挑戰之一。

與中亞其他國家相比,哈薩克斯坦數字鴻溝最小,與格魯吉亞相當。因此,本文選取了該地區三個國家進行數字經濟比較: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1吉爾吉斯斯坦

由於覆蓋範圍有限且價格昂貴,吉爾吉斯斯坦在提供基本互聯網連接方面存在問題。在《2019-2023年數字化轉型構想》框架內,該國電子政務系統穩步擴大向公眾提供的電子服務,計划到2023年在線提供80%的政府服務。

吉爾吉斯斯坦通過與世界銀行合作,解決數字CASA項目(Digital CASA)中的缺陷。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光纜在吉爾吉斯斯坦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同時降低網費。

根據裏海政策中心(Caspian Policy Center)數據,從2018年到2019年,該國非現金金融交易量增長53%。2022年上半年,吉爾吉斯斯坦貨幣供應量達到3600億索姆(42億美元),包括公民、企業家、公司、組織和國家擁有的現金和非現金資金。

根據計算,全國貨幣供應量的41.75%為現金,58.25%為非現金。與5年前數據相比,名義貨幣量有所增加,但百分比率保持不變。

2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是全球網速最慢的國家之一,用於存儲用戶財務信息的安全服務器非常少。

2010年,該國對移動公司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徵收3%的消費稅,隨着新《稅法》的出台,稅率從2022年開始增至7%。

儘管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水平較低,互聯網價格昂貴,但2023年6月,該國還是頒佈了《關於擴大非現金支付措施》的總統令——從8月起,國家支付將只能以非現金形式進行。

根據該國國家銀行官方數據,2023年上半年,塔吉克斯坦的商品和服務非現金支付急劇增加。

非現金交易的商品和服務支付總額達55億索莫尼(約5.05億美元),同比增長83.2%。

3烏茲別克斯坦

在吉、塔、烏三個國家中,烏茲別克斯坦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排名第一,數字經濟占該國GDP的2.8%。

烏茲別克斯坦TBC數字銀行允許用戶創建銀行賬戶、申請貸款和在線存款,自疫情開始以來,該銀行APP已吸引20萬新用戶。數字支付服務在疫情期間增長了74%。

根據該國中央銀行數據,2022年非現金支付業務量比2021年增長0.8倍,交易額增長0.6倍。

資金投入、政治意願、程序透明

據專家估計,為了在2030年前將中亞尚未入網的一半人口連入互聯網,各國至少需要投資60億美元。

數字經濟的增長取決於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水平,包括互聯網連接的覆蓋範圍、速度和容量。此外,有效的國家數字戰略、實施數字公共服務和電子政務,以及民眾基本的數字技能水平,都是成功實施數字經濟的先決條件。

世界銀行專家強調,中亞國家應重點加強監管機構,消除殘存至今的壟斷權,促進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

來源:亞洲快訊 編譯: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