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陳天旭
曾經,「盲盒」只是潮玩圈裡一種以玩偶手辦為產品的銷售模式,以隨機性、刺激性為賣點,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進行消費,「盲盒+」商業模式也隨之迅速產生。
盲盒模式的成功與發展,近年來已擴大化為一種經濟熱潮。除了潮玩以外,美妝、零食、餐飲、文具等行業都出現了盲盒的身影,儼然一副「萬物皆可盲盒」的態勢。而隨着盲盒業界生態良莠不齊的發展,也讓人們發現許多行業在盲盒模式的使用上出現了不良甚至違法的亂象。日前,國家公布《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此舉表明國家對盲盒影響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這一問題加強管理的態度。
現象:盲盒濫用成災禍
在網購平台上,某商家以「有幾率買到名貴寵物」為噱頭,將活體小動物以盲盒的形式低價銷售,售賣的動物包括貓、狗、倉鼠、烏龜等,且在運輸過程中時常出現動物死亡的現象。這種打破消費者道德底線的「活體寵物盲盒」已被口誅筆伐許久卻屢禁不止,被人們稱為「滴血的盲盒」。
食品盲盒以次充好的風險與日俱增。近日四川省樂山市消費者蔡女士投訴稱,孩子在文具店購買「盲袋」,拆開後發現是棒棒糖、巧克力等預包裝食品,但均已過期。經樂山井研縣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現場調查,這批裝着過期食品的「盲袋」因外包裝無標識、不透明無法得知內部信息而未查驗。當前,這類事件並非個例,由於食品本身具有的保質期、衛生檢疫等屬性,讓消費者在購置食品盲盒時所面對的風險較之其他種類的盲盒更大。
文具盲盒誘導未成年人進行攀比消費。新學期來臨,學校周邊的文具店陸續迎來了購置學習用品的學生。而與往常不同的是,購買文具盲盒已經成為學生間的一種新潮流。某文具品牌與某潮玩品牌聯名推出的一款中性筆盲盒受到了學生們的追捧。有學生表示,班裡的同學會相互比較誰開出來的盲盒文具更精美。記者調查發現,對比同款中性筆,該款中性筆以盲盒形式銷售後溢價嚴重,與商品經濟價值嚴重不符。有家長表示,孩子會拿自己的零花錢來購買這些文具盲盒,所花的錢比買普通文具要多得多。而商家們對文具盲盒商品的大肆推廣,也會在無形中催生學生之間的攀比心理,進而使未成年人形成畸形的消費觀念。
行李箱、快遞盲盒售賣遺失物或涉嫌違法。近年來,網購平台上出現許多以「盲盒」的形式出售無人認領行李箱的鏈接,其內容與之前受人關注的「無着快件盲盒」類同。有關專家則表示此類盲盒既有可能是通過盲盒進行包裝掩蓋商品來源的消費欺詐行為,也可能是私自處置遺失物,侵犯了失主的隱私權,涉嫌違法。
抽獎式盲盒涉嫌賭博性質的「消費陷阱」。剛剛在某家電商平台註冊成為新用戶的梁先生迎來一次盲盒抽獎機會。在抽中一份廚具之後,平台又提示可通過充值再獲得幾次盲盒抽獎機會,在平台不斷地引導下,梁先生充值了數百元,最終卻只等來其中一個盲盒的發貨。梁先生表示,他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希望能讓消費者有所警惕,不輕信這種賭博式的盲盒抽獎活動。盲盒以其隨機性與刺激性而著稱,但由於監管的空白,使得越來越多的平台或商家以盲盒的名義進行類賭博性質的活動。
餐飲盲盒的超量點餐易造成糧食浪費。隨着盲盒模式的火熱,線下餐飲行業也逐漸發展利用盲盒進行營銷。有不少餐飲商家都在菜品里新增了「盲盒套餐」,將盲盒的價格設置得很低,並且單點不送,需要同其他商品搭配購買。或是以聯名熱門IP的名義,推出相關紀念品,吸引消費者為集齊紀念品不斷超量點餐,最終造成食品浪費。
某商家的文具盲袋 陳天旭/攝
新政:對「萬物皆可盲盒」說不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8月16日發佈《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意見稿》擬規定,活體動物、藥品、醫療器械、特殊化妝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無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條件、存儲運輸、檢驗檢疫、監督管理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盲盒經營中的寵物盲盒、食品盲盒、無人認領快遞盲盒等擬被禁止。
為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為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意見稿》擬規定,商家不得向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通過銷售現場詢問或者網絡身份識別等方式,確認已取得相關監護人的同意。盲盒經營者應以顯著方式提示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購買盲盒應取得相關監護人同意。
同時,餐飲行業的盲盒模式也將迎來糾偏。《意見稿》擬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食品經營者在從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過程中使用盲盒商品開展促銷活動的,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有關規定。
為了杜絕「消費陷阱」的存在,《意見稿》還提出,盲盒經營者不得以盲盒名義從事或者變相從事賭博活動。同時,鼓勵盲盒經營者建立保底機制,通過設定抽取金額上限和次數上限,引導理性消費。
記者手記
建立優質健康的盲盒市場
「XX款抽到了嗎?」熱衷於盲盒的消費者都對所購的盲盒商品有一定的期待。如果買不到自己心儀的款式,就可能產生復購欲。而由於「隱藏款」抽取概率的不透明和不確定,消費者可以付出正常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都不能如願。而有些不良商家更是利用消費者的心理,隨意定價,隨意調整抽取概率,隨間改變抽取結果,導致盲盒消費市場亂象頻出。
監管新規的擬出台,對整治盲盒市場亂象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盲盒經濟的野蠻生長,至今已成為一個龐然大物,在消費、娛樂等方面皆有不小的影響,監管新規的設立既是幫助該行業去蕪存菁,建立一個更優質、更健康的盲盒市場,同時也是為了勸導消費者尤其是作為盲盒商品主要受眾的青少年消費者應當理性消費,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