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預期轉弱,A股連續下跌

每經記者:鄭步春    每經編輯:趙雲

繼上周五大跌後,本周一a股繼續下跌,短期已「四連陰」,表現明顯偏軟。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78%至3275.41點。深綜指跌0.82%,創業板綜指跌0.79%,科創50指數跌1.83%。

北上資金小幅凈流出13.91億元。相關市場方面,上周五美股微漲,本周一我國香港股市略有下跌。匯市方面,美元指數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小幅回落,只是同期人民幣非但並未上漲,反而小有回落。上周稍早我國公布的3月經濟指標相對溫和,這對人民幣匯率可能構成些許壓制。

由周一a股盤面看,絕大多數個股下跌,汽車芯片、模擬芯片、cro、酒店旅遊等板塊跌幅相對較大。上漲個股較少,傳媒、遊戲、數字人民幣、新冠特效藥等板塊相對較強。

在上述表現較強的個股中,應該有一部分與基本面預期改善相關,另一部分與短期消息面利好相關。傳媒與遊戲板塊上漲應該與「人工智能(ai)正加速發展」這個大環境相關,投資者有理由預期此類公司的效率將因ai技術的深入運用而得到提升。

在利好消息這一塊,最典型的就是數字人民幣板塊。常熟市周末宣布自5月份開始對公務員、事業人員、各級國資單位人員實行工資全額數字人民幣發放。至於新冠特效藥板塊上漲,應該與周末密集的「新冠陽性增加」之類消息相關。

雖然市場對「五一」假期酒店機票景點等預期較好,但這類個股表現較差。在本月上旬,當時比較樂觀的「五一」節間旅遊業預訂數據曾對旅遊股產生些支撐,但利好效應很快出盡。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數旅遊類上市公司的接待能力存在上限,所以市場計足了「遊客暴漲所帶來的業績增量」後就很難給出更多溢價了。

對於旅遊股的走弱,如果由另一角度看,或者也可反映出市場心態正趨於浮躁,因當市場較浮躁時往往就會更加偏好「想像空間大」的品種。以業績前景相對模糊的ai相關個股來說,就比傳統的旅遊股業績想像空間大,參與炒作者通常很難判斷ai相關公司業績上限,所以這類個股上漲時往往就會更猛。

原本也只有些遊資偏好這類炒作屬性極強的ai類個股,但最近出現了部分公募基金往ai大幅調倉跡象,這可能也是其他板塊個股失血下跌的重要誘因之一。

就ai及相關個股的炒作而言,應該是具有一些合理性的,這是因為ai技術發展已有許多年了,如今似乎步入了「厚積薄發」的關口,標誌應該就是ghatgpt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過話雖如此,投資者在參與時難度還是比較大。任何科技行業天然就帶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操作難度一定會遠遠高於傳統行業個股,所以建議投資者在參與時仍應注意風險。

對於最近幾天大盤的連跌,個人感覺主要與經濟情況相關。對於上周二公布的3月份一組數據,雖然偏樂觀的解讀比較多,但個人還是持保留態度的。實際上大盤也正是在數據公布後才連跌的,或許這本身就足以昭示實情了,即市場「預期在轉弱」。

大盤短期內可能由急跌轉向震蕩,然後等待更多經濟面變化的證據。考慮到多數個股跌幅已較大,投資者不宜過度殺跌,趁上市公司季報密集公布時不妨低吸些「短期股價受衝擊但仍具潛力」的品種。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