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巨虧785億!富國基金,扛得住嗎?


老牌基金,尚能飯否?



1

富國基金「逆流而上」



基金們頭頂的「寒氣」依舊沒有完全散去。


財新網最近的報道顯示,在基金髮行市場遇冷以及權益市場表現不佳的上半年,基金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普遍同比下滑。


具體來看,非貨幣理財公募管理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有七家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滑。最多的凈利潤同比下降達20.98%。


更早的時候,根據電鰻財經的梳理,截至7月19日,216隻權益基金產品發佈了二季度報告。這216隻產品,有166隻實現虧損,佔比高達76%。


2022年的慘烈更是令人難以忘懷。2022年整個公募基金市場基金數量大概有10473隻,各類基金的合計虧損達到1.47萬億元。最慘烈的主動權益類基金,2022年虧了近1.3萬億元,95%以上產品都是虧損。



這樣的行情下,基金髮行市場也被一股寒意籠罩。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8月份以來僅有63隻新基金成立,合計首募份額509.55億份。7月份共81隻新基金成立,合計首募份額607.97億份。這樣的低迷,已經持續多月。


有意思的是,在這一片低迷中,有一家基金公司卻在「逆流而上」。


根據財富獨角獸的梳理,富國基金在8月底發佈了5隻基金產品,而從天天基金網的數據來看,富國基金當前的新發基金也有10隻。


▲圖源:天天基金網


這不禁令人好奇,富國基金何以如此急迫?



2

虧損785億,管理費收了61億



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數據中尋找。


根據搜狐財經的統計,2022年,富國基金旗下全部產品合計虧損達785.03億元。平均算下來——


每天虧掉2.15億元。



這啥概念呢?這麼說吧,就算你年薪1個億,要把富國基金去年虧的這些賺回來,也得785年!


有意思的是,儘管帶來如此大的虧損,富國基金2022年依然收取了61.71億元的管理費。也難怪有網友感慨,還是做基金好呀,旱澇保收。管它基民虧不虧,反正自己不虧。



巨額的虧損來自產品的業績表現。Wind數據曾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富國基金旗下共有88隻基金2022年以來虧損超過20%。


要知道,同期滬深300也才虧損22.98%,富國基金竟然有60隻產品未跑贏滬深300,佔比近三分之一。


以富國創新趨勢為例,這隻基金在2022上半年復權單位凈值虧損41.57%,用「產經觀察網」的話來說——這幾乎是市場上近3000隻股票型基金中同期業績最差的。


▲圖源:天天基金網


此外,富國基金還存在旗下基金經理「一拖多」的情況。


幾個月前,公司研究室就曾指出,富國基金「一拖多」比較普遍。例如,張波在管產品23隻,王樂樂在管產品17隻,王園園在管產品12隻,孫彬、張聖賢等人,在管產品也超過10隻。


這不禁令人疑惑,一個人負責這麼多產品,管得過來嗎?在此之前,基金業協會相關文件就明確要求,「合理調配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數量,原則上不超過 10 只」。


從業績來看,這些「一拖十」的基金經理,也一言難盡。老將王保合,拉出近兩年業績來看,滿眼綠油油。


▲圖源:天天基金網


「新星」王園園,業績更是尷尬,多隻產品近兩年虧損都在20%左右。


▲圖源:天天基金網


往深處看,這種「一拖多」背後,反映的是富國基金人才相對短缺、投研能力跟不上資產規模的困境。



3

頂流跌落,餘波猶在



富國基金的這種落寞,從「頂流」朱少醒身上也能看到。


朱少醒是基金界的老將,他從2005年起就擔任富國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已長達17年。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朱少醒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321.43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高達1529.19%。


▲圖源:天天基金網


回看過往,朱少醒有着輝煌的戰績。他掌管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最輝煌的時刻創造過累計2211%的收益率!數據顯示,2015年-2020年,富國天惠成長系列產品的確為投資者帶來了超額收益。光2019年和2020年,利潤就接近114億元。也正因此,朱少醒被業內人稱為「公募基金的巴菲特」。


但這樣的好運並沒有一直持續。2021年和2022年,朱少醒總共虧了近102億元。拿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B來說,近3年虧損達到17.13%。


▲圖源:天天基金網


按照探長讀財的分析,在2020年後買入朱少醒旗下產品的244萬投資人中,有193萬戶基本是在高位被套。在投資者社群,不少基民已經逐漸失去耐心,開始質疑朱少醒的選股能力。


朱少醒如今的境遇,某種程度上也是富國基金的折射。


作為「老十家」的富國基金,成立於1999年。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其目前的管理規模為9104.24億元,基金數量546隻,排在行業頭部。


這家老牌基金公司,還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2019年,興齊眼藥的股價一度從15-20元附近暴漲到近百元。但後來有人發現,這樣一個年漲5倍的「妖股」背後,竟然是富國基金在控盤。



當時富國基金旗下的21隻產品,在2019年二季度開始大舉買入興齊眼藥合計約789.21萬股,占興齊眼藥流通股比例14.73%,市值為7.5億。


基金扎堆不稀奇,但像富國基金這樣21隻產品同時湧入一隻股票的,着實罕見。


用網友的話來說,這已經不是單純地抱團,這是在坐莊,等着收割散戶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如果每個基金公司都這樣搞,長此以往,將嚴重損害資本市場的信譽。機構都在挖着坑等人跳,誰還敢來?


這些話,值得每一個基金反思——


千萬不要讓投資變成了投機、賭博甚至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