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旗艦的「血脈壓制」,驍龍7+ Gen2中端芯中的「戰鬥芯」

驍龍7+ Gen2的發佈成了手機芯片圈的大熱門,這顆由高通和Redmi聯合定義的中端SoC,和市面上任何同類處理器都截然不同,因為它完全是按照旗艦芯的設計思路和要求來打造的,堪稱「史無前例」。

高通官方宣稱,驍龍7+ Gen2是「有史以來的最強7系」,坊間則將其視為新晉中端神「U」,不僅是7系中的最強音,而且還是整個中端處理器市場的「Top1」。盛名之下,必然是有真材實料的,驍龍7+ Gen2雖說面向中端,但里里外外都是驍龍8系的血統,來自旗艦的血脈壓制,讓其可以在中端市場獨佔鰲頭。

對於一款處理器來說,評價體系主要是從兩個維度落地,那就是性能和外圍配置。從性能上來看,驍龍7+ Gen2和驍龍8+處理器,採用了一樣先進的製程工藝、一樣高性能的CPU架構,甚至一樣的三級緩存容量。在安兔兔上驍龍7+ Gen2的跑分接近103萬分,和降頻版驍龍8+的105萬分相差無幾,即便和驍龍8+的滿血版相比,性能差也在10%之內。即便是在安兔兔持續測試中,驍龍7+ Gen2也能始終保持高性能輸出,沒有出現明顯的斷崖式性能。可以說,驍龍7+ Gen2的性能表現十分出色。

此外,第二代驍龍7+ Gen2的GPU配置也是驍龍8+ Gen1同款Adreno 730的降頻版,頻率為580MHz,性能比之前代直接翻倍。在GPU壓力測試的GFX曼哈頓3.0 1080P 20輪連續測試中,驍龍7+ Gen2的表現同樣優秀,尤其是在和競品比較時,優勢十分明顯。第1輪測試中,驍龍7+ Gen2和競品GPU性能差距為18%;第5輪時,差距拉大到27%;到第7輪,差距進一步擴大到65%;直到20輪測試結束時,驍龍7+ Gen2的幀率曲線幾乎都是持平的。顯而易見,驍龍7+ Gen2是有着非常好的長時間GPU性能釋放和能效保證。

從外圍配置這個維度來看,驍龍7+ Gen2同樣深得旗艦真傳。高通願意將旗艦級的連接、影像、AI、音頻、安全以及遊戲特性下放,讓主流用戶能夠以合理的價格感受到接近旗艦的升級體驗,毫無疑問,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大好消息。畢竟對於不追求極致體驗的大多數普通手機用戶來說,中端機已經足夠日常使用了,再有驍龍7+ Gen2這樣中端芯中的「戰鬥芯」加持,不用付出額外費用就能享受到升級體驗,誰不愛呢?!

搭載第二代驍龍7Plu的首批機型即將於本月登場,包括Redmi Note12 Turbo、realme真我GT Neo5 SE等,定價應該都很有性價比,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