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鑽石資本灌注不斷升溫,真的是好事嗎?

培育鑽石的熱度在珠寶行內逐漸升溫,這個溫度是由來自培育鑽石產業核心的人群向整個行業傳導的。我們可以想像珠寶行業是一間巨大的房間,在角落一個火爐就是培育鑽石核心,能讓整間房間升溫,可見火爐的溫度有多高。而外界的資本就是不斷向爐內添加的燃料,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爐子本身是否經得住無限制的添加燃料來提升溫度嗎?

從培育鑽石發展的現狀來看,已經出現一些失控的苗頭了,前面有「河南人要革全球鑽石巨頭的命」、「河南鑽石,統治全球」的高傳播量文章,筆者也專門撰文《吹培育鑽石的牛賺錢,比搞研發賺錢來錢容易多了》來提醒這種扭曲的發展趨勢,說明行業前進的路上,總不乏冒進的從業者炮製種種概念來獲得關注並謀取一己私利,卻給行業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因為培育鑽石來自工業,應用於珠寶,於是在工業領域講珠寶,在珠寶領域講工業,利用行業的專業性信息差,忽悠跨行的資本成為一條快速賺錢的路子,這種現象一旦蔓延,那後續當優質企業真正需要資本的加持時,則會因為前面的一地雞毛而望而卻步,錯失行業做大做強的機會。

現在行業情況是不論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爭先向資本伸出了雙手,一方有亮點,一方有需求,如何通過資本的高槓桿快速走上致富的道路,成為培育鑽石核心圈裡最熱的話題。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網上的信息都在鼓吹培育鑽石的未來有多麼大的想像空間,而尋找新熱點的資本也從僅僅高度關注培育鑽石,走向了全國一個個落地的項目。雖然培育鑽石的大熱意味着資本對這個賽道的認可,但是有序、理性的投資發展計劃才是能將行業引向廣闊未來關鍵性因素,在資本時代背景下,從來都不缺一哄而上,最後一地雞毛的行業失敗案例。如果資本輕信一些別有用心的所謂「業內人士」,編織出短時間內十倍百倍超高回報的美妙故事,勢必掀起本就不成熟的國內資本投資的狂潮,這樣只能產生大量過剩的低質量產能,也同樣會波及同類的高端產品,將整個品類拖入低質化、價格戰的局面,那絕大部分從業者都會被迫捲入一條越來越窄的低價不歸路,這也就是文章題目所要表達的,瘋狂之後沉重的代價。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對資本的引導,國有資本主要承擔一些涉及國家戰略、基礎民生等大型長期項目的投入,而引導民間資本為更多的中小企業經營、創新、發展而服務,讓資本服務於實體經濟成為國家倡導的主旋律。所謂趨勢不可違,國內的資本界第一條準則就是遠離放大經濟泡沫的投機項目,資本圈看中的都是有底層支撐且未來有廣闊發展空間的項目,再加上政策的支持,操作起來更加順風順水。

以前寫過一篇《培育鑽石上游產業的時代布局》,資本看中的就是上游培育鑽石毛坯生產廠家的技術積累、設備產能,這些都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複製的。隨着培育鑽石的興起,資本也加大了對培育鑽石行業的關注,這對整個行業是一個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但最關鍵的問題是資本對行業的投入是否用在刀刃上,根據筆者觀察,有幾個方向是切實有益於行業健康發展,實現多方獲益的,羅列如下:

1、投資研發,尋找核心技術方,加速現有毛坯生產技術優化,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間接降低培育鑽石的成本;

2、投資設備,尋找優質生產商,進一步擴大優質毛坯生產規模,佔據新增市場份額;

3、投資營銷,尋找新型銷售渠道商,就是可以利用培育鑽石本身的特質,做好差異化營銷,並直接能開拓終端市場的優秀渠道(包括銷售平台、品牌等)來獲取市場份額和穩定回報;

4、投資配套,類似行業目前缺失又極其重要的一些配套環節,例如標準、標樣、加工等等,可以長期、穩定獲利的項目。

以上只是一部分比較粗略的描述,具體到每個投資點都有不同的情況和很多附帶條件,需要投資方慎重考慮,而且資本雖然是有着最靈敏的嗅覺和最聰明的思維,但因為培育鑽石行業涉及到的專業領域非常廣泛,有很多資本並不了解的「雷」,這裡也先列幾個:

1、生產廠家技術良莠不齊,不做細緻、深入的盡調是無法確定廠家優勢的;

2、投資標的物要明確,盡量降低人的因素所佔比例;

3、投資回報率的計算有很多種方式,不同的數據採樣也有不同的評估。

我們希望資本能夠助力行業發展,絕不希望把資本看成進入行業待宰的羔羊,因為資本的盛宴無論對瘋狂的資本和使資本瘋狂的人,都是一種傷害,都是一種短視的行為。

(深圳市「鑽小星」品牌創始人 劉江疆)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操作指南,依此入市,風險自擔)