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市值縮水超25%,德意志銀行怎麼了?

3月2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德銀已經徹底現代化和重組其業務模式,是一家很有盈利能力的銀行。沒有任何理由感到擔憂


圖/視覺中國


文|《財經》記者 康愷

編輯|張威 袁滿


繼瑞信後,德意志銀行成為了銀行業又一擔憂對象。


當地時間3月24日,作為德國最大貸款機構,德意志銀行股價盤中一度下跌15%,創三年來最大盤中跌幅。隨後雖收復一些失地,但截至收盤仍下挫8.53%,最終報收於8.54歐元。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銀行股價已連續三個交易日走低。3月迄今,其市值蒸發了超四分之一。


這拖累了歐美銀行股普跌。同日,德國商業銀行、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股價分別下挫6.5%、5.8%和5.8%。美國大型銀行股價亦多數下跌,其中,摩根大通跌近1.5%,花旗集團跌近1%,股價均創五個月新低。


為提振市場信心,3月24日,德意志銀行提出要按面值贖回初級債券,以緩解投資者對其債務擔憂。


不過,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市場有些反應過度了,更像 「驚弓之鳥」。瀧韜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袁玉瑋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德意志銀行股價盤中下挫,更多是來自市場恐慌情緒推動。「市場都喊了十幾年黑天鵝了,但都沒有暴雷。德意志銀行本身沒有實質性危機。德意志銀行大多業務都是做市商業務。(市場比較擔心的)衍生品組合都是全對沖的,風險幾乎是零。同時,這些衍生品大多有鎖定(止損)風險機制。」他說。


「德意志銀行感覺不是大事,還是市場太敏感了。」瑞航投資副總經理兼研究總監龐爔春也對《財經》記者表示,「這幾年說它要倒都不止三次了。現在還活着,估計其風控做得很好。」


驚弓之鳥


市場普遍認為,信用違約掉期(CDS)價格飆升是導致德意志銀行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信用違約掉期是一種針對信用違約事件的金融產品,當其價格升高時,說明投資者對金融機構違約風險的擔憂增加。


市場研究機構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德意志銀行CDS風險溢價從3月22日的142個基點漲至3月24日的208個基點。這意味着,對其違約風險進行投保成本已升至2020年以來最高水平。


之所以市場對德意志銀行違約風險擔憂攀升,還是來自於近期歐美銀行業風險傳導。


瑞銀收購瑞信後,瑞信負債端160億瑞郎的AT1資本(Additional Tier-1 Capital)被全額減記,這將減少願意支付 AT1 債券和銀行債券的投資者數量。受此影響,銀行需要提高借貸成本,這便推高了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歐洲銀行業融資成本,從而擠壓它們的盈利能力。


市場研究機構Tradeweb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德意志銀行2014年發行的AT1債券價格已從月初的95美分跌至面值70美分。


之所以德意志銀行受瑞信AT1減記波及較大,則是因為市場擔心德意志銀行是歐洲銀行業的下一個薄弱環節,該行的老問題將因此重新浮出水面。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德意志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達75%。雖好於2021年的85%,但仍高於歐洲銀行業平均水平。去年第三季度,歐央行追蹤的大型銀行數據顯示,其平均成本收入比約為61%。


此外,雖然德意志銀行的核心業務看起來較為穩健,但其整體業績仍受「資本釋放部門」拖累。該部門是於2019年創建的「壞賬銀行」,用於清理不需要的資產,目前其槓桿率仍然較高。


德意志銀行的潛在風險讓德國國內和華爾街繃緊了神經。因為儘管德意志銀行正在縮減規模,但該行仍是德國經濟的核心。不僅如此,與摩根大通公司或花旗集團相似,德意志銀行是一家「全能銀行」,在華爾街的債券、衍生品和外匯交易中佔有重要地位。


截至2022年底,德意志銀行總資產約為1.337萬億歐元。它在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8.5萬名員工,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


虛驚一場?


在市場動蕩之際,政府和監管機構又開始出面安撫。3月2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歐盟峰會上表示:「德意志銀行已經徹底現代化和重組其業務模式,是一家很有盈利能力的銀行。沒有任何理由感到擔憂。」


同樣出面的還有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她於同日表示,充足的資本和流動性將使歐洲的銀行業繼續保持穩固。


大多數分析認為,目前德意志銀行風險仍可控。比如,在花旗集團看來,德意志銀行只是非理性市場的受害者。


「非常明確,德意志銀行不是下一個瑞士信貸。」研究機構Autonomous Research分析師Stuart Graham和 Leona Li 在3月24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該團隊認為,德意志銀行盈利穩健,擁有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最強的資本比率,並且其利率風險也低於一些美國地區性銀行。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德意志銀行的利潤達56.6億歐元,創2007年以來新高。這與瑞信近80億美元的凈虧損形成鮮明對比。與此同時,如果看有形資產回報率——這一衡量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來看,其數值已超過了預期的 9.4%。此外,該行還建立了龐大的資本緩衝,其核心一級股權 (CET1) 比率高達 13.4%。


與此同時,德意志銀行還從利率上升的過程中獲益。2022年,該行企業貸款部門的凈利息收入,即貸款收入與支付存款人成本之間的差額增長了39%。


Autonomous Research預計,2023年,德意志銀行有形資產回報率將達到7.1%,2025年將達到8.5%。


不過,袁玉瑋也提醒道,德意志銀行真正的風險來自低流動性資產。這些資產大多是三級資本,是指短期次級債券,只能用來滿足市場風險的要求。


截至目前,德意志銀行約有96億歐元的三級資本,高於巴克萊、高盛等其他歐美大行。另據摩根大通測算,德意志銀行的三級資本與一級資本比率亦高於12家國際投行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