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交出「新答卷」在新的十年讓人民為幸福而奮鬥

溫州龍灣,十年蝶變,一路芳華。

  9月15日,溫州召開「溫州這十年·龍灣」主題新聞發佈會。在銳意進取的十年中,龍灣留下了一串串閃光足跡——

  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793.84億元,較十年前翻了一番;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到69984元、44430元,是十年前的兩倍多;成功入選中國創新百強區、高質量發展百強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時不我待的龍灣將全力推進溫州灣新區建設,加快打造「一區五城」,堅決扛起做強做大「全省第三級」的龍灣擔當,奮筆疾書「兩個先行」龍灣篇章。

科技創新按下「加速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012年,溫州國家高新區掛牌成立,龍灣區與高新區實行「政區合一」。從此,龍灣勇當科技創新的開路先鋒,聚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十年過去,溫州國家高新區排名逐年躍升,目前位列全國第69位。今年7月,龍灣區勇奪浙江省科技工作最高榮譽——科技創新鼎。

  羅馬非一日建成,成績也非一蹴而就。「我們堅持創新首位戰略,超前布局、系統構築有利於創新資源集聚、賦能的『強磁場』,推動創新能級跨越式提升。」龍灣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甌江實驗室、國科溫州研究院、中國眼谷……近年來,12個高能級平台逐步落戶龍灣。這些「強磁場」的到來,讓一個個科研創意碰撞出新火花,為成果轉化提供優質沃土。其中,「中國眼谷」開園兩年多以來,已引進註冊企業151家,成功牽手華為華潤固生堂、珍視明等龍頭企業,併入選2022年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

  以企業為核,打造引領發展的新動力源。龍灣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計劃,鼓勵企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爭做國內行業領先。位於該區的科技企業奔騰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潛心「追光」,先後有6個產品被認定為國際、國內、省內首台(套)產品。10年間,企業年產值已經翻了10倍。截至目前,龍灣已培育53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4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推動科技創新,人才是核心。這些年,龍灣傾心、傾情、傾力,讓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活力充分涌流——目前,龍灣區「鯤鵬計劃」實現零突破,高端人才總量溫州市領先,獲得國家級「高端人才引領型雙創載體」等國字號榮譽。

  人才不斷加速匯聚,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核心支撐。

產業升級駛入「快車道」

  今年8月,龍灣傳出一個好消息:兩個新能源產業百億元項目擬選址用地,均順利掛牌出讓。這兩大百億級項目,分別是投資191億元的溫州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和投資300億元的瑞浦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項目聯動產業鏈上下游,將共同打造千億產值新能源產業。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撐。龍灣新能源產業穩步向前的背後,是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結下的碩果。

  龍灣曾是工業大區,擁有中國合成革之都、中國緊固件之都等8張國字號金名片。然而,隨着新經濟、新市場變化,傳統產業受到挑戰。「如果不轉型,就會被淘汰。」龍灣區委主要負責人坦言。

  「十三五」期間,龍灣着力深化「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和低效企業,拆遷改造工業區24個,騰出土地4520畝。好不容易騰出來的地,換什麼?龍灣目標明確,加快提升創新能級、培育新興產業、重塑傳統產業。

  「力爭讓每一寸土地都用在高質量項目上。」龍灣區委主要負責人說,該區明確「5+4+N」產業體系——「5」就是智能閥門裝備、高端特殊鋼、時尚鞋業、高端制筆、時尚服裝等五大傳統產業,「4」就是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四大新興產業,「N」則是一系列機會產業。

  確認主導產業後,龍灣開展大招商、招大商,2020年以來,用騰出的土地「換」來億元以上項目39個,簽約超百億元項目4個;同時,強化專班靠前服務,力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

  優質的營商環境,讓項目投資企業「來了就不想走」。今年6月,國興網絡·溫州5G產業基地項目簽約活動在溫州舉行。這是國興網絡繼2020年後,在溫州投資的第二個5G產業項目。而這兩個項目,均落在龍灣區。國興網絡相關負責人說,正是看中溫州市和龍灣區的「保姆式」服務,企業投資信心倍增。

城鄉建設跑出「加速度」

  「以前,我們這裡是『破矮舊』,那邊的新城是『高大上』。」家住龍灣區蒲州街道的鄭長生老人回憶過去打趣道。

  在老人的記憶里,那時候的蒲州街道,四周是低矮的自建房,往前走是狹窄混亂的小路,抬頭看是亂作一團的電線……而如今的蒲州街道,經過系統性城中村改造,破舊立新,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蒲州街道的蝶變,只是龍灣城鄉面貌變遷的一個縮影。曾幾何時,龍灣還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近年來,龍灣以不破不立的決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城市形態重塑,累計實施60個城中村整村(區塊)拆遷改造,創成省「基本無違建區」,「半城市化」問題有力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