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暫停辦理 eSIM 業務,這些用戶受傷了

眾所周知,在去年發佈的美版 iPhone 14 系列上,蘋果已經全系取消了實體 SIM 卡,改用 eSIM 服務。

而在我國以及其它國家和地區,因為一些特殊情況,暫時無法全面推廣。

所謂 eSIM,全稱為 Embedded-SIM,即嵌入式 SIM 卡,就是將傳統的 SIM 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實現無卡化。

eSIM 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用戶可以靈活地選擇運營商套餐,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也減少了設備上的卡片佔用空間,對於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空間來說,也是一個利好。

在 iPhone 14 發佈後,很多網友希望國內也能大力推廣 eSIM 服務,甚至有網友還詢問了工信部。

對此,工信部回復相關單位正在組織研究,待條件成熟後會擴大 eSIM 技術應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內手機不能用 eSIM 服務,但像智能手錶等設備還是可以用的。

而就在最近,三大運營商卻陸續暫停了 eSIM 卡業務,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

7 月 12 日,中國電信 App 發佈了一則通告。

通告稱,由於業務維護升級,暫停辦理 eSIM 手錶一號雙終端與獨立 eSIM 業務辦理,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已經辦理的用戶可以繼續使用,暫時不受本次調整的影響,但如果取消業務,將無法再次進行辦理。

而在此之前,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已經早早開始行動了。

今年 5 月底,中國移動和多號 App 發佈公告稱由於業務升級,暫停辦理 eSIM 手錶一號雙終端業務。

緊接着,聯通用戶也發現,自己的安卓手錶也不支持開通 eSIM 手錶一號雙終端業務了。

總體來說,雲南、四川、河南等地區由於系統維護升級,暫停了中國移動一號雙終端業務新增辦理。

雲南、四川、湖北等地區,無法開通中國聯通 eSIM 一號雙終端服務。

如今中國電信也跟上了,三大運營商算是同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7 月 18 日榮耀手錶 4 正式開售,剛上市就遇到這麼一出,屬於是無妄之災了。

總之,暫停 eSIM 辦理後,最受傷的恐怕就是智能手錶用戶了。

那麼,為什麼國內推廣 eSIM 卡,總是遇到種種阻礙呢?

首先,相較於普通的 SIM 卡,現階段 eSIM 造成的信息管理難度的上升,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

在辦理 SIM 卡的時候,需要實名認證,制卡過程十分嚴謹。

但 eSIM 是空中寫號,在這個過程中實名認證環節,往往會出現漏洞。

基於此,利用 eSIM 卡進行詐騙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

另外有網友反饋,eSIM 業務還會被不法分子分成多個實體卡,超額使用流量,藉此薅運營商的羊毛。

而且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全明確 eSIM 卡的使用和管理規定。

因此,運營商收緊 eSIM 卡業務也就不奇怪了。

總而言之,雖然 eSIM 業務具備很多優勢,但距離成熟和推廣,還面臨著種種阻礙和挑戰。

不過隨着技術的發展,果同學相信這些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eSIM 卡也會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