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巴菲特」豪捐3億!曾指點拼多多,如今徒弟個個身價過億

「錢捐給浙大,我放心」。

2022年最後一天,「中國巴菲特」段永平再度向母校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以規劃集教學、科研、科技轉化為一體的高科技大樓。

這已不是他的第一次捐贈,早在去年5月,就已捐贈1.7億,一年時間,兩次捐贈,總金額接近3億。

富豪捐款本已不是新鮮事,可細觀近兩年李嘉誠、杭州馬等大佬慈善動向就會發現,「向高校捐款」儼然成了一幅新景象。有人說這是當年「巴菲特午餐」的迷津指點、有人說這是新風口前的預告,背後何由?

慷慨解囊,源於4塊錢車票

1961年,段永平出生江西一個普通村莊,出身寒門的他才華上卻是天之驕子,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在高考恢復後,第一時間報名考試,最後以全校唯一一個本科成績進入浙江大學。

可當時的他無力交付學費,萬般無奈下向學校求助,浙大的助學金當時4塊錢,為他買了張從家鄉到學校的火車票。有人說:段永平的慷慨解囊,或許就源於這張4塊錢車票。

畢業後他遭遇了廠子虧損、老闆跑路,只能自己考察市場,死馬當活馬醫。那個年代獨生子女剛剛興起,既能滿足娛樂,又能幫助學習的產品非常需要。考察後他瞄準了遊戲機這一商機,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霸王」遊戲機面世。

再後來,段永平一路風生水起,全國每5個學生手裡,就有一台小霸王,「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語火遍家家戶戶。當初奄奄一息的小廠,也在1992年實現產值破億。

恆者行遠,厚積薄發。壓對賽道後,段永平又開啟投資之路,曾用一年時間讓網易的兩百萬投入,變成一億多美元,獲得「中國巴菲特」稱號。

那幾年,oppo陳明永、vivo沈煒、小天才金志江和拼夕夕黃錚是他的四大門徒同時,他也從未停止對母校的捐款,甚至創造了中國所有高校史上最大金額的記錄。

二、做慈善或是另一種投資?

有人說,段永平捐款是感恩母校「4塊錢恩情」,也有人說是當年62萬美元拍下「巴菲特的午餐」時受到點撥。資料顯示,巴菲特曾說「未來最有價值的投資是可延長壽命的生命科學」。

這在近幾年國內富豪對高校的「專款專捐」現象中,便可窺見一二:李嘉誠捐款香港中文大學,成立醫學院,用於「派維絡pro」系生科研究;馬雲捐款浙大,支持醫學教育;段門徒之一黃錚,也以「想當科學家」為由,在高校成立生物醫療,致力腫瘤研究。

翻閱資料發現,段永平浙大捐款用於科研和技術轉化,是否涉獵生命研究還未蓋棺定論,但上述富豪的成功案例,無疑為大眾留下想像空間:李嘉誠青睞的抑衰領域,成功落地「派維絡pro」補劑產物,在京東大健康板塊利好數十萬中老年群體;黃錚則打造三個國家級創新實驗室,為人類健康謀福祉。

援引國內復旦科研團隊「時光派」科普,李氏青睞物或出自哈佛老齡研究中心。在哈佛、麻省理工和東京大學等開展的臨床中,65歲老年體連續3個月派維絡pro補劑干預後,骨骼、肌肉、認知力等生理指標顯著逆轉,不輸年輕後輩。難怪94歲高齡的他感嘆:「細胞健康,人都後生喲!」

未來,段永平是否會背靠母校,投入生科研究還未可知,但他對「4塊錢車費」的恩情,早已悉數報答。

三、兩座豐碑:投資和慈善

「我作為一個旅居華人,願意頂住壓力做這些。」十多年前,段永平曾在捐贈儀式上說出肺腑之言。那時的富豪們篤信「財不外露」,寧願錦衣夜行也不願把慈善擺到檯面上說。

好在今時不同往日,富豪捐款不再是簡單資助,更代表了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對領域發展的率先突破。

正如超人李不僅四處設立獎學金、長江商學院等,還親手將全球最先進抑衰科技引進國內。而段永平當年設立的個人募捐資金和助學金,從未停止吸引各界人士參與,每年惠及兩千多名師生

如今,段永平早就憑藉「不做空,不借錢,不做不懂的東西」原則,成為耳熟能詳的「中國巴菲特」。留給外界的,是投資和慈善兩座豐碑,和一心為國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